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83

探源赣鄱 赓续文明——新时代十年江西考古工作纪实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31:23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江西地处长江中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考古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斗在新时代,在全省16.69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辛勤劳作、挥洒汗水,探源赣鄱、赓续文明,着力为深化中华文明历史研究贡献江西智慧,取得一系列成绩。

追溯远古人类足迹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的过渡地带,是远古人类沿江迁徙扩散的必经之地,也是史前文化交流融合的纽带和核心地区。2015年调查发现的安义舒家垄旧石器遗址将江西人类史上溯至距今50余万年前;2020年发掘的高安上湖遗址是南方地区发现的石制品分布最为密集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之一,年代距今约2万年前。作为江西第一个经过正式考古发掘的旧石器旷野遗址,上湖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工作为认识远古先民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技术适应策略和生计模式等问题提供了重要信息。

近年来江西旧石器考古中重要收获还有在潦河流域网纹红土地层中发现了手斧工具。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华南手斧工业空间分布上的空白,同时将湖北汉水流域、湖南澧水-沅水流域和安徽水阳江流域业已发现的手斧材料有机联系起来,共同构建起长江流域手斧工业分布区。以手斧为代表的大型工具组合是华南旧石器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工业类型,反映了古人类多样化的技术适应行为。

此外,在清江盆地也发现大量旧石器时代遗址,这些遗址的石器工业均表现出典型的小型石片石器工业特征。从石制品在地层中的埋藏情况来看,这一石器工业在该区域曾经历了较长的发展阶段,这对于深入认识和揭示南方地区从大型砾石石器工业向小型石片石器工业的转变机制和过程,以及南北方人群迁徙交流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发掘璀璨的万年文化史

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年代约为距今25000年至9000年,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阶段的重要遗址。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陶器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最令世界瞩目的发现是在遗址中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陶器,研究成果表明仙人洞遗址早在距今20000年就已经出现了陶器,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陶器,研究成果于2012年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上发表,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并被评为“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另外特别重要的是,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都发现了大量的稻属植硅石,以及可能用于收割的蚌镰和其他加工工具。结合遗址的测年数据,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先民可能早在距今1万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利用野生稻资源,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稻作农业起源地提供了重要的实证。

陶器的发明和农业的起源是“新石器时代革命”中最为核心的两个要素,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重要发现,为正确认识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证据。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先后获得“‘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5年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奖”“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荣誉。2014年8月,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编撰的《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正式出版发行,该报告是对该遗址持续二十多年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荣获了“2014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奖。2021年10月,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仙人洞遗址出土“世界第一陶”

新石器时代考古取得重要突破

靖安老虎墩遗址是江西新石器时代一处重要的聚落遗址,老虎墩新石器时代遗存分为下层、上层,下层年代距今8000年左右,上层年代距今约4800-3800年。老虎墩下层遗存出土有少量彩陶,这是目前长江中游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彩陶。根据老虎墩遗址材料,2022年6月23日《国际骨骼考古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steoarchaeology)在线发表题为 “Determining the earliest directly dated cremation tombs in Neolithic China vi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A case study at Laohudun site”的研究论文,揭示老虎墩遗址一批墓葬为我国迄今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火葬墓,碳十四测年数据表明其年代为距今4800-4400年,与英国巨石阵火葬墓的年代相当(5000-4500年前)。

近年来抚河流域调查基本摸清了江西抚河片区的先秦遗址保存状况,调查成果丰硕,出版了一系列考古调查报告。宜黄锅底山、宜春严家桥、金溪釜山、南昌吕蒙岗等一系列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为完善江西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提供了重要支撑。

老虎墩遗址彩陶(H53:20)出土时情形

夏商周考古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

江西东接闽浙,西连湘鄂,北播江淮、南达两广,是重要的文化交汇地带,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2013年至2014年发掘的九江荞麦岭遗址是江西地区保存较好的二里头晚期至二里岗期遗址,分布范围大,地层堆积深厚,发现遗迹众多,出土遗物丰富,年代序列清晰。遗址的文化内涵以中原商文化因素为主,融合了本土的文化因素,是中原夏商文化早期经略南方地区的重要证据。遗址中出土的与金属冶炼相关的遗物,对研究长江中游古代矿冶有重要意义。荞麦岭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长江中游南岸地区夏商时期文明的南渐和江西地区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荞麦岭遗址入选“2014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位于江西新干大洋洲镇的牛头城址是江西地区继吴城遗址后发现的又一处商代城址,形态保存完好,具有方国都邑性质,它对于探索江西商周遗址分布以及研究南方地区商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在牛头城遗址天花会山老包庙制陶作坊区,发掘出了两座保存较完整的商代大型半倒焰陶窑。陶窑的发现,丰富了牛头城址考古遗存内涵,这座重要的大型半倒焰窑炉,解决了牛头城址商代陶器、原始瓷为本地烧造的学术问题,为研究中国窑业技术发展史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发现于2013年的国字山墓葬为系统解决江西地区东周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契机,墓葬体现出多种文化因素交融共存的特征,其中越文化因素突出,同时伴有相当数量的楚文化、群舒文化因素,以及自身独特的文化因素。该墓葬是迄今江西地区考古发掘规模最大的东周时期墓葬,墓主身份地位很高,可能与越国王室有密切关系。国字山墓葬的发掘是近年来江西地区东周时期考古的重大突破,填补了江西东周时期考古的空白,为构建和完善本区域两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谱系提供了关键性资料;同时为百越文化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对研究作为“吴头楚尾”的江西地区东周时期吴越楚关系、政治格局演变具有重要价值,更是为本区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的探索提供了直接证据。国字山墓葬入选“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九江荞麦岭遗址出土炼炉炉壁(H29:1)
国字山墓葬正射影像图
国字山墓葬出土玉器

