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92

瓜评十大考古:最大遗珠——清平堡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7:390

#历史开讲#前几天全国十大考古评选前22强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有入围的必然就有落榜的。这其中,年代最晚的陕西清平堡遗址可能是被淘汰的10个项目最大的遗珠。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这个项目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领域,长城考古,长城多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对长城进行考古,其意义不言而喻。

清平堡位置分布图

那么什么是长城考古呢?长城考古是历史时期考古的一个部分。长城分布广袤,绵亘万里,大部分分布于农牧交错带,在持续修建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民族、文化产生碰撞、交流、融合的场所。而我们最为熟悉的是明长城中的一些保存较好的段和关隘,比如八达岭、居庸关、山海关等。此外,更多的其他朝代的长城以及其他段的长城都需要保护乃至考古发掘。

清平堡卫星图

清平堡遗址明代延绥镇长城三十六营堡之一,属于延绥镇辖下中路榆林分守道统,同时也是明蒙之间互市的场所之一。清平堡修建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弃置于康熙年间,自建成至废弃延续时间二百年左右。在明代清平堡承担了“边墙三十一里二百六十步,墩台三十一座”区域的防卫瞭守任务,同时还与其他营堡一样是明蒙之间互市的场所。

南门瓮城

清平堡现存堡墙一周,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600米,东西长约300米。早在2007年,专家便开始了对清平堡及周边遗迹的调查。2020年开始对清平堡的发掘,也不是文物考古部门的主动行为,而是在当年4月,当地居民堡内中部取沙时暴露出泥塑造像、鎏金铜像、铁香炉及砖瓦和陶、瓷残片等遗物。所以这个发掘项目也可以理解为由于基础经济建设,而使得被迫进行抢救性发掘。可能后来发现成果十分可观,逐渐变成具有课题意识的主动发掘了吧。

显应宫平面布局

自2020年-202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开始对清平堡持续发掘,经过几年的考古工作,发掘者揭露出中心楼、南门及瓮城、显应宫、民居与商铺、堡外的寺院等遗迹,出土大量建筑构件、生活用品瓷器碎片、彩绘泥塑神像、宗教用品,还有极少量的武器类军事用品。

彩绘泥塑

清平堡遗址考古初步成果显示,清平堡在修建之初的自我定位具有军事、商贸二重性,在使用过程中,营堡内及周边发生的更多是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对以清平堡为代表的长城遗址考古工作,是要明确长城修建时的主观定位,明确长城在使用过程所起到的具体作用,并以此为基础,阐释长城在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到民族的融合发展与文明的交流融合始终是历史的大势。所以,清平堡考古的站位也很明确也很对,便是我们历史考古的最大课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融合。清平堡作为长城两侧民族与文化发生碰撞、交流、融合的场所,其意义不言而喻。

彩绘泥塑

长久以来长城不是作为旅游景点,便是作为旅友野游的地方,虽然各地经常高度呼吁加强保护,研究,但是真正的科学考古发掘却是因为清平堡里的文物暴露了,才导致清平堡考古是对中国长城遗址进行的首次大规模科学考古发掘。如此看来,文物保护研究终究属于末流行业,即使贵为长城,如果不出事,大家也很难实实在在地去发掘研究。所以,清平堡项目的落选不是这一个项目的事,而是整个长城考古和保护的遗憾。

砖砌三瓣蝉翅慢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