考古词条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邺城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24:1100034【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法库辽壁画墓
辽代早期的砖室壁画墓,即叶茂台第7墓。位于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村西的山南坡。1974年辽宁省博物馆等单位发掘。此墓对了解契丹早期葬俗、衣式及其与中原地区间的文化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51:4000028「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琉璃河燕国墓地
西周时期燕国贵族墓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县琉璃河乡黄土坡村,面积约5万平方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等从1973年起进行发掘。这一发现为研究燕国的早期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琉璃河燕国位置示意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9:21:440007【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后冈祭祀坑
商代晚期杀人祭祀的遗迹。1959年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高楼庄后冈南坡上,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后冈祭祀坑的人骨及随葬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2:08:510006「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邳县大墩子遗址
中国新石器时代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江苏省邳县城北40公里处。1963、1966年南京博物院两次进行发掘。遗址分上、下两层,上层有大汶口文化墓葬和一些灰坑、建筑残迹;下层属北辛文化,或称青莲岗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2:52:450006「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方山永固陵
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后冯氏的陵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北的西寺儿梁山(古名方山)南部。始建于孝文帝太和五年(481),经8年建成。太和十四年(490)冯氏死,同年入葬,称“永固陵”。其特点是将墓地和佛寺结合起来,这种作法影响到北朝晚期的陵墓。该墓自金代开始,屡遭盗掘破坏。1976年,大同市博物馆等进行了清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41:320004「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司马金龙墓
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与其妻姬辰的合葬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1965~1966年大同市博物馆发掘。据出土墓志记载,姬辰死于延兴四年(474),司马金龙死于太和八年(484)。司马金龙是降附于北魏的西晋皇族,深受宠信,官爵为“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羽真司空冀州刺史琅琊康王”。此墓对北魏时期考古和历史研究有一定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24:210004【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成都凤凰山明墓
明蜀王世子朱悦燫墓。在四川省成都市北郊凤凰山南麓。朱悦燫葬于永乐八年(1410),墓制反映了明永乐至弘治时期的亲王陵墓制度。197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四川省博物馆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50:230004「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和林格尔汉壁画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12:34000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武氏石祠
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的3座地面石结构祠堂。位于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西北。习惯上分别称之为“武梁祠”、武氏“前石室"和武氏“左石室"。原祠宋以后倾圮,祠石现与武氏阙一起保存在原地,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批汉代祠堂画像石资料。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55:42000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吴王光鉴
春秋晚期吴国青铜器。因作器者为吴王光(阖庐)而得名。系吴王光为其女叔姬所作的媵器。1955年5月出于安徽省寿县蔡侯墓。器共两件,各有铭文52字,除说明吴王光作器原因外,并记载了当时吴蔡两国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现藏安徽博物院。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8:39000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辛村卫国墓地
西周时期卫国贵族墓地。位于河南省浚县以西35公里的辛村。1932~1933年,河南古迹研究会先后进行4次发掘,发掘工作由郭宝钧主持。1964年出版了考古学专刊《浚县辛村》。墓地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约300米。共发掘墓葬82座。年代从康叔受封到卫国灭亡,约当公元前11世纪到前8世纪。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西周时期卫国的历史、葬制、车制及西周时代戈戟的演变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辛村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9:37:54000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吴城遗址
商代中晚期遗址。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山前乡吴城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1973~1974年,江西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等单位进行发掘。这一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商文化在南方地区的分布及其与中原地区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吴城遗址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3:50:15000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利簋
