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洗劫一空的古墓 经过考古专家挖掘 有个惊人发现
盗墓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法的行为,而保护古墓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中国历来主张陪葬,从生活用品到金银器物,甚至死者生前用过的物品,都可以作为陪葬品。这些陪葬品在盗墓者眼中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尤其是一些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古墓,就连里面的一个花瓶,如今都可能价值连城。

在和平年代保护墓地主要是国家的考古人员,考古人员通常会在一些古墓被发现或是被盗后,对古墓进行抢救挖掘,主要还是收集墓中的历史信息。笔者今天要说的是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一个太监墓,这座墓室已经被盗空,但为了收集历史信息,南京博物馆的考古人员还是前去进行抢救挖掘。
在这座太监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其中最令人困惑的就是墓室里围绕棺椁处,在四个方向,各有一个铁环。这种铁环的作用考古专家也无法解答,最初推测是用来吊棺椁的,但经过距离测算,这种说法不符合实际。这令考古人员感到困扰,但幸好墓中发现了一块墓志铭。

根据墓志铭的记载,这是明朝一个太监的墓,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太监,是著名的航海家郑和的副手洪保,也就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副使。墓碑铭文共计741个字,记录了墓主洪保的身世和郑和下西洋的事迹。洪保是朱棣的心腹太监,跟随朱棣一起推翻了建文帝,因此很受重用。
根据墓碑铭文的记载,郑和在1403年就实行过一次航海,抵达了泰国。这比普遍记载的甚至是教科书上的1405年第一次出海要早2年,而且出海次数不止7次,而是9次。这可能颠覆了历史上原先的说法。其中还描述了出海时使用的船只,这种巨大的木船长138米,宽56米。在这块墓志铭出现之前,很多学术界的人不相信明朝能造出这种巨大的木船,但墓碑铭文的记载证实了史书中的记载,让人们对中国古代造船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考古发现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一个追溯和记录,还能帮助我们理解和认识历史,甚至改变我们对历史的看法。太监墓中的墓志铭颠覆了历史上对郑和下西洋的认知,这对历史研究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2022年度“十大考古”终评会即将召开!抢先看议程!
#2022十大考古#春风浩荡的三月,如约相聚的“十大”大家期待已久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终于来了!终评会3月27日在北京召开22个入围项目代表与考古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届时将进行全程直播敬请期待一起见证2022年度“十大考古”的诞生~共同期待最后的结果吧!编辑|张小筑实习编辑|黄雪芮王雨莹复审|冯朝晖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27:310004冠椎龙:欧洲中型植食恐龙(体长5米/颈椎骨突起)
冠椎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体长可达5-6米,属于中型植食性恐龙之一,诞生于2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在侏罗纪和三叠纪相接时期诞生的兽脚亚目恐龙。最早的一批冠椎龙化石发现于欧洲。冠椎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3:52:420002朱乃诚:三星堆文明形成的年代和机制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这是对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现两座大型“祭祀坑”及一大批精美而奇特文物的高度赞誉。这一发现,展示了商王朝区域以外的一处最为辉煌夺目的方国文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成为探索古蜀文明最为重要的资料,也是探索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0001梁漱溟:道德为人生艺术
普通人对于道德容易误会是拘谨的、枯燥无趣味的、格外的或较高远的,仿佛在日常生活之外的一件事情。按道德可从两方面去说明:一面是从社会学方面去说明,一面是从人生方面去说明。现在我从人生方面来说明。0000金刚口龙:山东小型食肉恐龙(长2米/距今6500万年前)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目前中国已掘出了174种恐龙化石,其中有非常出名的,比如鸟的祖先中华龙鸟,也有更多是不出名的,比如今天要介绍的金刚口龙,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金刚口龙基本资料体型:金刚口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肉恐龙,它体长2米,与通天龙、伤齿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27位,生活在距今8850万-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7:28: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