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吴城遗址
商代中晚期遗址。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山前乡吴城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1973~1974年,江西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等单位进行发掘。这一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商文化在南方地区的分布及其与中原地区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

▲ 吴城遗址位置图
分期与年代 遗址的文化遗存可分为3期:第一期以夹砂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印纹硬陶、原始瓷器为数很少,纹饰多粗绳纹,次为弦纹、方格纹、圆圈纹、云雷纹、S形纹和附加堆纹。 第二、第三期仍以灰陶为主,但硬陶和原始瓷器所占比例增加,基本不见粗绳纹与圆圈纹,而以细绳纹和带有地区特点的圈点纹最为普遍,另有大方格纹、人字纹、 叶脉纹、水波纹、米字纹等。3期文化基本接续,一期年代与郑州二里冈上层(见郑州商代遗址)接近,二期与殷墟早期相当,三期的年代相当于殷墟晚期和西周初期。

▲ 吴城遗址发掘现场
遗迹与遗物 遗迹都属二期和三期。 只发现1座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址,长3.6米、宽2.1米,房基中部和周围保存7个柱洞,门向东南。另外还发现1座陶窑。窖穴和灰坑发现较多,有的坑壁经焙烧或粘附铜渣,坑内出石范,表明附近可能有铸铜遗址。发现墓葬13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小墓,随葬品有陶质的鬲、罐、豆等。

▲ 房址
遗物中陶器有鬲、甗、罐、豆、盆、碗、尊、大口尊等,另外还有陶刀和陶塑装饰品。石器有斧、锛、凿、刀、铲、镰、网坠以及戈、矛、镞等。青铜器的数量很少,只有刀、斧、戈各1件。石范发现较多,较大的有30余块,多是工具范和武器范,少量是容器范。在部分陶器和石范上发现有刻划的文字和符号,但大都不能识读,是早于殷墟的重要文字资料。

▲ 陶鬲

▲ 陶折肩罐

▲ 原始青瓷浅盘高足豆

▲ 青釉弦纹豆

▲ 龙虎耳扁足鼎

▲ 出土大量青铜器
文化特点和族属 遗址中出土的大部分陶器与中原地区的商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但在某些方面又有它自身的特点,如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广泛使用,圈点纹等的盛行。用石范铸造青铜容器等与中原也不一样。这一遗址所代表文化的族属,有人认为属越族;也有人认为属古代三苗;还有人认为吴城遗址与中原地区商文化有密切关系,又使用同一种文字,应属商代遗址。这个问题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火化后骨灰没处放,置办棺材二次土葬又禁止,民间出现“骨灰坟”
民间特殊墓葬形式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了过去民间主要土葬墓式,如土堆式的“馒头坟”、墓碑后竖的“椅子坟”、水泥坟头的“龟壳墓”……民间墓葬的坟头墓式,其实是相当丰富的,并不限于这几种,讲究和禁忌也不太一样。这里,来介绍几种异形坟墓。“稻桶坟”与“宝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31:540002王京燕:陶寺北墓地春秋晚期的复古器物
春秋晚期贵族青铜礼器中出现了复古器物,呈现出来的特点是刻意选择某些古典器形,或全面模仿,或加上当时流行的花纹。襄汾陶寺北墓地春秋晚期墓葬中就出土了类似的复古铜器,甚至有的器物复古方式是前所未见,下面就介绍这几件青铜器并就其年代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一、蟠龙纹方壶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8:21:300001被洗劫一空的古墓 经过考古专家挖掘 有个惊人发现
盗墓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法的行为,而保护古墓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中国历来主张陪葬,从生活用品到金银器物,甚至死者生前用过的物品,都可以作为陪葬品。这些陪葬品在盗墓者眼中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尤其是一些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古墓,就连里面的一个花瓶,如今都可能价值连城。我要新鲜事2023-04-26 20:42:220000热河龙:辽宁小型杂食性恐龙(长0.8米/距今1.25亿年前)
辽宁省是中国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目前已发现35种,其中很多都是小型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热河龙,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热河龙基本资料体型:热河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恐龙,它体长0.8米,比棒爪龙小一点,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678位,生活在距今1.3亿年-1.25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6:47:450001部下用缴获盗墓宝物行贿冯玉祥,夫人李德全做了件让人意外的事情
民国盗墓出宝内幕本文作者倪方六民国时,陕西地方军阀党玉崐盗掘宝鸡境内的斗鸡台,其盗宝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其个人收藏,更不是拿去送人,主要是为了卖,以支撑他的军费开支。大约在斗鸡台盗宝活动开始后不久,随着宝物一个接一个地出土,党玉崐便谋算尽快把宝物出手。(老外练摊)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15:4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