历史时期考古发现不断

海昏侯墓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对于研究西汉列侯等级的墓葬制度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的一系列重要遗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遗址,是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研究和展示利用价值。

作为文物活化利用的一个重要发现,海昏侯公众考古一直走在前面,在发掘工作阶段性完成的同时,选取了一批重要文物面向观众进行展示,获得极大好评。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先后在北京、南昌、山东巨野、广东深圳展出。在巨野,“海昏侯:神归故国”的展览宣传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众多网友评论“感人至深”“触发泪点”,展出效果极佳。在深圳展览的短短48天的展出时间内,累计接待观众37.5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观众8000余人次。2018年5月18日,在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自发现以来,海昏侯墓考古发掘连续被评为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奖·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5年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二等奖”“2015年中国考古学会首届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

安福起凤山汉墓是江西地区重要的西汉时期大型“甲”字形木椁墓,出土偶车马器和“东宫”等文字的漆器,为寻找西汉时期安成侯和安平侯的管辖区域提供重要线索。2017年发掘的南昌象山南路汉晋墓出土了一批重要的纪年文物,为研究汉晋时期南昌城的发展与变迁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七星堆六朝墓群是近年江西考古的重要发现,入选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2018年至2020年,七星堆六朝墓群共清理墓葬117座,出土遗物近千件。揭露的东吴周氏家族墓园,规模宏大,规划有序。七星堆六朝墓群出土的洪州窑、湘阴窑、越窑产品,证明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手工业分工精细、商贸活跃,为研究六朝时期江西地区丧葬制度、生活习俗、贸易流通以及文明的交互交融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该墓群是目前国内罕见的保存较好的六朝大型墓葬群,是六朝移民“北人南迁”与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是中国六朝考古的重要发现。

大上清宫是我国道教最重要的宫观建筑群之一,在道教发展历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014年至2017年进行的考古发掘展现了大上清宫完整的明代建筑基址,并发掘到了部分宋元建筑遗存;基本摸清了大上清宫的分布范围、宫观建筑的格局和历史演变脉络;对研究道教历史、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宫室制度具有重大意义,为研究和认知大上清宫建筑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是我国宗教遗址考古发掘的重大成果。大上清宫遗址获得了“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

淮王府遗址在2011年5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发现,2012年至2014年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是我国明代藩王府遗址的首次科学考古发掘。淮王府遗址出土瓷器数量多、品种丰富、款式多样,对研究明代藩王府专用瓷器与明清景德镇官窑瓷器面貌等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淮王府遗址下有明早期饶州府府治遗址、上有清代饶州府府学宫遗址,对研究明清时期的建筑史与城市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科学、艺术价值。明代淮王府遗址考古发掘入选了“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

海昏侯刘贺墓M1正射影像(上为东)
七星堆六朝墓群全景
七星堆六朝墓群出土坞堡
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发掘全景照

陶瓷考古成果丰硕

遍布全省各地的陶瓷窑址自古以来就江西先民的勤劳见证。景德镇南窑发掘出长78.8米的唐代龙窑,是迄今为止考古发掘出的最长唐代龙窑遗迹,填补了景德镇地区窑炉型制最早形态的空白,在江西制瓷业发展史,乃至中国陶瓷史的研究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南窑遗址先后获得“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

近年来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考古工作持续进行。景德镇明清御窑厂是中国古代制瓷手工业的集大成者,代表了当时世界制瓷业的最高水平,在中国及世界手工业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御窑厂遗址是陶瓷文化的“活化石”,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先后获得“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奖”“中国社会科学考古论坛六大考古新发现”“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昌江流域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在景德镇南河流域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古代瓷业堆积。丰城洪州窑、赣州七里镇窑、吉安吉州窑等众多窑址在新时代亦取得了新的成绩,出版了系列考古研究成果。

景德镇南窑Y1全景(由东往西)

文物保护逐步发展

海昏侯墓考古、国字山墓考古等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为江西文物保护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漆木器、竹简、青铜器等保护修复工作,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壮大发展了江西文保自身力量。2019年7月,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复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修复范围涵盖陶瓷器、金属器、壁画、竹木漆器、丝织品、玻璃器、琉璃器、书法、绘画、碑帖拓本、古籍图书等,基本实现全领域覆盖。近年来,通过不断引进培养人才,持续加大设备投入力度,采购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海昏侯漆木器、金属器、竹简以及红色标语等修复保护工作得到业内专家好评。

增强历史自觉促进考古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江西考古人引以为傲的十年,是江西考古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十年。这十年,是奋斗的十年,是成果丰硕的十年,也是为江西考古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奠基的十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全省考古工作者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和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充分发挥江西文物资源禀赋,积极主动作为,为助力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和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贡献江西力量。

2022年4月,江西省委编办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机构编制保障的实施方案,明确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制数增加到100名,并对各市县加强考古工作力量提出量化指标,“小马拉大车”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在接下来的具体工作上,江西将启动实施考古“培优”计划,推进江西长江文物资源调查研究、江西汉代文化研究、江西矿冶遗址调查研究,深入挖掘江西陶瓷文化、稻作文化、矿冶文化、长江文化和青铜文化等文物资源特色,开展以樟树清江盆地和赣江、抚河、信江流域为重点的先秦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填补区域文化谱系空白,厘清江西区域文明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持续加大对重大考古项目重要成果和最新进展的宣传发布,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举办系列公共考古活动,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加快推进江西省考古标本库房建设,加强中国南方丝织品研究中心、出土漆木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南昌工作站等建设,争创国家文物科技重点实验室。赣鄱大地探文明,江西考古工作者将孜孜不倦、持之以恒,谱江西考古新篇,为中华文明历史研究贡献江西智慧。

执笔:饶华松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盛泽君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