西周早期青铜器。又名武王征商簋。为周武王时名利的“有司”(官名)所作。此簋是现知最早的一件西周铜器。1976年在陕西省临潼县的一处周代窖藏中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13:16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三道壕遗址
西汉时期居住遗址。年代约当汉武帝至王莽前后。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北郊,西汉时属辽东郡治襄平(三莽时改为昌平)。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1955年东北博物馆发掘。发现居住址、水井、砖窑、铺石道路,以及各种遗物19万件。这些发现为研究西汉时期东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提供了实物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38:330002「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中山王厝鼎壶
战国时代中山国王厝所作铜鼎与方壶。一般将其与同出的厝的嗣王(妾子)(次虫)所作圆壶合称“中山三器”。1977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中山王墓中。三器均有很长的铭文,记载中山国的历史,补充了文献中的缺佚。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5:24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未央宫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13:32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秦始皇陵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园。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公里处。秦始皇开创的陵园制度,对此后历代帝王陵园建筑影响很大。1962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开始勘察。1974年以来陕西省的文物考古部门联合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复查。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50:23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茂陵
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策村之南。为西汉诸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葬于后元二年(公元前87)。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09:30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阜阳汉墓
西汉前期汝阴侯墓及其妻墓。又称双古堆汉墓,位于安徽省阜阳县城西南。1977年安微省文物工作队等单位发掘。墓中所出漆器和铜器的铭文中有“汝阴侯”字样,2号墓还出土“汝阴家丞”封泥。漆器铭文中的年数,最多者为“十一”年,应是汉文帝的纪年。从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等考察,1号墓可能是第2代汝阴侯夏侯灶的墓,他死于文帝前元十五年(前165)。2号墓的墓主应是夏侯灶的妻子。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51:32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辽阳汉壁画墓
东汉末年和汉魏之际的石室壁画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辽阳市北郊的太子河两岸。20世纪初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辽宁省博物馆等单位发掘多座。属于东汉末的有北园墓、棒台子1号墓和三道壕车骑墓等,墓主均为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氏政权的显贵。1961年国务院将这片墓地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58:22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代铜器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39:550002「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郑州商代遗址
商代中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城内及郊外,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1950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发现,同年起由安金槐主持发掘。1959年出有考古学专刊《郑州二里冈》。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公元前1500年左右,早于安阳殷墟,因此它的发现对认识商代中期文化的特征及研究商文化的渊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1:11:09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侯马金墓
金代董玘坚傃和董明墓。葬于金大安二年(1210)。在今山西省侯马市。1959年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掘。两座墓的形制相同,董明墓已被破坏,董玘坚傃墓保存完整,是近年发现的最著名的仿木建筑雕砖金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35:280001【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明中都城遗址
明太祖朱元璋在其故乡临濠所建都城的遗址。位于安徽省凤阳县。朱元璋即帝位以后,建都南京,而以临濠为中都,于洪武二年(1369)开始兴建,至洪武八年停建。由于兴建和使用的时间短暂,未形成政治中心,但它城市规划上的某些布局,包括宫城内的宫殿布局,却影响了明北京城的规划。该址在1949年以前,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51:130001【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金上京遗址
金代初期的都城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金太宗时称会宁府,熙宗天眷元年(1138)称上京。贞元元年(1153)海陵王迁都中都,削上京之号。正隆二年(1157)毁上京宫殿、宗庙及诸大族邸第等建筑,夷为耕地。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复称上京,大定二十一年陆续修复宫殿、城垣,但实际上并不是首都。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04:030001【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三门峡栈道遗迹
东汉至北宋在黄河三门峡地段修造的栈道、人工航道、粮仓等遗迹。分布在今河南省陕县三门峡市境内。黄河三门峡地段河床窄而水流急湍,航运艰险。汉至北宋,特别在唐代,为使关东漕粮渡此险阻而安抵关中,在此修治栈道,凿开元新河,修筑北岸18里陆道及在两端修建粮仓。1955~1957年,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勘查、纪录了这些遗迹。这是研究三门峡漕运历史和汉唐时期工程技术的重要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19:490001「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象山王氏墓地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15:560001「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洛阳魏晋墓
