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游学:山东汉代画像石艺术
画像石是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因主要流行于两汉时期,所以常称为汉画像石。作为我国古代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汉画像石具有质朴、深沉的民族本土艺术特色,体现了大汉帝国的时代特色和豪迈情怀,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
山东地区汉代画像石是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的杰出代表。作为汉像石的主要分布区域,它产生时间早,延续时间长,发现数量多,内容题材与雕刻技法丰富,著名的嘉祥武氏祠、长清孝堂山祠堂、沂南北寨汉墓等堪称代表作品。

山东境内发现的画像石总数超过了10000块。这些以刀为笔,以石为纸的画像石,穿越了2000年的时空,保存了汉代最为真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誉为“汉代生活的历史画卷”。
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楚风,浪漫飘逸,融合西域传入的胡风,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汉代艺术,与商周青铜艺术南北朝石窟艺术、唐斯宋词一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绚丽瑰宝。

近年来,山东境内又相继出土一批艺术价值极高的汉代画像,如2005年发掘的长清大街画像石墓、2007年出土的东平彩绘壁画墓等,大大丰富了山东汉画的内容。
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主要可以分为线刻和浮雕两大类。线刻类主要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凸面线刻,浮雕类有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画像石最常见的雕刻技法是线刻和浅浮雕。
画像石制作过程很复杂,首先得请“名工”或“良匠”来完成墓室或祠堂设计任务,然后雇佣工匠挑选适合雕造的优等石材,其次由石匠将石料加工成适合要求的建筑构件,再由“画师”在磨制平滑的石面上,用毛笔给画像的底稿,再由石匠按照画师绘制的线稿用凿等工具雕刻出画像,最后按照设计样稿拼装成墓室、祠堂等建筑,这样画像石就制作完成。

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该墓坐北朝南,墓内分前、中、后三个主室,东有三个侧室,西有两个侧室。整个墓室象征墓主人的生前居所,前室为厅,中室为堂,后室为寝,东西两侧分别为储藏室、厕所等。墓室中有大跨度的石过梁,以八角石柱擎起,墓顶是抹角结构的藻井。各室相互贯通,前有墓门、墓道。墓室由地面、台子、支柱、墙壁、横额、中柱、过梁、横坊、抹角石、盖顶石等按先后顺序垒筑起来。整个墓室用石料280块,其中画像石42块,画像73幅。内容涉及战争、娱乐、宴饮、风俗人情等方方面面,是汉代生活的一个缩影。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充分展现了汉代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领域的最高成就,是一件综合的艺术珍品。
东平汉墓壁画是山东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艺术水平最高的汉画作品。壁画色彩艳丽、线条灵动绝妙,不仅填补了山东汉代壁画的空白,在全国也较为罕见!
2007年10月在东平县城基本建设中发现多室壁画墓三座。这三座墓室内厅堂、门楣及石壁上绘有壁画,以一号墓的壁画最为精美,时代约为东汉早期。一号墓结构规整,壁画内容丰富,布局匀称合理,保存完好。墓顶绘制云气纹及红日、金乌,门楣、墓壁以人物画像为主,间以鸡、狗等动物形象及房屋。内容有导引升仙、拜谒、喂鸡养狗、宴饮舞蹈、镇墓辟邪等场面,各类人物形象多达48个。其中尤以绘制于门楣的12个人物形象最佳,须发飞扬,神态各异,生动传神。壁画以蓝、绿、黑、白色为主,间以红色,色彩艳丽,线条流畅,形态生动,反映了汉代高超的绘画艺术。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与边疆
今天的国土不等于历史上中国的范围,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这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至于现在的中国疆域,已经不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那个范围了。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一点没有错的,但是你不能把这句话解释为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这是完全违反历史事实,明以前历代中原王朝都管不到台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1:38:060000巨型植食恐龙:朱特龙 体长15-20米(发现于英国怀特岛)
朱特龙是一种蜥脚下目中的泰坦巨龙类恐龙,体长可达15-20米,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诞生于下白垩纪时期,长期的生活在远古时期的欧洲,第一批化石也是在英国南部的怀特岛附近发现的。朱特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2:36:420000中国文化史上最诡异的“甲骨诅咒”现象,发现第一人投井自殉之谜
殷墟甲骨——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有一种很古老的文字,与西亚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一起,并称“世界三大古文字”——这种文字,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1:450002【考古词条】 旧石器时代 · 下草湾人
▲下草湾位置图位于双沟镇东南8公里处的下草湾引河东岸,是江苏省发现最早的古人类遗址。▲采集到的下草湾人胫骨1954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杨钟健教授在下草湾考察时,采集到一段长15.27厘米的骨化石。经研究确定为人的股骨化石,是新世晚期人类化石,距今约4-5万年,属晚期智能人,被命名为“下草湾新人”,考古界称为下草湾文化。▲胫骨各方位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8:59:220000小型剑龙科:肯龙 背部长有6对尖刺(拥有第二脑)
肯龙是一种剑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5570万年前侏罗纪末期的启莫里阶,属于剑龙科中体型偏小的,体长只有5米左右,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臀部或者肩膀两侧长有两根尖刺,向后延伸,而背部则沿着脊椎生长着6对长刺。肯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4:49: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