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密县打虎亭汉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44:491阅
东汉晚期的两座大型壁画、画像石墓。位于河南省密县打虎亭村西。1960-1961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发掘。两墓东西并列,相距30米,墓主当为亲族。据墓葬规格,墓主的身份都应是当时的高级官吏。有人根据《水经注》记载,认为西侧的1号墓墓主为弘农太守张伯雅。



两墓均有高大坟丘。1号墓墓室为砖石混合结构,由两前室、一中室、两后室、一侧室和两耳室组成,各室之间有石门相通,全长26.5米。2号墓为石门砖室墓,形制与1号墓相同,但规模较小,全长19.8米。两墓早年均被盗,残存少量陶器和铁器残片。


两墓均有壁画和画像石。1号墓以画像石为主,总面积达200余平方米。前室两壁为属吏图,中室两壁为侍女图,南耳室四壁分别刻有养老或赈贷图和区家畜饲养图,东耳室为庖厨图,东后室则为幔幛高张的墓主家居图和宴饮图。各室顶部,刻有由莲花和菱形图案组成的藻井,其外侧满刻流畅的云气和各种仙禽神兽。各室石门上,饰以由云气和仙禽神兽、仙人、四神等构成的繁缛图案,雕刻技法主要为减地平面线刻,细部饰以准确而流畅的阴线。2号墓以壁画为主,除西后室和侧室外,均绘彩色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壁画的题材内容及其分布与1号墓画像略同。中室壁画保存较好,南、北两壁各以长7.5米、宽约0.7米的巨大幅面,分别绘出墓主车骑出行和宴饮百戏图;顶部绘有由芙蕖、方格、卷草组成的藻井,两侧绘有由飘逸的云气和各种神兽组成的象征天上世界的巨幅画面。各室的石门上也刻有与1号墓石门相同的图案。两座墓中的壁画,场面壮阔,构图严谨色彩鲜艳;而画像石则线条流畅,刀法娴熟,刻工细腻,形象生动,达到了东汉晚期绘画和石刻艺术的第一流水平。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盗墓者太狡猾,给看护狗下药,考古队也聪明,选盗墓严重的地方挖
汉文帝母亲薄太后与她的南陵本文作者倪方六薄太后南陵,位于陕西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角凤凰嘴霸陵南4.5公里处。薄太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妃子,人称薄姬。她是汉文帝的生母,尊称薄太后。薄太后的故事很有意思。据《史记·外戚世家》,薄太后是个私生女,她的父亲姓薄,是今天苏州人(吴地),与原魏王宗室女魏媪私通,生了薄太后。薄太后早前并不是刘邦的妃子,而是魏豹的女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37:300001民间挖墓坑有很多忌讳,要避开几个特殊日子,否则有很不好的说法
丧俗中收殓和下葬时间推算本文作者倪方六古人相信万物有灵,而一切活动都要考虑吉与凶,在丧葬活动中,这一点尤其明显。比如人死后遗体入棺,即所谓收殓时辰,就特别有讲究。不只如此,连与死者属相相克的人,都要回避,民间有收殓忌“四相”一说。四相,是四种生肖属相的人,在收殓时要回避,不能近棺。怎么知道自己的生肖与亡人犯冲?这比较简单,据过去丧书和传统说法,大概是这样——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58:240002古代早期高级领导坐的车子什么样?史书记载有五种车型
先秦高级轿车什么样?本文作者倪方六现在出行,大家都是坐车。古人出行做什么车?根据史料记载,车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传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发明的,黄帝又称“轩辕”。为什么有这称呼?便与他发明车子有关。(古车)“轩”即装有帷幕的古车,“辕”即横在车前面用来驾牲口的那根横木,这种“轩辕”,是黄帝发明的,这可是了不起的事情,人们干脆用“轩辕”来称呼黄帝。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0:350001被误解的伐字:甲骨文改写认知 难怪金文中不说“武王伐纣”
周初金文中的“武王征商”与“武王克商”一词,实际上是指武王征讨商朝政权的行动,而不是我们常说的“武王伐纣”。早期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提供了更早的证据,例如著名的《利簋》青铜铭文中记载着“武王征商”的字样,表明武王出征商朝。古代的书籍非常注重每个字的含义和深意,那么为什么在周初的金文中使用“征商”或“克商”,而不是“伐纣”或“伐商”呢?其中一个原因与对“伐”字的误读有关。我要新鲜事2023-09-29 20:12:580000抗战后孙殿英用黄金和东陵宝物贿送一军长,至少有10位要人受贿
孙殿英盗得宝物都送了什么人?本文作者倪方六孙殿英盗清东陵,数不清的随葬宝物被他搞走了,但现在世面上知道的,能确定的很少。这些宝物都弄哪去了?有一种说法是,孙殿英为了开脱盗陵重责、避免严惩,很多送人了。孙殿英曾亲口对身边人说过盗陵的情形和将宝物送人的情况。(清东陵——慈禧定东陵)这里据公开资料,综述如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27: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