曹魏、西晋时期都城洛阳附近的墓葬。分布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郊。其中曹魏墓发现较少,西晋墓发现较多。过去被盗情况严重,曾出土过一些西晋墓志其中著名的有荀岳、左棻等墓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由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市博物馆等单位进行发掘。1982~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又对西晋帝陵区进行了勘察和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8:09:520001「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秦权
秦代为统一全国衡制而由官府颁发的标准衡器。以战国时期秦国衡制为标准,也包括秦统一后加刻诏书重新颁发的战国秦权。实际上是天平衡杆的砝码。今除传世的秦权外,在陕西咸阳、西安、临潼、宝鸡,甘肃秦安,山东文登,江苏盱眙,山西左云,河北围场,内蒙古赤峰和敖汉旗,都曾有出土。这表明秦代确向全国推行统一的衡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19:020001「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冯素弗墓
十六国时期北燕贵族冯素弗夫妇墓。共两座。位于辽宁省北票县西官营子村将军山东麓,这里是冯氏陵园“长谷陵”所在地。1965年辽宁省博物馆发掘。据《晋书》记载,冯素弗为北燕天王冯跋之弟,北燕国的建造者之一,死于太平七年(415)。该墓是十六国时期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对了解当时中原和北方民族的文化关系有重要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14:430001「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封氏墓群
北朝大族墓群。分布在河北省景县城东南,旧称“十八乱冢”。据出土墓志,为北魏至隋封氏家族的墓地。渤海封氏是汉以来的关东大族之一,墓群的发现,为研究北朝大族墓葬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该墓群1948年曾被挖掘,出土遗物超过300件。1955年北京历史博物馆进行了调查,收集到的出土物均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59:460001「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合浦汉墓
西汉后期地方官吏的墓葬。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城东南望牛岭上的一座,于1971年冬季发掘;坐落在堂排至埇口间的4座,于1975年秋季发掘。这些墓都是带墓道的土坑木椁墓,墓上有坟丘。墓室除放置棺具的主室外,有的还有耳室或侧室。墓道多数为斜坡式,个别为阶梯式。棺椁和人骨都已腐朽。合浦在汉代属合浦郡,这些墓葬的发掘,对了解时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及海外贸易等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28:270001「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密县打虎亭汉墓
东汉晚期的两座大型壁画、画像石墓。位于河南省密县打虎亭村西。1960-1961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发掘。两墓东西并列,相距30米,墓主当为亲族。据墓葬规格,墓主的身份都应是当时的高级官吏。有人根据《水经注》记载,认为西侧的1号墓墓主为弘农太守张伯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44:490001「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雷台汉墓
东汉末年的砖室墓。在甘肃省武威县北郊,因坟丘叠压在明代建筑“雷台”台基下而得名。1969年甘肃省博物馆等单位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01:30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卡窑文化(卡约文化)
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在青海省湟中县卡约村而得名。卡窑应作卡约,为藏语地名。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上游沿岸及其支流湟水流域。其年代晚于齐家文化,约当公元前900~前600年间。过去有人把它归入寺洼文化,其实两者的地理分布及文化内涵均有明显的差异。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29:510001「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居延烽燧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21:39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史墙盘
西周中期青铜器。为微氏家族中名墙者为纪念其先祖而作的铜盘。因作器者墙为史官而得名。1976年12月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庄白铜器窖藏中。现存陕西周原扶风文管所。盘铭记述了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迹以及作器者家世之事,对于研究西周的历史极为重要。铭文所记述的西周历史至穆王止,因此一般认为此器属共王时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35:10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虢季子白盘
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为虢季子白而得名。根据铭文内容,此器年代可定为周宣王十二年(前816)。相传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虢川司。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54:02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侯马铸铜遗址
东周时期晋国铸造青铜器的手工业作坊址。位于山西侯马市西,侯马晋城遗址牛村古城之南。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59年开始发掘。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已发掘5000余平方米。它的发现,为研究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36:28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雍城遗址
东周时期秦国都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凤翔县城南,雍水以北。秦国从德公元年(公元前677)至献公二年(前383)在此建都近300年之久。1973年起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进行勘查与发掘。雍城遗址的发掘对研究秦国早期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45:24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侯马晋城遗址
