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公主来自何方?新的科学研究给出不同的答案
荒无人烟的罗布泊,一处神秘墓葬隐藏于大漠深处4000年,于本世纪初发掘的墓葬多达167座,且五层叠压,错综复杂。30多具保存完好的干尸、船形棺木、男根女阴立柱、新近发现的人身木腿形象、蛇形木雕、牛头羊首,草编器具,众多神秘怪诞造型令人匪夷所思——这就是小河墓地。对于这个墓地的人群,以前多认为是人群迁徙的结果,而最新的研究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在小河墓地众多发现最令人惊叹的便是M11所出土的那具保存相当完好的女尸。M11棺内墓主人为一成年女性,身长152厘米,全身均涂抹乳白色浆糊状物,已经形成干尸,保存状况甚好。她头戴白色圆毡帽,帽上插有羽饰,横缀一只伶鼬。腰围白色短裙式腰衣,足蹬短靿皮靴,颈部佩戴缀有珠饰和羽毛缨的红色毛绳项链,右手腕系戴穿缀一枚管状玉珠的红毛绳手链。身裹宽大的毛织斗篷。除了随身的衣物、项饰、腕饰外,斗篷右侧靠近膝盖处放置一个草编篓。身上放置大量的麻黄小枝,动物耳尖,用动物筋拧成的短绳,还在身上、身下散置麦粒、黍粒。死者的鼻梁高直,眼窝深陷,有着亚麻色的长睫毛和浓密的长发,因为其美丽,棺椁打开之时便被发掘者惊呼为“小河公主”。

那么这么美丽的小河公主来自何方?墓地发掘后期,新疆所便和国内体质人类学研究重地吉林大学达成合作。吉大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著名体质人类学家朱泓教授根据墓主人头发为褐色,略微泛黄或发红,加上高鼻梁、深眼窝等面部其他特征初步判断她是欧罗巴人种。一些专家认为他们可能是来自今天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牧民,也有人说是来自中亚的农民。

小河公主所在M11为第一层,这一层至第三层的人体特征基本相似。但是到第四、五层的人则有所变化。通过对下层一女性墓主DNA研究,现实她已经有东亚和南亚人的“成分”,说明在距今4000年至3500年左右有一个东亚和南亚人种与欧罗巴人融合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一批来自高加索地区的人沿着乌兹别克斯坦走廊,通过伊利河谷到达罗布泊。要知道,罗布泊彻底干涸也只是近百年来的事。罗布泊,蒙古语的意思是多水汇集的湖。可以想象,三千多年前,那里一定是水草丰美的地方。这样一处富饶的地方,自然会引起外来族群和当地人群的冲突。

然而,但是,最近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推翻了之前所有的猜想!
一支来自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双古所、德国马普演化人类学研究所、韩国首尔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的国际合租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分析,得出了不一样的结果,讲了不一样的故事。研究结果显示,这群人他们既不是来自欧洲的游牧民,也不是来自中亚的农民。他们只不过是本地人的祖先,这个团体曾经分布十分广泛,但在距今1.2万年前末次冰期结束时近乎消失的一个人群——古北亚欧人。
也就是说,在从距今1万年至4000年,在新疆这个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存在来自北亚、欧洲、西亚、中亚、南亚以及中原的人群及文化交流。但是在新疆腹地的塔里木盆地,有那么一群人始终没有参与到这群人的融合之中,一直到小河墓地的人走向灭亡。需要说明的是,从小河墓地出土的遗物显示,他们和其他地区的人群是有物质和文化上的交流。但是这项研究显示的是,他们在基因上并没有和其他族群有交往。也就是说他们在通婚这个问题上应该很保守的。

另外,也不见得基因研究就完全是对的,就比如我们中国人并不怎么认同走出非洲说。在这项研究中,毕竟只是挑了15具来自小河墓地的尸体,并非全部。也难以凭借局部数据说明全部,但是至少确实说明小河墓地的人群曾经流传着一种延续至一万年前的古北亚欧人种的群体。更多的科学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似鳄龙:非洲大型食肉恐龙(长11米/有类似鳄鱼的嘴巴)
在目前已发现的700多种恐龙中,科学家发现里面有些恐龙的长相与现在很多动物相似,比如似鳄龙,它的嘴巴真的跟现在的鳄鱼长的一样,它也因此而得名,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似鳄龙基本资料体型:似鳄龙是一种非洲的大型食肉恐龙,它体长11米,与皮尔逖龙、上游永川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47位,生活在距今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2:22:340000“酸梅汤”是朱元璋发明的?《英烈传》中提到了,但真相是这样的
“酸梅汤”是朱元璋发明的?本文作者倪方六“冷饮”其实是现代的流行说法,古人多称为“凉饮”。到明清时,冷饮早已由隋唐以前的“白领饮品”,变成大众化的“街饮”。图:“卖冰镇酸梅汤”风俗画(民初烟画)古代冷饮品种丰富,但最为经典、也最受喜欢的夏令冷饮,要算“乌梅汤”。这款冷饮可以说是中国人在饮食领域的又一重要“冷发明”,老少皆宜,贵贱都喝,至今都是重要的一款夏天饮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20:020000郭静云:商代“易”与“道”观念渊源
2016-08-19郭静云、王瑾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2016年7月10日上午,郭静云教授为中山大学2016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师生们主讲商代“易”与“道”观念渊源,主要内容来自其著作《天神与天地之道》一书的第599-618,774-813页。现将演讲内容整理如下:一、下上若“下上若”是三个非常简单的汉字,很少有人不认识,但当它放在甲骨卜辞中,意义的理解可能需要下一番功夫。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53:040001考古就是官方盗墓 为啥有人这么认为(考古学)
考古是为了把历史呈现在大家眼前。即使在今天,许多人仍将考古误解为“官方盗墓”。事实上,考古的最初目的并不是寻宝。比如,小骨器、破损铁器、盗墓者丢弃的陶器等,制造成本低廉,但考古学家却视之为宝物,不遗余力地用小铲子、小刷子将它们擦掉才有了我们能够认知历史的现状。煮汤器皿我要新鲜事2023-07-21 20:37:460000郭俩:上古国家与文明研究中年代学方法的反思
本文原载于《南方文物》2016年4期,感谢本文作者郭立新、郭静云授权刊发。本次编发时省略了注释和参考文献。若有参考或引用,务请注明。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12:0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