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吴王光鉴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8:393阅
春秋晚期吴国青铜器。因作器者为吴王光(阖庐)而得名。系吴王光为其女叔姬所作的媵器。1955年5月出于安徽省寿县蔡侯墓。器共两件,各有铭文52字,除说明吴王光作器原因外,并记载了当时吴蔡两国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现藏安徽博物院。


鉴为圆腹平底,两兽形耳,口、颈和上腹均饰密形云点,下腹以垂叶,器高35厘米,口径59厘米,底径33厘米,腹内有4小圆环,出土时器内各附一小铜瓠。铭文确证吴国为姬姓后裔。鉴殉于蔡侯之墓,不仅说明吴蔡关系密切,而且证明同为姬姓的两国贵族可互为婚姻,似已打破同姓不婚的禁律。清同治年间山西代州蒙王村曾出土一件吴王夫差鉴,器形花纹均与此鉴相似,有“攻吴王夫差择厥吉金自作御鉴"铭文,但现已流至国外。
0003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夏王朝的主粮:考古发现改写认知 难怪说“伊洛竭而夏亡”
根据记载,夏朝末期发生了一次天灾,伊水与洛水干涸,最终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商朝的覆灭也有类似的情况,即“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夏桀是否修德与“伊洛竭”并无直接关系,但夏朝的灭亡和伊洛水系统的干涸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改变了我们的认知,夏朝人的主要粮食决定了他们在面对“伊洛竭”时会遭遇严重的粮食危机。我要新鲜事2023-09-21 19:17:510000中国考古百年 | 石兴邦口述考古:谁发现了“半坡”
西安半坡博物馆志愿者队本文摘自石兴邦口述、关中牛编著《叩访远古的村庄——石兴邦口述考古》,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年8月第1版。在我们的面前,行走着一位老人,他半个多世纪留下的足迹,穿透了千万年的时光,给我们捎来了许多尘封的故事。他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学者。他就是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20:510002世界考古史上的诡异文物 每一个都让人惊叹(历史文物)
杭州发现的水晶杯,据说是穿越的人员带过去。之所以现在很多人对于考古学都有着很大的兴趣,主要是因为通过考古学才能够对于已经过去的时间和美消失的世界有了更多了解。一般来说,考古都是需要挖掘古墓才能够做到,这是揭示人类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方式,几乎在每一个墓葬当中都可以发现一些有价值的文物。但是并非所有的文物都是好,还有一些比较诡异的文物。诡异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10-02 19:23:210001大禹为何姓姒 甲骨文改写认知
大禹是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夏朝的奠基者之一。史书中明确记载了大禹的姓氏为“姒”,并将其作为夏朝的始祖,但究竟为何会有这一姓氏,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不少疑问。甲骨文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形式,]通过甲骨文的解读,提出三种可能性,与农耕、丝绸制作以及怀孕产子有关的解读。这些解读不仅有助于解释大禹姓氏的由来,还提供了关于大禹部落的一些新的历史线索。一、姒姓氏的起源之谜我要新鲜事2023-09-25 19:40:390000孙殿英盗慈禧陵为何不炸开地宫?有这么一个说法,裸搜西太后细节
洗劫慈禧陵地宫原题:倪方六⊙皇陵门后的玄机或许有读者会问,封门有什么难的,把门上的锁砸掉不就能进去了?这又是一种想当然。过去从考古中确实发现过有封门上锁的现象。据传在下葬完毕,亲属臣僚退出,执事者将门锁好后,便会把钥匙扔进门内。这有两层意思:一是以示此门永远不再打开,让亡灵安息;二是防止钥匙留下隐患,让人产生盗墓恶念。图:四川明蜀王墓地宫,有四重沉重封门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19:3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