东周时期晋国晚期都城新田遗址。位于山西省侯马市区西北部。年代在公元前585一前416年。1952年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现并发掘。这一发现为研究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城由6座城址组成,白店、台神、牛村、平望4座城连成一片,其东为呈王古城,东北为马庄古城。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36:53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邯郸赵城遗址
战国中晚期赵国都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区及其外围。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自中牟(今河南汤阴)迁都于此,前后历8世,前222年赵被秦灭后衰落。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曾于1940年作初步勘察和发掘。1972年以后,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和邯郸市文物保管所已把全城的范围基本勘探清楚。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53:20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洛阳东周城遗址
东周时代都城遗址。史称王城。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涧、洛两河的交汇处。史书记载自周平王东迁至周景王止,以王城为国都凡十二世,周敬王时因避王子朝之乱迁都于成周,至周赧王又迁回王城。洛阳东周城兴建的年代不晚于东周初年,西汉以后逐渐荒废,至随末平毁。1954~1960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勘察发掘。▲洛阳东周城遗址示意图▲陶罐▲筒瓦▲板瓦▲陶窑▲圆圈形垫▲瓦钉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59:10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白浮西周墓
西周早期燕国贵族墓葬。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城东南白浮村附近。1975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发掘了3座,出土随葬品600多件,为了解西周时期燕国的历史文化及同北方草原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白浮西周墓位置示意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9:06:18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斗鸡台墓地
先周及两周时期墓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7.5公里处。1933~1935年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发掘。发掘地点主要是戴家沟东测,共清理墓葬56座。这是在周人发祥地进行的最早的考古工作,它揭示了周人、秦人物质文化的若干特点,对进一步探讨周、秦文化的渊源具有重要意义。▲铜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0:05:17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琉璃河遗址
▲琉璃河遗址平面图西周时期重要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县琉璃河镇北1.5公里的台地上。面积500余万平方米。20世纪40年代即已发现。70年代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等进行发掘。这一发现对推定燕国早期都邑、探索燕国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琉璃河遗址发掘现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1:03:01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琉璃阁商墓
▲铜鬲商代中、晚期墓群。位于河南省辉县琉璃阁附近。195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这是继安阳殷墟之后在中原地区最早发掘的一群商代墓葬,为研究盘庚迁殷前的商文化的面貌提供了资料。▲陶埙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3:34:080001「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石峡遗址
▲石峡遗址地理位置图中国珠江流域以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广东省曲江县马坝镇西南。面积约3万平方米。1973~1976年广东省博物馆等单位进行发掘。遗址下层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前2700年。以石峡下层为代表的遗存,1977年被命名为石峡文化,为探索中国岭南地区原始社会的解体,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中、上层为青铜时代遗存。▲盆形鼎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06:120001「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昙石山遗址
▲昙石山遗址全貌中国东南沿海闽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主的贝丘遗址。位于福建省闽侯县恒心乡。1954-1974年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等单位7次进行发掘。▲陶罐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21:520001「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大溪遗址
▲大溪遗址大溪遗址位于长江瞿塘峡南侧,1959~1975年曾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发掘,总发掘面积达57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208座,出土文物1250余件。主要有石斧、石锛、石杵、石镰、纺轮、骨针、蚌镰、网坠等生产工具。▲大溪文化陶簋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0:22:400001「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姜寨遗址
▲仰韶文化典型遗址分布图(姜寨遗址位置图)中国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位于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临河北岸,地处临河东岸的第二台地上。面积约5万平方米。▲姜寨聚落遗址复原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45:300001「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白莲洞遗址
▲白莲洞遗址位置图▲白莲洞遗址平面图白莲洞遗址位于广西柳州市东南郊12公里的白面山南麓。195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古人类研究室华南调查队在裴文中、贾兰坡教授率领下,在广西调查巨猿和人类化石时发现了白莲洞遗址。白莲洞遗址所处的白面山海拔249.8米,高出附近的地平面约152米。▲出土石器▲刮削器▲砍砸器▲敲砸器▲左:尖状器-右:柱状石核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0:38:550001「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石龙头旧石器地点
