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37

郭静云:解读大禾方鼎背后的秘密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40:341

2016-08-04 郭静云、刘梦扬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2016年7月8日上午,郭静云教授为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做了主题为"商代礼器人面寻钥”的演讲,为我们解读商代巫师形象及造型的文化含义。现将有关内容简述如下,详细内容请参见其新著《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页310-344,527-574。

我们今天的问题从大禾方鼎讲起,“大禾”是一个族名,大禾方鼎人面纹的特点是主要突出人的面貌而且是寻常人的脸。目前学术界对面具的研究或全部合

为一谈,或绝对性地分隔,这样是不合理的,面具需要分类才能研究。

大禾方鼎

殷商时期文化及国家分期问题

考古面貌接近并不等于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是一个中心,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贵族,各国贵族之间的关系很多可能。中国在三代时期有数种国家文明。最明显的是夏商文明,然后是先蜀神权国家,以三星堆、金沙为主。这里称先蜀是因为先蜀的文化传承断裂,后世的蜀国与三星堆文明是不同的。再有虎国文明,即吴的前身。除此之外还有淮夷等目前政治情况不明的地区。

商周时期历史地图

商周时期人面图像的类型

蒐集商、西周时期的人面造型,可分为“三星堆”、“江南”、“陕中南”、“河北及安阳”四种类型。

A 三星堆类型

三星堆文化头像看起来很怪异,实际上与石家河有传承关系,石家河对三星堆影响很大。三星堆人面像实际上是把石家河的主题放大,制作材料从玉器变为青铜器和金器而成。这些面像背后意义是长江流域都有的一种混合人形的崇拜对象。

B 江南类型

新干大洋洲祭祀坑出土人面像的特点一是长角,二是有獠牙。要理解它是什么,应从这两个特点入手,而不要考虑人佩戴什么东西,而是这个形象本身是什么。

带獠牙的面具也来自石家河。石家河时代的东西非常小,主要是身上戴,到后世才放大。獠牙的面像很广泛,一直沿用到汉代。最早的獠牙形象没有人面只有獠牙。高庙文化的獠牙实际上是野猪的獠牙。他们当时是对野猪崇拜。野猪在当时是非常危险的动物,同时也是非常好的狩猎对象,各个地方都有崇拜野猪的痕迹,如河北,东北,长江流域等地。不少被后世认为是农耕文明的文化遗址第一层都有野猪的獠牙,都有狩猎的痕迹。北方兴隆洼文化中期是崇拜野猪的猎民文化,同时鹿科动物也受重视;还有其他民族崇拜以鹿为主,因此即使是很小的地域也存在不同的民族。

河北磁山文化粮食窖藏的作用,经学者研究,该粮食窖藏并不能储备粮食,应为埋猪的祭祀坑,里面放谷类,实际上是作为猪的随葬品,给猪在世外吃。大地湾相当于裴李岗文化北界,也发现随葬野猪的下颌。渭河流域半坡文化对野猪崇拜:只有男性随葬野猪獠牙,作为重要的随葬品。这些男性可能是巫师,巫师是与神联络的人,基本上没有权利自然死亡。野猪獠牙是巫师的法器。海岱地区存在野猪形陶器。在家猪已经驯化的时代仍然存在野猪崇拜。随葬家猪下巴没有意义,但是仪式还在。

商代很多族都以野猪作为族徽,野猪身上有巫的符号。以猪祭祀神,猪本身就一个巫,一个联络者。到了殷末,獠牙的意义已经逐渐消失。这是因为狩猎文化有野猪的崇拜,随着狩猎文化的消失,野猪崇拜也被忘记。人面獠牙不再考虑野猪,而是作为权力的象征,涵盖其他的神物。后世,神口的意义有了变化,饕餮的信仰消失,神口的形象从吃人发展到吃鬼,神口不再是升天通道,而是表达吃魍魉、吞鬼气的意思,以有保护墓区的作用。

器物的流动不代表文化的区域。有獠牙有角的面像是源自长江流域的崇拜对象,应该结合不同地区的信仰重点,是崇高神的表现。其形象也用来做通达崇高世界的符号。

C 陕中南类型

此类面像遗址范围比较小,不是面像而是面具。但是部分面具比较小,人无法佩戴。

D 河北及安阳类型

殷墟常人面具被钉在木质的器物或偶像上。特点:无任何怪异,完全是常人的脸。小型常人面具强调眉毛和人中。大禾鼎类王级礼器同样强调眉毛和人中。眉毛与人中形状在相术里有关键作用。人中代表长寿良命,覆盖在死者面上加以强调可能隐藏着神寿观念。是世外的长寿而不是本生的长寿象征再生的和顺。

大禾方鼎造型释义:

大禾方鼎的纹饰是人面在两个夔龙之间,描绘的也是被神兽吞食的人头,同样有神杀发生。被神杀的人身份就是巫。其造型符合砍头献法。

神杀都是从吞头部开始,人是一个宇宙,人的头就是天。人形面像是神杀仪式中需要被仪式性杀死的国王的替身。

(执笔:刘梦扬/ 编辑:江俊伟)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