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955

郭静云:新石器南北文化的传播方向及路线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18:550

编者按:本文摘自郭静云,《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9-37页。本次编发时省略了注释和参考文献,若有参考或引用,务请查阅原著。

新石器南北文化的

传播方向及路线

文化北传和人们北移的趋势

在稻作农产北传的同时,长江流域的工具、用具、礼器、陶器、石器加工技术、生活方式等等,也传到北方。既然长江流域的人口密度已相当高,南方人遂向北开辟农田,逐步迁移到北方的土地。

文化交流与传播问题非常复杂,蕴含许多细微而难知的因素。本文无意讨论新石器晚期、青铜初期的族群来往与文化传播过程,只是提出一些主要线索,以寻找稻作传播的历史背景。观察南方农耕文化传播的过程,我们依然可以发现沿海、淮河及汉水三条路线。

沿海线

稻作北传的同时,长江三角洲的崧泽、良渚文化也同样沿海岸向北传到苏北鲁南;我们可以发现,此时的文化传播跨越了稻作区,进入非农耕的族群。例如枣庄大汶口文化,虽然因地理因素,没有吸收南方农耕技术,但器形具有明显的南方因素,如石斧、石锛,都与典型的江南工具相同,陶器中镂口纹足的豆、鬶、壶、鼎等器形,都反映出该地与苏中海安青墩、高邮龙虬庄、太湖流域崧泽、北阴阳营文化的密切互动。另发现有良渚类型的玉饰。可见东南文化的北传趋势,已不限于稻作文明。从济宁兖州王因遗址可以发现,本土的北辛文化到了大汶口时期,虽有独特的面貌,但也多方面吸收了南方文化的器物。

最足以代表沿海线文化传播现象的遗址,是苏北鲁南间的花厅遗址,其中发现有非常多的良渚陶器、玉器,年代也与良渚相当。但从花厅遗址的情况来看,该文化并非如良渚一样属于农业族群,反而属于以狩猎维生的族群。花厅遗址的几座大墓中,虽然随葬品非常多,但丧葬形制和良渚不同。这些大墓除随葬器物之外,还有殉人,包括男、女、小孩、婴儿等。

学者们认为花厅是良渚时期的古国,不过花厅遗址有南、北两区,南区年代较早,北区偏晚,两者都与良渚有关,但亲密度不同,社会情况也不相同[3]。南区墓葬的时代偏早,狩猎社会的特征很明确;观察北区的墓葬则有大量的兵器及外地的珍宝,这些珍宝主要来自良渚,还有薛家岗、高邮龙虬庄等(图五:1、2),墓中又有殉狗和殉人。整体来看,像是掠夺族群的古国,而大墓的墓主似乎兼有巫师、大酋的身份。

图五

1、龙虬庄文化陶猪形壶;2、花厅遗址发现陶猪形壶;3、4、薛家岗文化三足盉;5、金坛三星村文化带把壶;6、金坛三星村文化三足盉;7、湖北武穴鼓山文化三足盉。

学者们多认为,花厅遗址反映出古代的掠夺战争。但有些学者们认为,花厅是被良渚人占据的北方古国,卢建英先生则充分否定此说。以笔者浅见,花厅与良渚的关系更像北方的猎战族群往南掠夺。就是通过掠夺,苏北先民受到南方文明的影响,良渚文明乃得以继续往北扩展,跨越了传统的农耕地区。世界史中经常可以看到被掠夺者的文明深入影响掠夺者,并藉此扩展原有的文明范围。

淮河线

淮河下中游的传播路线与沿海路线交互影响,导致苏皖文化具有复合性,以及多方面的共同性。苏中海安青墩与淮河下游高邮龙虬庄、苏北淮河古道盐城阜宁县陆庄文化很接近,都以崧泽、良渚为基础,且有共同的地方特色。虽然源自崧泽、良渚的文化因素占有优势,但也和江南金坛三星村、北阴阳营文化相似。顺着长江,潜山薛家岗文化也参与了苏皖稻耕文明的互动及文化融合,相关问题学界已有许多论述(图五;六)。从文化的融合、同化情形,观察长江流域的鄂东武穴鼓山等文化遗址,可发现很多器物与太湖以西的苏皖遗址相似(图五:7)。江淮平原的肥沃土地适于稻作发展,其文化遗址不仅密度高且具多元性,江淮和江南农耕族群虽有往来,但没有组成统一族群的社会或国家。

在淮河流域,也可以看到文化北传至渔猎族群的趋势。淮河中游的蚌埠双墩侯家寨文化,虽然表现出独特的面貌,但其接受稻谷食物的同时,也吸收了很多淮河下游的文化现象,例如双墩的制陶技术与江苏海安青墩、高邮龙虬庄墓有不少相同之处,一些器型也与金坛三星村文化相类。