▲石龙头遗址交通位置图1971年发现于湖北大冶石龙头,根据哺乳动物化石确定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打制石器▲单边砍砸器▲多边砍砸器▲刮削器▲石片石龙头石器多以大冶石龙头凸刃刮削器石英岩为原料,亦有燧石、石英、砂岩,极少数为角砾岩。石核及石片形状不规则,石片大部以锤击法直接打下,石器类型不多,以砍砸器为主,没有尖状器及类似手斧的工具。▲鹿角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3:27:200001「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水洞沟文化
▲水洞沟遗址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20年代初发现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水洞沟附近。根据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和层位判断,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发现和意义▲水洞沟遗址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1:04:57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大豐簋
西周早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王又大豐”字句而得名。又因作器者为武王祭祀祖考时的助祭王臣天亡,故又名天亡簋。这一铜器是传世的周武王时期的标准铜器。相传清道光末年与毛公鼎同出于陕西岐山。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簋四耳垂珥,方座,侈口。方座及器腹均饰以张口回身的龙纹。这种龙纹及四耳方座的器形,仅流行于西周初年武、成时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29:43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金村古墓
战国时期的东周王室墓葬。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以东10公里汉魏洛阳城遗址的东北隅。1928年因雨后地陷暴露,墓内许多精美文物被盗掘,其中大部分流散海外。据记述,此地共发现8座有较长墓道的大墓,由北向南排成两列,第一列6座,第二列2座。其中5号墓的墓坑长宽各约12米,深约14米,墓道长70余米。木构椁室的周围积石积炭,有门与墓道相通。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56:18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固围村魏国墓地
战国中期魏国王族墓地。位于河南省辉县城东3公里的固围村。1950年末-1951年初,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郭宝钧、苏秉琦等发掘。这是目前所知魏国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一组,对考察当时三晋地区高级贵族的葬制具有重要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37:55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程桥东周墓
春秋晚期吴国贵族墓葬。位于江苏省六合县西南10公里的程桥镇东。1964和1972年,南京博物院先后清理两座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49:04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平山中山王墓
战国晚期中山国王陵。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城北的灵山下。年代属公元前4世纪末。1974~197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此发现了中山国晚期都城灵寿故址﹐并发掘两座王陵﹐对于了解中山国的历史和文化有重要意义。墓地布局和墓上建筑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32:49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下寺楚墓
春秋中晚期的楚国贵族墓地。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东南60公里的丹江水库西岸。1978一1979年,河南省博物馆等单位组成的丹江水库区文物发掘队发掘了春秋墓葬25座、车马坑5座。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14:18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长台关楚墓
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墓葬。位于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西北4公里处。1957一1958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发掘了2座大型木椁墓,出土很多完好的漆木器和带架编钟等重要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27:28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
周代至汉代采铜和冶铜遗址。铜绿山乃铜绿色山丘之意。位于湖北省大冶县西北3公里处。这里的主要遗存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属春秋时期或稍早,后期年代为战国至汉代。遗址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公里。197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黄石市博物馆等进行发掘。这一发现初步揭示了古代采矿和冶铜的生产情况,填补了中国冶金史上的一个空白,在学术上具有重要价值。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51:34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令彝
西周早期青铜器,又名夨乍父丁彝。作器者为夨令,因又称夨令彝。相传1929年于河南洛阳马坡出土。著录者每误认此彝为二器,实仅一器。今在美国弗里尔美术馆。彝为长方体,通高34.1厘米,宽24.6厘米,器口长19.3厘米,宽17.7厘米。盖及器腹饰双夔纹构成的大兽面纹,口沿下饰双尾龙纹,方足座饰分尾小鸟纹。自盖钮至足座四边皆附钩形扉棱。器有铭文14行、187字,盖铭同而行款稍异。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39:48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宜侯夨簋
西周早期青铜器。以作器者为宜侯夨而得名。簋铭记述周康王封夨为宜侯,并赏夨以器物、土田、奴隶等,是研究西周奴隶社会的历史和分封制度的重要资料。该器1954年出土于江苏省丹徒县烟墩山西周墓中。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23:06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克鼎
西周晚期青铜器。又名善夫克鼎。相传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在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出土。同出者尚有小鼎7件、盨2件、钟6件、镈1件,皆一人所作之器。因亦称此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大克鼎和1件小克鼎、2件克钟现藏上海博物馆。克鼎铭文记述周王赏赐给作器者克以大量土地及臣妾等史实,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47:36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散氏盘
