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靖王墓出土“仙山” 今成镇馆之宝 考古家:从来没有人去过
河北省满城县城西1.5公里处的陵山主峰东坡,蕴藏着一座古墓,名为中山靖王墓,也被称为满城汉墓。这座墓葬是中山靖王刘胜与妻子的合葬陵墓。根据《史书》的记载,刘胜是刘启的儿子,于公元前154年被封为中山王,统治了42年,直至汉武帝元鼎年间去世,他是中山国的第一代国王。作为一座诸侯王的陵墓,中山靖王墓中出土的文物十分丰富,据统计,总数超过1万件。其中最为闻名的是享誉世界的“金缕玉衣”,就是从这座墓中出土的。除了金缕玉衣,中山靖王墓还出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仙山”熏炉,专家们纷纷表示:这是前所未见的。

刘胜墓中出土的仙山熏炉名为“西汉错金博山炉”,是一种古代非常常见的香炉。它高26厘米,足径9.7厘米。熏炉上有一个高而尖的盖子,盖子上雕刻着一座座挺拔的山峰,这些山峰形态各异,起伏有致,山峦之间雕刻着许多动物,有奔走的猎豹、准备捕食的老虎,还有山巅上远眺的小猴子。点燃香炉后,缭绕的香烟在山峰上环绕,营造出如仙境般的山景,因此这只熏炉被称为“仙山”。

据专家介绍,这样的熏炉在西汉时期非常常见,人们用它来熏制衣物,散香除臭,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之一。根据历史记载,古代人们早在西汉之前就有焚香的记录,而焚香的主要目的是驱赶蚊虫。到了西汉时期,因为汉武帝嗜好熏香,同时也信奉道教。相传道教中有一座名为“博山”的仙山位于东海上,于是汉武帝命人仿制了博山的景色制作了同样造型的香炉。随着博山造型的香炉现世后,越来越多的香炉开始流行起来。它们不仅能熏香,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营造出美丽的仙境氛围。
汉武帝对道教的痴迷使得博山造型的香炉得以流传至今。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博山造型的香炉尤为流行,它们都是高耸如山的香炉,每座山峰上都有不同的动物,勾勒出一幅完美的画卷。当点燃香炉时,香烟在山峰间升腾,营造出唯美的仙境氛围。这些香炉对人们的影响深远,在古诗中,曾被描述为“请说铜炉器,崔嵬像南山。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雕纹各异类,离娄自相联。”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了香炉的奇特造型,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仙境的崇敬之情。即使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李白也在《杨叛儿》中写道:“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由此可见,博山造型的香炉在古代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当时社会上虽然存在许多博山造型的香炉,但流传至今的却寥寥无几,而且如此精湛的造型更是罕见。因此,这件文物的珍贵性显而易见。这样一件工艺精湛、优雅精致、仙气飘飘、装饰华美的文物,简直是一件举世闻名的珍宝。而这件西汉错金博山炉如今已经被河北省博物馆收藏,成为馆内的镇馆之宝,无愧为国之瑰宝。
丽头龙:北美小型恐龙(长有厚实头盖骨/仅长3米)
丽头龙是一种厚头龙类恐龙,诞生于白垩纪的末期,它的外形和剑角龙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头顶厚度极高,边缘处还带有骨质尖刺。第一批丽头龙化石是在北美洲的加拿大发现的。丽头龙的体型丽头龙属于小型恐龙之一,体长普遍可达3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457位,大小和现代一只老虎类似,与耐梅盖特母龙、威尔顿龙以及安德萨角龙等非常相似,不过在厚头龙类恐龙中这样的体型还属于中等水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16:410000小河公主来自何方?新的科学研究给出不同的答案
荒无人烟的罗布泊,一处神秘墓葬隐藏于大漠深处4000年,于本世纪初发掘的墓葬多达167座,且五层叠压,错综复杂。30多具保存完好的干尸、船形棺木、男根女阴立柱、新近发现的人身木腿形象、蛇形木雕、牛头羊首,草编器具,众多神秘怪诞造型令人匪夷所思——这就是小河墓地。对于这个墓地的人群,以前多认为是人群迁徙的结果,而最新的研究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0:010000杨军、徐长青: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
小瓜按:今晚八点央视一《中国考古大会》迎来第四集:探秘西汉文化宝库——海昏侯墓。这些年网上关于海昏侯墓的信息非常多,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而在所有的信息中,来自一线发掘者的才是最真实和权威的。就如我们考古的写论文,必然优先选择一手资料。江西省院的徐长青院长是海昏侯项目的负责人,杨军则是现场直接负责。来自他们一线的报道,发在国内最权威的考古学科杂志《考古》上的报道,必然是大家了解海昏侯墓的首选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7:300000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 | 交流发言·多学科合作
2022年8月24日至26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南沙区人民政府支持的“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在广州召开。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