蚌埠以北的尉迟寺遗址属于另一种淮河中游的文化类型。其埋葬方式,包括几种竖穴土坑以及儿童瓮棺葬,反映出不同社会阶级的葬礼形式。尉迟寺与枣庄大汶口文化很接近,虽然南方稻作很少,但他们所用的石斧、钺、锛都属南方体系,陶器中也有源自苏皖平原的南方器型。淮河一方面是鲁苏皖豫之间主要的东、西交通路线,但同时也是南北交流的关键地区。长江先民的文化,经江淮平原逐步传播到淮北地区。北方的文化、物资也可能经此进入南方。(这牵涉到部分玉料来源问题,本文暂不讨论)。

图六

1、2:龙虬庄文化三足盉;3、青墩文化三足盉;4、薛家岗文化带盖陶鼎;5、龙虬庄文化带盖陶鼎。

淮河流域的文化传入豫东周口,因此周口鹿邑县武庄与晚北侯家寨遗址具有相同的文化面貌,且与南方苏皖平原的北阴阳营、薛家岗有很多相似之处。信阳淮滨和南山咀也发现了接近淮河中游类型的遗址。虽然学者们经常将淮河上游的贾湖遗址与中下游混为一谈,但贾湖的石器、陶器都与苏皖文化不同。淮河文化的交流范围应极少跨过大别山脉。

汉水流域线

前述贾湖遗址的稻作技术,应源自江汉平原的彭头山文化,贾湖遗址的部分文物与江汉城背溪、皂市下层文化相同,并与豫西南淅川县地区有关。在贾湖遗址的上层(距今约7000年)发现绿松石,其来源必然涉及矿石产区。中国境内的绿松石矿主要有两处,一在青海、新疆,二在湖北郧县、陕西白河、河南淅川,另外,安徽马鞍山亦有少数产出。郧县、白河、淅川之间的三角地带是绿松石最丰富的地方。贾湖遗址的绿松石来源应是豫西南淅川县。此亦证明了贾湖文化与丹江及汉水文化有所交流。

图七

1、临汝阎村新石器时代颧鱼石斧图陶缸;2、临汝阎村遗址本土的石斧。

豫西南丹江流域淅川县的下王岗新石器早期文化,基本上可以归为河南仰韶类型,年代是距今7000-5000年间,从早一期遗物来看,当地先民生活是以渔、猎为主,不分男女都从事渔猎,狩猎时用田犬。此外,遗址还出现少数农具,可以视为江汉平原北疆的文化,在考古界被归类于屈家岭文化,其石器均属南方系列的斧、钺、锛、凿等;陶器也多数属于屈家岭的黑陶与红陶,与湖北京山屈家岭文化相同;另外也有玉铲、玉凿、绿松石的耳坠出土。中期先民的生活方式以农耕为主、渔猎为辅,且稻作占有优势。下王岗遗址的新石器末期地层属湖北石家河文化,其后是典型的盘龙城文化面貌。直至商周时期,此地依然有聚落遗址。

丹江黄楝树遗址的情况相同。下层文化属于河南仰韶,距今5000年后的文化面貌符合江汉平原屈家岭、石家河的类型,其青铜早期则相当于盘龙城文化的类型。黄楝树屈家岭的村落建筑有很强的整体性与规划性,一个村落应属同一亲族团体,但每一小家庭都有独立的私有空间,允许各家在生产与生活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这都是杨权喜先生所谓的屈家岭文化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笔者推想,这种社会结构可能奠基于农产的需求。水稻栽培需要群体的配合,以保障农田有足够的水源。在此基础上,屈家岭文化出现了小型古国。最近几年的发掘,丹江流域淅川吴营也发现典型的屈家岭遗址,吴营聚落与黄楝树聚落应有密切关联,构成丹江农产线。

黍在灌河流域淅川沟湾遗址的农产中一直保有优势,稻为次要农产,但在其它文化方面,也显示从仰韶到屈家岭、石家河的发展脉络。前四期属仰韶文化,而在仰韶三期已开始出现稻谷;仰韶四期的时候,粟、稻比例已相同,黍则为稻的两倍。靳松安先生认为,在仰韶三期文化中已可以发现江汉大溪文化的影响。五期文化的地层最厚,属于屈家岭类型,稻作比例已相当于黍作。六期则属石家河文化,三种农作物的产量都增加,虽然没有以稻取代黍、粟的趋势,但在文化上完全符合江汉平原的石家河特征。

