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北京古典名园“活”起来——《园说》系列图书推介
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编著的《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将于2023年5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园说》是同名展览图录,已连续出版四年。
“园说”系列展览让历史“说话”,让北京的古典名园“说话”,生动揭示以颐和园、天坛等为代表的北京古代皇家园林和坛庙在北京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深厚文化,集中展示首都古典名园丰富精美的文物藏品。是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颐和园、天坛公园、北海公园、中山公园、香山公园、景山公园、北京植物园、北京动物园、陶然亭公园、紫竹院公园、玉渊潭公园11家北京市属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承办。
《园说》系列丛书完整再现了展览内容精华,主题突出,编排有序,结构合理。值得一提的是,本套系列丛书特别聘请优秀青年设计师李猛担任装帧设计,使得该套丛书从内容到形式均呈现出了比较高的品质感。该系列丛书出版上市后,以内容精良、文物多为首次披露以及色彩还原度高、装帧大气精美、编校高质量,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特别是《园说——北京古典名园文物珍萃》在2020年全国编辑学会举办的美术类图书评奖中,在数百本图书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下面逐一介绍几期图录的内容亮点。
《园说——北京古典名园文物珍萃》,文物品类丰富,多为名园中的重器,包含铜器、瓷器、玉器、木器、书画、丝织品、赏石等多个门类,从功能上看可分为礼器、乐器、生活用具、室内外陈设,另有多种历史文献及图片资料。从不同角度展现出古典园林在北京八百多年都城建置和历史变迁中的突出价值,记录了古典园林从皇家禁苑到人民公园,从传统保守走向富强的复兴之路,体现了园林与生活相融、传统与现代联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全书共分“平地山海 溯自辽金”“坛庙相望 天人合一”“三山五园 移天缩地”“百年公园 旧貌新颜”四个单元。
《园说Ⅱ——颐和园建园270周年文物特展》,2020年恰逢颐和园建园270周年。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瑰宝,是中国数百年历史沧桑变幻的缩影,是弥足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其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底蕴,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精神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颐和园在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生态涵养、游览服务等领域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了展现颐和园这一中国古典园林样本在270年中的巨大的发展变化和杰出的艺术价值,园说Ⅱ的主题确定为颐和园建园270周年文物特展。全书共分“山称万寿水清漪”“无双风月属昆明”“中间宫殿排云起”“观鱼胜过富春江”四个单元。
《园说Ⅲ——文物中的福寿文化与艺术特展》,以福寿题材的文物为载体,系统、生动地展现“福寿”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源远流长的文化主题,揭示古往今来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和对福寿康宁的祈盼愿景。全书共分“福寿绵长”“福山寿海”“福寿万象”“福寿满堂”“福寿攸同”五个单元。
《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京城西北,有这么一片山水,钟灵毓秀。千百年来,帝王官宦、文人墨客常来此驻跸游赏。至清代,国力或有盛衰,历经百年经营,逐渐形成了以三山五园为核心的园林集群和紫禁城之外的行政中心,古典园林艺术造诣登峰造极;1949年春,这里踏响了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的铿锵脚步;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了人民的公园;党的十八大以来,这里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成为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这片山水这片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全书分为“山水毓秀”“名园盛衰”“移天缩地”“园居理政”“古园新生”五个单元。

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及北京市属古典名园,近年在展览举办、学术研究、图书出版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园说系列即为其一。相信在未来颐和园会越办越好,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作者:冯冬梅
作者单位:文物出版社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王雨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秦始皇马车上的伞 居然是一个高科技(秦始皇马车)
秦兵马俑中的青铜伞可以自动锁定有着防御的功能。大多数人就算是没有去过秦兵马俑,应该也知道在兵马俑当中有着青铜马车,很多的青铜马车上面都会有一把青铜伞,考古学家们对此也是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并且把青铜伞给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青铜之冠,考古学家发现这辆青铜马车不光自身的制作工艺十分的高超和精巧,连车上的这把青铜伞都是一个高科技产物。只不过最开始人们没有太多的在意。青铜之冠我要新鲜事2023-05-05 21:06:480001考古发现“大唐女婿”墓,妻子为李世民爱妃与前夫所生,受到尊敬
考古中发现的大唐女婿本文作者倪方六唐朝太平公主首任驸马薛绍墓,在西安被意外发现,因为他特殊的“大唐女婿”身份,又与有太平公主有一段恋爱情缘,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其实,这些年来在考古中发现的“大唐女婿”墓,并不少见,有的甚至定居中原的是“外国女婿”。如1972年发掘的阿史那忠墓,墓主便是一位“外国人”,妻子是李唐宗室女定襄县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04:05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侯马盟书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57:41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下寺楚墓
春秋中晚期的楚国贵族墓地。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东南60公里的丹江水库西岸。1978一1979年,河南省博物馆等单位组成的丹江水库区文物发掘队发掘了春秋墓葬25座、车马坑5座。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14:180000史念海:祖国的历史名城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