西周中晚期青铜器。亦名散盘。以铭文中有“散氏”而得名。有人认为作器者乃夨人,故又称为夨人盘。据传清乾隆初年出土于陕西凤翔。原藏故宫博物院,今在台湾省台北市。盘铭中详细记载了核定土地径界及誓盟经过,为研究西周孝王、夷王以后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07:20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尼雅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06:21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侯马盟书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57:41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楚帛书
战国时楚人文字资料。1942年在长沙子弹库楚墓中盗掘出土。帛书又名缯书,以白色丝帛为书写材料,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期,但实物则以子弹库出土的为最早。1973年湖南省博物馆发掘了这座墓葬,判明其年代在战国中晚期之间。帛书摹本最早见于1944年蔡季襄的《晚周缯书考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44:57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桃红巴拉墓地
中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桃红巴拉东南3公里处。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发掘6座墓葬,另在相邻的伊金霍洛旗公苏㘪发掘1座同类墓葬。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2615±105和2540±105年,相当于战国早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5:17:25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大波那墓葬
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时代墓葬。位于云南省祥云县大波那村。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约当公元前4世纪前后。1961年发现,云南省文物工作队清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4:26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万家坝墓葬
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时代墓葬。位于云南省楚雄县万家坝清龙河西岸的台地上。年代约当公元前5世纪前后。1975年5月云南省博物馆发掘。这一发现对研究该地区青铜时代的物质文化有重要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9:06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阿旁宫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34:02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长安城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25:15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魏洛阳明堂遗址
东汉、西晋和北魏等朝的礼制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岗上村与大郊村之间,在汉魏洛阳城开阳门外大道西侧,平城门东侧,东距辟雍约150米,属于汉魏洛阳城南郊的礼制建筑。1974年~1975年进行了考古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48:51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魏太学遗址
东汉、曹魏、西晋等朝代国立大学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岗上村东北与太学村西北一带。1974年~1975年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30:30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永宁寺遗址
北魏后期都城洛阳的重要佛寺故址。位于今洛阳市东15公里的汉魏洛阳城遗址内,座落于北魏宫城的西南侧,占地面积达9万平方米。它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是专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场所。寺建于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为灵太后胡氏所建,永熙三年(534)被大火焚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13:27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秦兵马俑坑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33:42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沂南画像石墓
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内。1954年华东文物工作队和山东省文管会联合发掘。1956年出版了《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墓主姓名无考,从墓形及车骑出行画像的导从制度看,应是高级官吏。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11:02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九龙山汉墓
西汉鲁王及其亲属的5座墓。位于山东省曲阜县九龙山半山腰处。1970年山东省博物馆发掘了4座,分别编为2号、3号、4号、5号墓。《汉书·景十三王传》记载,景帝于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封其子刘馀为鲁王,治鲁县(今曲阜县)。3号墓出土“银缕玉衣”和有“庆忌”字样的铜印,可能是第3代鲁王刘庆忌的墓。他死于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这4座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是研究西汉诸侯王墓葬形制的重要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31:46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贵县汉墓
广西贵县在汉代郁林郡郡治布山县境内,汉墓很多。墓上多有坟丘。西汉时期流行土坑墓和木椁墓,东汉出现砖室墓。比较大的墓有墓道。个别大型木椁墓,在椁室下有殉葬坑,并在墓室外另设车马坑。随葬品有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玉石器、竹木器和漆器等。在东汉后期的墓中,还出土不少早期的青瓷器。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40:26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晋宁石寨山滇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12:26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扎赉诺尔墓地