学者们发现距今5000-3700年间,驻马店地区的文化发展,乃从屈家岭、石家河到二里头类型一脉相承。屈家岭文化取代了本土仰韶庙底沟文化。早在庙底沟文化中,已可见大溪文化的影响,从屈家岭开始,在石家河、二里头遗址中,黍产量减少,稻作成为主流。杨庄遗址一、二期文化属典型石家河,陶器、石器皆同,又发现与石家河相同的陶鸟(图八:7),三期文化年代与盘龙城一、二期(二里头一、二期)相同,文化面貌也一致。驻马店与信阳地区二里头时代的文化相似,都是以石家河文化为基础。

北汝河流域汝州地区仰韶晚期的陶罐彩图上,所绘的石斧形状与当时的本地石斧不同(图七),却与长江石斧一致。古人将远地的器物当作神秘的令牌,说明当时的南北交流极少涉足北汝河流域,使人们特别重视这些罕见的物品。距今6000至5000年间,汝州洪山庙遗址的文化类型属河南仰韶,并可见庙底沟与马家窑文化的影响,但却未见南方文化传来的因素。

然而,直至新石器、青铜之际,汝州地区已有很多石家河文物,陶鸟、纺轮的刻纹、陶鬶、罐、石斧、锛等。汝州李楼遗址一期出土了刮削器和简单的手斧类工具,而在距今4100-3700年间的二期文化无此发现,二期出土的工具为石锛、带柄长斧、磨棒、磨盘、石镞、骨镞等,陶器包括南方类型的黑陶,此外还有与石家河相同的陶鸟(图八:1-6)。汝州煤山文化与李楼遗址很相似,发掘者指出,煤山遗址与湖北西花园石家河遗址非常接近,说明汝州地区有很多源自南方石家河文化的因素。汝州离郑洛地区不远,而且李楼遗址曾出土早期二里头晚期类型的青铜器,因此本遗址属于郑洛新石器和青铜早期文化遗址。

图八 1-3、汝州李楼遗址陶鸟;4、石家河肖家屋脊遗址陶鸟;5-6、石家河邓家湾遗址陶鸟;7、驻马店杨庄一期石家河文化陶鸟;8、偃师二里头遗址鸟头。

禹州瓦店新石器末期、青铜之际的遗址,出土的多数陶、石、玉器均属石家河类型,禹州瓦店发现的鹰形筓,与石家河出土的几件玉鹰形筓相同。(图九:1、4、5)。

大约同时,新密市新砦遗址的文化面貌及具体的陶器、石器亦以石家河类型为基础,且几乎不见异石家河风格的器物。新砦二期出土的公元前19-18世纪器盖龙面图,学者们将之与石家河神面图作联结(图三三:8)。年代相当于新砦时期的花地嘴遗址出土朱砂绘陶瓮,学者们也以石家河神像结构来分析其图案。虽然笔者不赞成对此图案意义义的解说,但赞成其与石家河的关联,这种江河文化间的关系或许并非偶然。郑州花地嘴遗址的陶器、玉器(图五七:11),都与石家河所见相当。登封王城岗遗址,从距今4200年之后,石家河类型的陶器出土率也有所提升。

图九、石家河玉鹰筓 1-2、陜北神木石峁遗址埋藏的石家河玉鹰形筓;3、禹州瓦店玉鹰形筓;4-5、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鹰形筓;6、武汉黄陂盘龙城玉鹰形筓;7、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鹰形筓。

黄河南岸郑州大河村的典型黄河仰韶遗址,其文化在距今4400年前后出现了变化。虽然其农作可能以高粱为主,但开始出现少数稻谷,这或许不是本土栽培,而是与郑州以南地区交易得来[36];另外,在遗址中的石家河缸、罐、豆等陶器之出现率逐步增加,而仰韶彩陶却逐步消失,直至二里头时期情况依然如此。

孙广清先生统计分析,河南地区已发现143座屈家岭遗址,其分布是以南阳、信阳、驻马店最多,漯河、平顶山一路到郑州、洛阳、三门峡,虽然数量变少,但依然可见;至于驻马店以东的豫东地区,乃是大汶口文化的传播范围。近十几年,发掘出的河南屈家岭、石家河遗址数量更多。根据考古发现可知,新石器、青铜时期之际,江汉农产、文化已扩展到河南中原,并到达黄河南岸。这种文化传播,必然会影响江、河之间青铜时代早期的社会与文明的形成。

本节完

【著者】 郭静云

【书名】 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出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年 11月

【说明】 共537页,74万1千字,插图150幅,精装定价148元。

(本号编辑:散步君)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