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几次才成功:弘扬佛法鉴真六次艰难东渡
在古代时中国和日本的关系远没有现在这么紧张。那时候两国相互来往,而且日本会有遣唐使等来到唐朝学习先进的东西。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人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有秦朝徐福东渡日本,另外非常有名的一位就是鉴真和尚。他东渡日本经历了数次失败,但仍旧坚持不懈。最终成功到达日本传扬了中国文化。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几次才成功

鉴真和尚一共经历了六次东渡才最终成功抵达日本,将中国的文化和佛法传扬到了日本,促进了日本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两国的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鉴真和尚从小便在名寺随名师修行,年轻时游历各方感悟佛法,在40岁时就已经是名扬天下的佛家大师了,连日本来的留学僧都对其非常的敬仰,故而邀请其前往日本进行佛法的传教,鉴真便开始了东渡之行。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数次经历

第一次东渡日本时,鉴真带领着他的弟子祥彦等一共21个人从扬州出发,结果因为受到官府的干涉而失败。
第二次东渡日本时鉴真买了军船,这次带领了弟子和其他人员足有85人,另外还采办了许多佛像、经书、药品和香料等,结果船刚出长江口就受到风击破损,只能返航。
第三次东渡日本时船在舟山海面触礁,导致东渡再次失败。
第四次鉴真打算从福州出海,然而在前去福州的路上被官府强行带回了扬州,于是第四次东渡失败。

第五次东渡日本鉴真在横渡东海时遇到了台风,结果一直在海上漂流到了海南岛。在回扬州的途中鉴真的弟子祥彦和日本留学僧荣睿接连去世。鉴真自己也因为长途跋涉染病而导致目盲。
第六次东渡则是应阿倍仲麻吕之邀,随他一同回日本。好不容易躲过官府的阻挠,然而在茫茫大海上又遭遇风暴等灾害,180余人最终只有10余人活了下来。经过多方辗转鉴真才到达日本。
鉴真东渡数次,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恒心,为两国的友谊打下了良好的开端,并且鉴真带过去的经书以及自己写的医术不仅传扬了佛法,还对日本的印刷术、医术、书法艺术等起到了推动作用。
亚历山大远征期间,受东方君主崇拜的影响,他做了哪些措施?
#历史开讲#早在亚历山大远征亚洲期间,亚历山大本人及其部将就深受波斯传统影响。亚历山大征服亚洲后,开始逐渐适应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使当地人尽量熟悉马其顿人的风俗习惯。他有极其明智的想法,认为民族的融合和交往会产生亲善的关系,可以保持地区的平静,使得他在远征期间免除后顾之忧,这种方式当然远较暴力和强制的手段为佳。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7:05:000000西安出土李建成墓,墓志仅55字,却揭开李世民对待兄弟的真实心态
李建成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哥哥,原本是当朝太子,后因“玄武门之变”而丧命,死后被葬在陕西西安。2012年,在警方和文物稽查部门的努力下,追回了早已被倒卖多次的李建成墓志,次年该墓志被陈列在了西安博物馆。只见墓志上面刻着55个字,正是这些短短的文字,让后世了解到了李世民的为人。李建成墓志上到底刻着哪些字?李世民和李建成两兄弟之间有着怎样的纠葛?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6:15:540000古代对食是什么意思,太监和宫女的炮友(用手和口)
对食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觉得没什么啊,不应该就是一起吃饭吗?当然不是,对食在古代就有了很多相关的记载了。我们都知道古代在皇宫里面有数不尽的宫女和太监,是人都有七情六欲,那么他们是怎么样解决自己的生活所需呢?这就不得不说宫女和太监之间的对食了。一、古代对食就是炮友我要新鲜事2023-03-12 14:44:280004火葬场的“奇葩”规矩:下午3点后就不再进行火化?有何讲究
火葬场,一直都是自带恐怖氛围的死亡站点。如果说医院是生与死的转折点,那火葬场,就一定是凡人通向死亡的传送门。在民间说法中,火葬场中常常有怪声出现,有时像愤怒的呐喊,有时像无奈的哭嚎。身为肉体凡胎,人们虽知死亡无可避免,但当真正与死亡正面交手时,难免会因过度害怕而失去理智。也正是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承载着死亡使命的火葬场,多少都带些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玄学”因素。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7:36:580001秦始皇为什么要杀白起:秦昭襄王杀白起(秦始皇仅2岁)
在历史上,根本没有秦始皇要杀白起,因为白起是公元前257年死的,而秦始皇是公元前259年出生的,也就是说白起死时,秦始皇仅2岁。真正想要杀白起的是秦昭襄王,原因是多个方面的,有范雎的离间,也有白起身体不好,最关键的还是白起违抗了秦昭襄王的命令。一、秦始皇为什么要杀白起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8:17: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