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入殓封棺只用4根钉,为什么一定要买5根?估计不少人都不懂
传统丧事入殓风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过不少传统丧事风俗,这篇文章接着往下讲,在传统丧事中的入殓风俗。
人倒头后,暂时放在地铺(灵床)上,但遗体不宜暴露在外时间太长,得及时移进葬具(棺材)中。遗体放外时间过长,一是对亡人不尊重,二是加大守尸难度。老话说,人死后体内还有最后一口气,如果让猫狗靠近,“换气”了会“走尸”,成为游尸鬼。

(已备好收殓葬具)
所以人死后,要立用“蒙脸纸”将脸遮起来,这一风俗一种说法是让鬼魂见不到亲人,不要再恋家,安心跟小鬼去阎王爷那里报到去。另一便考虑防遗体被“换气”。
为了避免意外,一般在第二天,最迟不超过三天,就要把遗体放入棺材内,这种程序叫“入(收)殓”,又叫“含殓”,俗称“上材”。亡人如果有直系亲属,或女性亡人的娘家人没有及时赶回来参加收殓仪式,可以先入殓,但暂不封棺盖。等亲人赶到,开棺瞻仰遗容后,再封上棺盖,但决不能迟到出殡下葬的前一天晚上,如果在出殡前一天仍不能赶到,也要封棺。

(收殓前彩绘)
要过去,入殓有大殓、小殓之分。在苏北一带,大殓要用桐油和石灰先把棺材内壁搪一遍,并用五寸长的石灰包,把尸体牢牢地镶嵌在棺材内,只露出鼻尖和脚尖;封棺后再用桐油和石灰抿缝,使棺材不透气不透水,这对保护尸体有好处。还有不少地方会请匠人来家,彩绘棺材。
小殓则用纸包泥土,把尸体与棺材之间的空隙塞紧,以免尸体在棺材内晃动。有的地方不讲究大殓、小殓,按亡人的年龄,一岁一个土包放在棺材内。收殓时亡人的所有亲人必须都在现场,如果是女性亡人,一定要娘家亲人见上最后一面,否则决不可以封棺。

(收殓成收拾棺材)
为什么要一定等娘家人到,这当然是出于亲情的考虑,但在过去男女不平等,也是防止女性在夫家遭罪,被虐待死后隐瞒真相。如慈安太后钮祜禄氏死后,慈禧便不通报慈安娘家人,任宫女将其草草收殓。所以民间一真传慈安是被慈禧下毒害死的
收殓是一个很严肃、庄重的仪式,遗体上材后有讲究的,一定要摆放在棺材板正中心线上,如果放歪了,要拉线吊一下,歪了就正过来,这根线俗称“千金”。如果遗体放进去正巧在中线上,叫“天落向”,大大吉祥,是喜兆,主子孙后代升官发财,丧家要给负责上材的人一个红包(俗称“喜钱”)。

(遗体入棺)
诸事停当后合上棺材盖,这叫“盖棺”。盖后亡人便与人世间永久分开,从此阴阳两隔,人的一生就此打住,好也罢坏也罢都定下来了,评价一个人的所谓“盖棺定论”,就是这么来的。
入殓盖棺时,也有许多讲究,亡人在场直系亲人都要高声叫喊,告诉亡人收殓了,让其安心走吧。盖上后,用四根大铁钉,将棺盖四角钉死,叫“封棺”。除了遇到官司,任何人都不能再不能开棺。

(已收殓)
考古中曾发现棺盖未封现象,如民国时,国军将领李品仙在安徽寿春盗楚幽王墓时,发现楚幽王的葬具是一口朱红色大棺材,长约9尺,高约3尺,宽也约3尺,盖上及四周都饰有龙的浮雕。刚挖出时色泽鲜艳如新,蹊跷的是,并没有封棺,棺盖与棺体竟然没有用铁钉封死,所以当时盗墓的士兵很容易就将棺盖揭开了。
封棺的铁钉叫“元宝钉”,丧家要买5根,但实际使时只用4根,有一根是做仪式用的,称为“子孙钉”。

(考古中发现的元宝钉)
封棺前,孝子在子孙钉上扣3根白线3根蓝线,手持着放在棺盖上,执行封棺者边高喊“孝子护钉”,边用斧头在孝子拿钉的手上,象征性地空打几下。为什么这样?寓意棺钉被孝子掩护住,就钉不到棺内亡人了。
因为有这一说法,打钉封棺斧头往下落时,孝子和在场的亡人后代们都要一起高呼“XX(爸爸或妈妈等)躲钉呀”。“护钉”和“躲钉”是入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礼仪性程式,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在要求。
遗体放入棺材后,这口棺材就是俗话说的“灵柩”,棺材大头要正对大门方面摆放。
接下来,就等着下葬了!

(收殓棺头朝外)
“四省联军”到江苏盗墓,两名成员被枪毙,挖出国宝现流落加拿大
江苏徐州楚王山被盗经过本文作者倪方六现代盗墓活动与以前有很大不同,基本上不再讲“地盘”,最明的特征是“跨境跨地、多省联动”。与此相对应的是“组团”作战,流动频繁。但由于成员分散,都是冲着人民币才走到一起的,缺少亲情关系的制衡,极容易出现内讧而导致事发。江苏徐州楚王山汉墓被盗事件就是这样,由分散于四省的成员组成盗墓团伙,被人举报了,参与者全被捕,两人被枪毙。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39:420000十大考古进校园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的发现与研究》讲座纪要
#2022十大考古#2023年4月12日,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的“年度重要考古发现进校园活动”系列讲座第二场在考古文博学院会议室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副研究馆员田伟先生带来了《炉火映中条,商墓现夏墟—绛县西吴壁遗址的发现与研究》的精彩讲座。讲座由陈小三教授主持,韩炳华研究员、王炜副教授和武俊华副研究员共同到场与谈。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0:09:250000男孩捡到宝物上交 居然无意中找到国宝(西汉玉玺)
男孩捡到的宝物是西汉时期的玉玺。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13岁小男孩放学后意外捡到一宝物,得知宝物来历后,他不远千里将其送往了博物馆,却仅仅获得了20元路费。在45年之后,专家再次找上了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发现石头我要新鲜事2023-03-31 19:59:250001山西挖出黄金棺材 专家不敢打开(黄金棺材)
我要新鲜事2023-04-04 15:21:290000从文物谈兔子的历史
自古以来,兔子在许多文化中都被认为具有神性,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又与诡诈、邪恶、蛊惑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地有着千奇百怪的关于兔子的神话传说和典故。自古以来,野兔在许多文化中都被认为具有神性,它和埃及神话中的伊西斯、奥西里斯,希腊神话中的狩猎之神阿尔忒弥斯都有着密切联系,它也是阿佛洛狄忒化身成的诸多动物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25: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