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洛阳魏晋墓

曹魏、西晋时期都城洛阳附近的墓葬。分布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郊。其中曹魏墓发现较少,西晋墓发现较多。过去被盗情况严重,曾出土过一些西晋墓志其中著名的有荀岳、左棻等墓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由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市博物馆等单位进行发掘。1982~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又对西晋帝陵区进行了勘察和发掘。

洛阳曹魏墓已发现的多室砖墓,与东汉晚期墓葬接近,有前、后2室,前室近方形,设左、右两耳室,后室平面长方形。前有甬道和长斜坡土墓道。这种平面布局,应是当时流行的形式,在河西魏晋墓和江南的东吴墓中,都是经常采用的。1956年在涧西发现的出有正始八年(247)铁帐构的墓葬,全长近8米,前设长1.62米的砖甬道和长25.5米的斜坡土墓道。由于盗掘破坏,棺椁无存,仅在前室后部中央有铁质帐构5件,上有“正始八年八月”铭文,说明原有斗帐一座。帐构附近出土有玉杯、铜博山炉、铜鋗等物。左耳室内有陶俑、陶磨、陶井、陶猪圈,以及家畜、家禽模型。右耳室出土7件带盖陶罐。


洛阳西晋墓 已由多室墓向单室墓过渡,多有甬道和长斜坡墓道,墓道上宽下窄,两侧自上而下宽度递减,呈台级状。西晋的帝陵分布在洛阳城东南蔡庄以东邙山南麓,在南蔡庄村北2.5公里的山坡上,经探查发现了排列有序、坐北面南的西晋墓23座,可能与晋武帝峻阳陵有关。在后杜楼村北1.5公里的枕头山墓地,发现西晋墓5座,很可能与晋文帝崇阳陵有关。峻阳陵墓地以1号墓规模较大,位于墓地最东部。墓道长36米,墓室长5.5米,其余22座分布于西部,规模较小,墓道一般长17~22米,墓室长4.5~6.5米,分作4排。枕头山墓地诸墓也是坐北面南排列有序,最大的1号墓在东部,其余诸墓在西部分排两列。墓地周围,还残存有茔垣和建筑遗迹。已发掘的枕头山4号和5号墓,都是土洞墓室,拱顶,安有石门,以漆棺为葬具。由于早年被盗,仅存一些残损的盘、碗等陶器,以及少量铜扣、鎏金铜铺首、铁钩、串珠、桃形金饰等。

洛阳的西晋墓还发现于城西,墓葬结构大致可分3种,在墓葬形制、规模及出土物的品种、数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同时出现了记载死者身世的墓志,这正是西晋时期封建等级制度日益严格的反映。大型墓都有宽大的砖筑墓室和长斜坡土墓道,墓道一般长25米以上。以元康九年(299)徐美人墓为例,墓室方形,四壁呈外凸的弧线,四隅砌内凸的起梭线的角柱。墓室前面设有长2.37米的甬道和两重石门,再前面是长37.36米的斜坡墓道。墓道上口宽5.1米,上宽下窄,两侧形成5级台阶,深12.2米。大型墓中常放置圭首碑式的石墓志,如元康九年徐美人墓志,有的在圭首处还开有圆穿,如太康八年(287)残志。墓中放置的陶俑群,包括镇墓兽、牛车、鞍马和牵马俑、武士俑和侍仆俑,武士中有高鼻深目的少数民族形象。也有陶质的庖厨明器和家畜、家禽模型。

在随葬陶器中,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方形多子槅、翻口罐等器物。由于早遭盗掘,较贵重的物品及金属器皿多无存,只残留少量小金花、铜鋗、铁刀等物。中型墓也具有砖筑的方形墓室和长墓道,但规模比大型墓小得多,墓室多为券顶。如52号墓,墓室边长3米,四壁平直,甬道不及1米,墓道长9米。中型墓一般没有墓志,随葬的陶俑和模型明器也较少。小型墓极为简陋,只是土坑竖穴,圹穴面积仅3平方米左右,深1.2米。少数圹穴中有葬具,包括木棺、陶棺和用小砖砌成的狭窄棺室,随葬品常常仅有一两件陶罐。
似尾羽龙:中国小型食肉恐龙(长1.8米/距今1.2亿年前)
在中国,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就是辽宁,这里目前已出土了35种恐龙化石,其中包括前面介绍的中国鸟龙和双庙龙,还有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似尾羽龙,一起去认识看看吧!似尾羽龙基本资料体型:似尾羽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恐龙,它体长0.8-1.8米,与驰龙、短角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87位,生活在距今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2:26:230000英国巨石阵是什么时期的产物:约公元前2500-1500年
说到英国的一些标志,大家能够想到什么?可能会想到大本钟、丘吉尔、伊丽莎白女王等等,那么大家知道英国的巨石阵吗?如果没有印象也不要紧,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以下英国的巨石阵是什么样的,它是是什么时期的产物?英国巨石阵是什么时期的产物:约公元前2500-1500年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1:40:570000新发现 | 山西洪洞县发现元代地震信息砖雕墓
2021年3-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配合临汾市经济开发区关于临汾·甘亭新型工业园区第六大道道路建设项目所涉古墓葬发掘过程中,发现一座元代纪年仿木结构砖雕墓(编号M33),南北向,开口于耕土层下,距现地表约0.8米。该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耳室等五部分组成。M33俯视图M33墓内情况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39:000000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白釉瓷系的发展
最早成功烧出白瓷者,是北齐~隋代的北方窑场,到了唐代发展成熟,以邢窑产品最著名。宋代白瓷走向精致化和多元化,定窑白瓷、辽代白瓷、磁州窑系白瓷及景德镇窑青白瓷相继兴起,带动南方外销窑场的白瓷制作,形成范围广大的白瓷系统。以下选取五件宋辽时期的白釉瓷器,说明它们的特色。1.定窑白瓷枕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2:45:490000北京找到魔王之墓 专家直呼穿越(穿越文物)
在隋唐时期的墓葬当中发现的金朝铜钱可能是盗墓贼留下的。但凡是在古墓当中埋葬的东西大多都是可以被称之为文物的,每一件文物都是考过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挖掘,然后才能够让这些埋葬在黄土里的宝物重建见天日。北京作为我国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古代可以算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些年在北京也确实发现了不少。庞大或者是有很重要研究价值的墓葬,其中一个被称之为魔王之墓。魔王之墓我要新鲜事2023-08-16 20:41: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