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玉汇浙,“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
#2022生机大会#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的浙江分布着当时玉器文化最为发达的良渚文明。时过境迁,两千多年后的西周时期,浙江地区还处于先越文化时期,根本说不上国家,老祖宗良渚人高超的制玉技术早已失传,唯一拿得出手的可能就是尚显发达的原始瓷器烧造技术。而此时的山西地区则是当时强盛的诸侯国晋国所在地,也是西周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诸多西周墓地中出土大量精美玉器。12月6日来自山西的多件国宝级玉器,从黄土高原远赴杭州湾,一段跨时空的玉礼器的交汇将在良渚博物院展开。
展览共展出西周时期文物170余件(组),玉器为主,辅以青铜器和金器。重点展品是西周晋侯墓地出土玉器,其用料讲究、工艺精巧、造型独特、纹饰流畅,充分体现出周“监于二代”、“文质彬彬”的时代风貌。
正因展品精彩绝伦,策展团队以全壁龛、低照度、点光源等手段,排除各项干扰因素,只为突显器物本身。同时展览中并无强制流线设计,可以随心所欲地欣赏、体验和感受。













展览整体划分为“玉之美”和“礼之玉”两大主题单元。“玉之美”从玉器的艺术特点出发,具象呈现西周玉器的绚烂色彩、多变造型和华丽纹饰;“礼之玉”从玉器的功能制度出发,分类叙述西周玉礼制度的前代继承、用玉创新和材质延展。






进入序厅,玉器阵列满面铺陈,西周文化的浓郁丰富不言而喻。

玉之美
初探古玉之隽美。红青碧绿黑白,繁杂参差的玉料折射出一派溢彩流光的亮丽景象。鱼牛鹿兔龟蝉,因料施工的技艺雕琢出一众千形万象的独特造型。龙纹凤纹人纹,内细外粗的双线谱写出一片婉转流畅的飞扬文章。










礼之玉
略窥玉礼之源流。周人制礼作乐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改良改进至大成,这在纷呈的良渚与商代玉礼器中可见一斑。礼在庙堂,亦在平常,既是装饰,也是礼制,以璜组佩为代表的西周佩饰用玉在器型和组合上具有重大变化创新。玉器和青铜器同为此时期礼制的最重要载体,礼制主题元素在不同材质的表达上交相辉映。










百越:古代东南少数民族始祖
“百越”是先秦两汉时期活动于我国华南、东南及邻近的中南半岛的土著族群,可以说是华南、东南民族的源头和历史根基。百越民族史是华南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相关学术研究、理论探索最基本的课题。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2:080000法国人说出盗李世民陵前石雕内情,古董商跑到西安行贿省长老爷子
唐昭陵二骏被盗后另外四骏谁盗的?本文作者倪方六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䯄,被从陵区盗走后,流落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这就有一个疑问了,那剩下的四骏原件,现在怎么也不在昭陵前,而是放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内?说来话长。得从当年的国际文物市场说起。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48:320000新发现 | 南京江宁小李家村发现萧梁时期宗室贵族墓
作者:冯志军2021年3月至7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南京市江宁区小李家村北(纬七路北、经二路西地块及周边区域)发现并清理墓葬12座(编号2021NJXM1-M12,以下简称M1-M12)和沟1条(编号2021NJXG1,以下简称G1)。墓葬为砖室墓和竖穴土坑墓,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为南朝、宋代和明清时期墓葬。发掘区航拍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2:46:340000雷峰塔地宫里都有什么?藏在地宫中的宝物
如果说到雷峰塔,肯定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第一想起来的就是法海用来关押白娘子的那座塔了把。但是,这座雷峰塔不仅仅是关押了白娘子,在民国时期雷峰塔下的地宫因雷峰塔的倒塌,而突然被展示在了世人的面前挖掘雷峰塔地宫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4: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