东汉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木图那雅河东岸的坡地上。1959年发现300的余座,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发掘了其中的33座。这批墓葬为研究东汉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和习俗提供了实物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21:28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代崖墓
汉代在山崖或岩层中开凿洞穴为墓室的墓葬。墓的规模大小不等,墓道多为狭长的横穴,一般都附有排水设施。崖墓在东汉时流行于四川地区,并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崖墓中的随葬品与同时期的砖室墓基本相同。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13:56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洛阳东汉刑徒墓地
东汉时期被征调到都城洛阳服役的刑徒的墓地。位于河南省偃师县,东汉雒阳城的南郊。196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了522座。从墓中所出刑徒砖上的刻文可知,这些死者生前是被各地官府任意判罪后征调来服劳役的,被恶劣的生活条件和无偿的苦役折磨而死,死后集中埋葬在这片墓地上。刑徒墓的发现对研究东汉的刑律和刑徒问题,以及汉代的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情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9:05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代铁器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49:28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秦量
秦代为统一全国量制而由官府颁发的标准量器。以战国时期秦国量制为标准,也包括秦统一后加刻诏书重新颁发的战国秦量。秦量外壁大都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所颁发的统一度衡的诏书,有的还带秦二世所颁袭用旧制的诏书,说明当时确向全国推行统一的量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32:44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新莽嘉量
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所制的铜质标准量器。形如带双耳的圆筒,上为斛,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上为合,下为龠,共有5种标准容量。“嘉”为美好和标准之意,“嘉量”即标准量器。新莽嘉量为传世品,原器现存台湾省,中国历史博物馆还藏一相同之器的残片。新莽嘉量制造技术精湛,比例准确,是研究秦汉量制的重要材料。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02:49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大司农平斛
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大司农颁发的容一斛的标准铜量。1953年在甘肃省古浪县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东汉时大司农掌管各郡国的钱谷金帛,所以中央官府制定的标准量器与衡器,往往由大司农颁发。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52:14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云梦秦简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墓出土的秦代竹简。1975年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发掘。竹简共1100多枚。内容以秦代法律、文书为主,另有《编年记》等,共9种。云梦秦简对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有重要的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40:59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马王堆帛书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31:15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秦刻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行各地时所立的纪功刻石。内容是称颂秦始皇的丰功圣德。刻石的文辞为每句4字,韵文,前部分为始皇颂辞,后面附秦二世诏。刻石的内容,除《峄山刻石》外,都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刻石字体为小篆。相传是丞相李斯写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01:18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阙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36:18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辽阳魏晋墓
魏晋时期辽东郡境内的墓葬。分布在辽阳市郊的三道壕、北园、棒台子、上王家村等处,辽阳魏晋时为辽东郡治襄平所在地。辽阳魏晋墓的结构仍保持辽阳汉壁画墓的特点,多为用石板支砌的平顶多室墓,室内壁面彩绘壁画。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作过调查。1945年东北解放以后,东北博物馆(后改辽宁省博物馆)对辽阳壁画墓进行了调查和保护工作。从50年代开始,陆续进行了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48:40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河西魏晋墓
魏晋时期酒泉、敦煌二郡境内的墓葬。酒泉附近的墓群,主要在甘肃省酒泉市西北、嘉峪关市东北的戈壁上。敦煌附近的墓群,以县城东南戈壁上的佛爷庙—新店台墓群最大。墓葬的特点是聚族而葬,排列有序,并在外面围筑平面方形的石围墙,均为凿建于戈壁砾岩上的有斜坡墓道的洞室墓,有的墓在洞室中再加砌砖室,地面有砾石起筑的截尖方锥形封土。规模较大的墓有前、后室和耳室,室壁嵌砌题材多样的画砖或绘有壁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32:18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洛阳北魏墓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北魏墓葬。分布在河南省洛阳市以北至邙山一带。由于早年屡遭盗掘破坏,许多重要文物已流失至欧美、日本等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洛阳北魏墓进行了调查清理,较重要的发现有孝昌二年(526)江阳王元乂墓墓和建义元年(528)常山王元邵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09:53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河北山西东魏北齐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52: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