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晋宁石寨山滇墓
战国至东汉初西南地区滇族的墓葬。分布在云南省晋宁县晋城乡西南的石寨山上。晋宁县汉代为益州郡滇池县地,益州郡置于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为滇王国故地。根据第6号墓出土一方金质蛇钮“滇王之印”,证实此处为滇王及其臣仆的墓地;并证实《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载滇国之事基本可信。随着同一文化类型的墓葬和器物在滇池周围及邻近地区不断发现,对其文化面貌的特点、发展演变情况的认识日益清楚,石寨山滇墓为代表的这种青铜文化,可称之为“滇文化”。1955-1960年,云南省博物馆先后4次发掘了50座墓葬。1959年出版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

墓葬形制 墓室为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土坑竖穴,其中第6号墓有木椁残迹。大墓一般长3~4米,宽2米左右。小墓长约2米,宽1米左右。深0.9-3米。地表未见坟丘。
葬具均为长方形木棺,表里髹以黑、绿、朱三色漆,并绘有纹饰。葬式为仰身直肢。第9号墓的骨架自腰部折断,分置为两堆,头颅置于上肢中间,上下肢骨折断的痕迹整齐明显,疑是杀殉者。

随葬品 大件器物多放置墓坑两端及两侧,小件器物有放置于棺盖上或棺内的。各墓的随葬品多寡不等,最多的达600余件。随葬品中以青铜器为最多,包括生产工具、兵器、生活用具、乐器、装饰品、钱币等;此外还有铁器、金器、珠玉制品和陶器。


青铜器类型繁多,制作精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在合金技术、“失蜡法”浇铸、鎏金镀锡、线刻及嵌镶工艺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水平。铜鼓、铜贮贝器、铜葫芦笙、铜锄、铜柄铁剑、铜枕、铜俑及各种人物、动物形镂孔扣饰等,是最具滇文化特征的器物。许多器物表现了滇人在农业生产、纺织、畜牧、狩猎、战争、乐舞、祭祀等方面的活动情景。

经研究,以出土的这批墓葬资料为代表的滇文化,是在本地原始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中原商周时期流行的无胡戈和长胡戈,在这里的早晚期墓中都有发现,并有所发展;编钟的制作,似乎也是从汉文化吸收过来的;圆茎无格短剑和巴蜀文化的扁茎无格柳叶形短剑极为近似;漆器、陶灶、陶豆、陶盆、铜烹炉等物,与长沙楚墓中出土的相同;野兽搏斗镂空扣饰和北方草原文化的扣饰一样等等。

除晋宁石寨山外,在昆明、安宁、呈贡、富民、澄江、江川、新平、陆良、曲靖、路南、禄丰等县、市也先后发现大批滇文化的墓葬,其中以江川李家山墓群规模最大,仅次于石寨山。著名的牛虎铜案,就是李家山出土的。
河南发现朱元璋儿子墓 悲惨的让专家揪心(明朝古墓)
河南发现了朱元璋的儿子墓葬生前可能遭遇了折磨。在古代很多王公贵族下葬之后都会让他们的奴仆或者是他们的后人成为他们的守墓人,而守墓人的这个职责一代一代的传下来,甚至现在还有一些村里的老人对于墓葬非常的关照。他们时不时会去看管和打扫自己祖上流传下来的一座墓葬,而在前些年河南的某个城市居然发现了一座十分神秘的王室墓葬。朱元璋儿子墓我要新鲜事2023-09-23 20:30:550000六家作村与子母钟的传说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府城街道有一个村叫“六家作村”,该村名字的由来和一个传说位于村北千年古寺所流传的“子母钟”息息相关。虽然,目前没有经过正式发掘,但是当地村民对村子的传说和子母钟的存在坚信不疑。下面先简要介绍该村村名的由来。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1:04:210000吉大考古教授:我与考古书店
#虎年有娱#每年中秋节前,我都会如约收到两箱猕猴桃,发货地是陕西,发货人每年在变,但近十年,没有变的是实际出资人——不是安老师,就是洪霞。洪霞最近有点小火,多方位、多角度的报道,让她的知名度已经突破了考古圈,很多热爱文化的普通民众对她也逐渐熟络,心生敬佩。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4:170001袁世凯的墓地叫袁陵被反对 改一字才同意(袁世凯墓)
徐世昌建议把袁陵改为袁林。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袁世凯的评价始终呢是褒贬不一,有人骂他窃取了革命的果实,不过呢,也有人称赞他为我国的近代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当过总统,还做过皇帝,那最终因为患上了尿毒症而去世,只是他的离世太过于突然,陵墓还没有来得及修建。袁世凯墓我要新鲜事2023-03-21 15:09:520000古墓真有不灭的“长明灯” 么 专家解释压根没那么神奇
长明灯是我国古代陵墓中常见的照明用具,被认为是为了让逝者在来世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在古代,许多君王都非常重视陵墓的建造,会安置大量的长明灯,以便他们死后还可以回到宫殿中,再次进行统治。长明灯是否真的能够长达数百年不熄灭,一直是个神话般的话题。我要新鲜事2023-07-14 12:48: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