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大唐女婿”墓,妻子为李世民爱妃与前夫所生,受到尊敬
考古中发现的大唐女婿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唐朝太平公主首任驸马薛绍墓,在西安被意外发现,因为他特殊的“大唐女婿”身份,又与有太平公主有一段恋爱情缘,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其实,这些年来在考古中发现的“大唐女婿”墓,并不少见,有的甚至定居中原的是“外国女婿”。
如1972年发掘的阿史那忠墓,墓主便是一位“外国人”,妻子是李唐宗室女定襄县主。

定襄县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贵妃韦珪所生长女,但不是李世民亲生,系李世民的继女。她的生父叫李珉,是官二代,为隋朝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娶了隋开府仪同三司郧国公韦圆成的女儿韦珪,婚后生了定襄县主。
韦珪怎么又成了李世民的妃子?这与一起政治事件有关。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李子雄随杨玄感起兵反隋,被炀帝杨广镇压,李子雄李珉父子被诛杀,“籍没其家”。

韦珪因娘家关系幸免一死,辗转到了东都洛阳寡居。武德四年(公元621年)3月,时秦王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王世充,就在这之后,韦珪被李世民收纳,并给李世民生了一女一男,即临川公主和第十皇子、纪王李慎。
据《唐六典》,唐朝皇帝之女封为“公主”,太子之女封为“郡主”,王之女封为“县主”。定襄县主的生父并不是王,她因母而贵,虽然不能像同母异父妹妹那样封为“公主”,能成为“县主”也很荣耀了。县主在当时的级别也很高,为正二品,她死后也享受了皇家待遇,陪葬继父李世民的昭陵。

定襄县主怎么了成“外国人”的妻子?这就要说到她的丈夫阿史那忠了。
阿史那忠系突厥苏尼失小可汗之子,为北方突厥血源“史”姓的祖宗,他原名泥孰,汉名“史忠”,“忠”名是李世民赐的。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世民命后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出击北突厥。颉利可汗败逃,在阿史那·苏尼失部被阿史那忠被擒获,阿史那忠将颉利可汗交给唐军,献俘京都,被押送至长安。

阿史那忠擒颉利可汗有功,李世民任命他为左屯卫将军,赐“忠”名。
同时,李世民又将韦贵妃与前夫生的女儿封为定襄县主,嫁给阿史那忠——阿史那忠由此成了“大唐女婿”。虽然定襄县主没有皇家血统,史称“宗室女”,但对阿史那忠来说,已极有面子,一般人享受不到这待遇的。
李世民为什么封爱妃韦珪与前夫生的长女为“定襄公主”?应该与“定襄道”有关,这里是阿史那忠的福地。
永徽初年,阿史那忠被封为“薛国公”,提拔为右骁卫大将军。

阿史那忠在当时受人尊敬,他为人清廉谨慎,当时人们将他与汉武帝刘彻时归降西汉的匈奴人金日磾相比。阿史那忠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五月死后,也享受了殊荣,赠镇军大将军,陪葬昭陵。
阿史那忠死于东都洛阳,同年十月十五日迁葬昭陵,与先死于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的妻子定襄县主合葬。

阿史那忠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18公里的烟霞乡境内,在西周村西边约300米处,西北距昭陵约3.5公里。
1972年6月,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昭陵文物管理所发掘了阿史那忠墓。
阿史那忠墓封土堆呈圆锥形,发掘时尚有6米高,底部直径26米。

墓前有神道碑一通,碑额篆书
“大唐故骁卫大将军薛国贞公阿史那府君之碑”。碑身铭文为楷书,计32行,每行82字,因为经历风雨,字多漫漶,仅少数字可辨识(见上图)。

据考古简报,阿史那忠墓座北朝南,全墓南北长56米,由斜坡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和墓室组成。
天井共有6个,在第四天井下有小龛两个,第一、二、三过洞、甬道和墓室均为砖结构。
墓室近正方形,每边宽3.7米。在墓室西侧有砖砌棺床。清理时,棺床没有发现人骨。

