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植食恐龙:小贵族龙 没有头冠的鸭嘴龙科(脸能藏食)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6:05:283阅
小贵族龙是一种没有顶部头冠的鸭嘴龙科恐龙,诞生于白垩纪的末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北美洲的美国发现,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眼眶前端带有一个隆起的鼻骨,不仅向上突起而且还向后延伸。
小贵族龙的外形特征

小贵族龙属于大型恐龙之一,体长可达9米,体重在2吨左右,它虽然没有头冠,但是有着鸭嘴龙科恐龙的典型特征,比如它的嘴巴前端比较扁平且宽阔,类似鸟喙状,能够轻易的切断纤维状的树根树枝等,并且额头非常的平坦,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鼻骨隆起的非常特别,呈现一个长条状,向上延伸开来,这使得上颌骨大幅度的下弯。
小贵族龙的生活习性

小贵族龙和同属鸭嘴龙科的亚冠龙一样,也拥有着数百颗牙齿,能够在咀嚼的过程中进行替换,所以小贵族龙在摄食的时候一般都是先用前端的喙状嘴切断食物,之后再使用几百颗牙齿中的前排和后排交替的进行咀嚼,最终如果有剩余的植物,那么它还能将其装入脸颊处的“袋子”中。对于小贵族龙来说,不管是地面还是4米高的植物它几乎都能吃。
小贵族龙的化石发现

小贵族龙的化石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最早的一批化石就是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发现的,当时这批化石被埋藏于当地的圣胡安县白杨山附近,正好位于科特兰地层之中,所以能够大致推断出小贵族龙是生活于白垩纪的坎帕阶末期,当时出土的时候,颅骨前端大部分都已经破碎,于是布朗按照大鸭龙重组了化石。

不过小贵族龙从发现以来就一直备受质疑,有人曾经认为它可能与格里芬龙属于同一类别,可能是它的异名,即便是之后召开了新墨西哥州恐龙研讨会之后,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最终也只能等待更加完整的化石出土之后才能确定了。
0003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武则天为王妃修建墓穴 占地超过百万平方米(唐代妃墓)
武则天给自己的母亲修建了一个百万平方米的墓穴。大多数人听到唐圣陵,第一时间都会觉得他应该是唐朝哪一位皇帝的陵墓。事实上,圣陵并不是一座皇陵,而是一座王妃墓,这座墓葬的规格却比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墓葬还要大。要知道,在古代,皇帝才是一切的主宰,无论做什么都是特立独行的一个。巾帼典范我要新鲜事2023-02-23 16:24:140000溯源六千年,太湖北有最早的“古国”
昨天一篇林留根:5000多年前,“长三角一体化”就已实现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如果说五千年前长三角地区实现一体化,那么那个跑在最前边的领头羊便是东山村,它是良渚文化的前身,崧泽文化的核心所在。太湖云水,经年流波。回溯6000年,聚居在环太湖流域的史前先民砌泥墙筑屋,过上饭稻羹鱼、琢玉磨石的生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50:340000考古证实黄帝并非个体,那被杀的蚩尤又怎么解释?DNA解开谜团
中国古代的史官在写史立传时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喜欢把群体记忆或群体功绩归总到某一位具体的英雄人物身上,而为了让这些英雄人物显得有血有肉,甚至不惜杜撰“家世血缘”。炎黄尧舜就是“被杜撰英雄”的代表。《国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而尧、舜二帝又分别是是黄帝的玄孙和八世孙。这种人为杜撰出来的个体化人物,存在着诸多无法解释的漏洞。我要新鲜事2023-06-02 19:42:130000这座古墓距离地面仅20厘米 却出土了国宝级文物
1990年,湖南南禅湾的几位农民在收拾果园时,无意间发现了大量青砖,经过专家勘察发现这些青砖属于东汉或两晋时期,下面可能隐藏着一座距离现在有2000年历史的古墓。这个古墓却有着难以解决的难点和疑问。它是浅葬形式,违背了汉晋时期的厚葬风格,且距离地面只有20多厘米,和汉代古墓有明显的贵贱之分。由于浅葬,古墓内的文物会受到雨水的渗透,给文物保护和发掘带来极大的困难。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4:05:510000美国首富买下豫王府 改造时发现宝藏(豫王宝藏)
豫王府中发现了许多金银宝藏。在北京,曾经有一座大名鼎鼎的豫王府,这座王府的初代主人正是努尔哈赤的第15个儿子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多铎年轻时征战四方,为满清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作为奖赏,皇太极为其修建了一座十分气派的豫王府。但是后来被一个美国富豪买下准备改造。豫王宝藏我要新鲜事2023-04-06 19:07: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