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这些人的守护 故宫的大部分文物我们都看不到了
我要新鲜事2023-06-19 19:56:184阅
《守藏》这本书所描述的历史背景非常清晰,时间跨越了1933年至1947年,涵盖了故宫博物院为躲避日军战火而进行的南迁。在这次庞大的文物南迁过程中,共有13427箱文物分为五批被运至南京。然而,1937年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文物被迫再次南迁,沿着南、中、北三条路线转移,通过水陆交通分别避难在贵州安顺、四川乐山和峨眉山,长达七八年的时间。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文物才陆续集中到重庆,并于1947年回迁至南京。

从1937年最后一批文物离开南京到1947年文物回迁,这段时间宛如千山万水,跨越了整整十年。这个时期承载了太多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能够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离不开无数人默默的付出,有些人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故宫是幸运的,它不仅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而且它的文化传承也得以延续。
正如有人所言,国家灭亡后,可能会有复国的一天,但中华文化一旦中断,就再也无法弥补。这次文物南迁背后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厚重,其中蕴含了无数人的默默奉献,有些人甚至为保护文物付出了生命。故宫的幸运在于,它不仅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而且它的文化传承也得以延续。

这本书的阅读使人们对故宫文物南迁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人们意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故宫的珍贵文物能够保存至今,除了自身的幸运外,更离不开那些默默守护、付出努力的人们。他们为了保护文化遗产,默默付出,以确保后代能够欣赏和了解中华文化的瑰宝。

文物的南迁不仅仅是一次历史事件,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守护。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文物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重视。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为文物的保存与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让后代继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0004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自家墙边挖沟挖出中国古代外籍外交官墓,考古时数十专家现场观摩
隋代虞弘墓的考古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猪年发财!其实,发财在很多时候靠的是运气,并不是努力就一定发财。地下文物的发现,就讲运气。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古墓的发现,就很偶然。一位农民兄弟在自家院墙边外发现了一座古墓,墓主竟然是中国古代的外籍外交官。他的葬具——一具汉白玉石椁价值连城,被评为国宝级文物。这座古墓,是隋代虞弘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28:210000一件楚国女性用品上发现的故事,考古发掘时看到古代盗洞内埋一人
考古中发现的一件漆奁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文章来聊聊考古的事,说说最早一件女性梳妆用品背后的传奇。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国风》中,有一首反映卫风的诗歌《氓》,有“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的说法。这是女子对其未婚夫说的,大概意思是,你驾着马车快来吧,我带着嫁妆嫁到你家去。(古代女子,现代装扮)(楚国女子,出土帛画)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39:270000黄剑华: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关系
一轰动世界的三星堆考古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古蜀文化的灿烂辉煌。三星堆古蜀文明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学术界对此已作了许多深入的探讨。而三星堆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以及周边其他区域文明的关系,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54:100000和亲致中国独有的养蚕缫丝技术外泄,西域出土木版画描绘了经过
蚕种西传之谜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文章,是我《北京晚报》上“一带一路钩沉”独家专栏的见报稿内容,现在发到“头条号”上来,与网友们分享。仍接着上面《中国史前一项发现让人类物质文明大飞跃》一文,来说说中国养蚕技术外出的事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院藏“采桑猎钫”上采桑场景,一人站在一人肩上(摹绘)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0:210000湖南发现与马王堆相当的王侯大墓,县里不让运走文物,惊动省领导
湖南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考古本文作者倪方六湖南有个沅陵县,目前都认为设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据说因境内北有沅水,南有陵丘而得名。实际上,秦朝已有沅陵县,湖南龙山里耶出土的秦简中便发现了“沅陵”县名,再编县志时应该改写了。但沅陵在西汉才有影响,这应是事实。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置“沅陵侯国”,“沅陵”从此有了地位,并得到发展。第一代沅陵侯叫吴阳。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30: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