与其他陪葬墓一样,阿史那忠墓也被古代盗墓者光顾了,值钱的随葬品都盗走了。这些盗墓者很坏,将不要的陶器、瓷器等随葬品全都砸碎或破坏扰乱。所以,考古人员在墓室内几乎没有发现一样完好的遗存。
出土的随葬品有男侍俑60件、女侍俑6件,陶动物俑4件,白瓷坛1件,瓷罐2件,泥靴13件和铁锁4件。

阿史那忠墓最珍贵的是其壁画。
在长达46.7米的墓道口、过洞和天井壁面上,都绘有壁画。壁画人物修长清秀,衣纹疏放生动,绘画技艺高超(见本文配图)。
墓道口内东壁最前面画龙,头和背部已残缺;其次为马和骆驼,各有1人牵引,人头部已残缺;再次为11人组成的仪仗队。

西壁从南向北画虎,仅存虎身的下半部分;其次为犊车1辆,驾紫红牛1头,车辕两侧各站1御者;再次为1武弁,残存头部。
每一过洞内的东西壁各画2人,中间用红柱隔开。
第一过洞外的顶部绘有楼阁建筑图,已剥落。第一过洞外的两侧又各画男侍1人。除第一天井外,每一天井的东西壁各画2至3人。

5个过洞壁画中,共有男侍图18幅,女侍图8幅;4个天井壁面共画男女侍18人。
第一天井东西壁画戟架,东边的戟架保存完整,共插6戟。
第一过洞至第二天井画男侍,第二天井以北画男、女侍。
第四天井东、西两壁正中小龛口两旁,也绘有侍人。

虽然被盗,但还是发现了对考古来说非常用的东西——能证明墓主身份的墓志,不过也被盗墓者破坏过。
墓室中出土一方墓志和一方志盖,另外还有一块镇墓石。阿史那忠墓是夫妻合葬墓,应该有两方墓志,但发现的墓志是阿史那忠的,不见志盖;而志盖则是其妻定襄县主的,墓志又没了。
阿史那忠的志盖和定襄县主墓志哪去了?这只有问盗墓者了。

中华盗龙:新疆大型食肉恐龙(长8米/距今1.44亿年前)
在侏罗纪晚期,地球上曾出现过许多食肉恐龙,其中在中国比较出名的有四种:单棘龙、中华盗龙、永川龙和四川龙。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华盗龙,它体长可达8米,以捕猎其它恐龙为食,是当时最顶级的掠食者,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认识看看。中华盗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8:16:280002孔雀河畔 黄沙烽燧——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
(海报设计:袁熙雯)▲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视频资料发掘单位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胡兴军#十大考古#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59:070007暑期学校课程安排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9年暑校课程安排注:1、报到地点: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马丁堂)一楼大厅2、报道时间:2019年7月15日9:00-18:00.3、讲座地点:表中一教304为中山大学南校园第一教学楼13044、分组讨论地点:第一组第一教学楼1206;第二组第一教学楼1207;第三组第一教学楼1306;第四组第一教学楼1307。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00:080000原美颌龙:德国小型食肉恐龙(长1.2米/距今2.19亿年前)
对于原美颌龙,很多朋友应该不陌生,它在《侏罗纪公园》、《侏罗纪世界》等影视剧中都有出现,是经过基因工程而重新产生的已灭绝恐龙之一。不过影视剧中对原美颌龙描述有所偏颇,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原美颌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7:20:270000巨型梁龙科恐龙:原雷龙 身长超过20米(走路发出雷震声)
在1998年之后,原雷龙就被发现与雷龙所指的是同一物种,原雷龙是一种蜥脚形类亚目梁龙科恐龙,诞生于侏罗纪末期,有着非常明显的修长尾巴、脖子和粗壮的四肢,因为尾巴摆动时能够发出至少2百分贝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所以才取名为雷龙。原雷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2:14: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