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植食恐龙:朱特龙 体长15-20米(发现于英国怀特岛)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2:36:420阅
朱特龙是一种蜥脚下目中的泰坦巨龙类恐龙,体长可达15-20米,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诞生于下白垩纪时期,长期的生活在远古时期的欧洲,第一批化石也是在英国南部的怀特岛附近发现的。
朱特龙的化石发现

在1887年的时候,理查德·利德克尔就曾提到,威廉·D·福克斯在英国南部的怀特岛布鲁克湾的附近发现了两条蜥脚类恐龙的尾椎骨化石,并且分别将它们标号为BMNH R146a和BMNH 151,但是最初的时候科学家理查德在论文中却意外的将其归类于鸟脚类恐龙,而明显它带有很强的蜥脚类恐龙的特征,但因为那时候关于鸟脚类恐龙的尾巴特征还不太了解,所以便进行了错误的归类。

直到1929年的时候,才由冯·胡恩将朱特龙和另一具化石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其中第一只叫做Valdensis,而第二只则命名为Lydekkeri,它们都被认为是泰塔巨龙类恐龙的一种,最终在1993年的时候,由勒鲁夫重新的将其命名并且确定了它的独立属,而之所以将它称为朱特龙,就是因为在5世纪的时候朱特人曾经在这座怀特岛上进行了居住并且最终建立了王朝。
泰坦巨龙类恐龙的特征

泰坦巨龙类恐龙是蜥脚下目中体型最大的恐龙,并且也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最重的生物之一,尤其是超龙等体长可达40米以上的恐龙,更是不愧于泰坦这个名称。要知道泰坦在神话中的地位可是比十二主神还高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基本上体重都可达到20吨以上,而且普遍都是脖子和尾巴比较长。

泰坦巨龙类恐龙最大的面部特征就是鼻子大,尤其是它们的鼻孔不仅隆起突出,位于头顶,而且异常的硕大,但是它们的牙齿普遍非常细小且密集,大多呈现钉子状核铅笔状,而且大多数的泰坦巨龙类恐龙都是前肢短于后肢的,并且皮肤上带有很多细小的鳞片。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朝歌和安阳哪个才是商朝最后的都城?考古显示:或都在王畿之内
我觉得很可能朝歌和安阳都在王畿之内。安阳小屯一带(殷墟)发现了宫殿基址、大型王陵区、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居住区,还有王室占卜的甲骨卜辞,似乎很有王都气象。根据《竹书纪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年更不徙都”。《尚书》、《史记》里都有类似“盘庚迁殷”、“更不徙都”的记载。可见这套说辞的可信度应该是很高的。那么,“盘庚迁殷”的“殷”指的是现今的何处?——洹北商城。我要新鲜事2023-09-08 18:54:110000靖王刘胜之墓 出土了当时最完整的一件金缕玉衣
河北省满城县西北地区,坐落着一座名叫陵山的山丘,其周边有两个名为守陵的村庄,传说这些村庄的居民都是守陵人的后代,因此得名守陵村。这些村庄的历史久远,人们对它们究竟守护的是哪座陵墓,以及这座陵墓的确切位置知之甚少。长期以来,这些传说只是被当作故事传颂,并没有人真正去追究是否真的存在这座陵墓。在1968年,这个历史谜题终于被揭开了。我要新鲜事2023-09-04 19:23:450000盗墓者不要的东西在陕西被考古挖出,性学专家如获至宝
一座出土特殊文物西汉墓的发掘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一座发现了特殊女用文物“性器”的古墓——陕西西安郑王村第54号西汉墓。有关这座墓的出土物,我以前写过,在头条号中也聊到过。这篇文章重点来说说该墓的发掘情况。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05:270001专家找到宋代八角墓 发现大量陪葬文物(八角古墓)
宋代八角古墓的主人还是一个谜团。2015年,安徽一建筑工地上发现一座奇怪的八边形古墓,工人掀开墓顶,还发现里面盛放的三口棺材。通报当地文物局后,考古专家立即赶往现场,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通过对裸露出的墓砖,专家分析出此墓应该是距今800多年前宋朝时期的墓葬风格。三口棺材我要新鲜事2023-11-12 20:43:340001「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萨拉乌苏遗址
▲萨拉乌苏遗址位置图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萨拉乌苏”(蒙语“黄水”)沿岸。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和铀系法断代,年代为距今约5万至3.5万年。该遗址是中国境内最早发掘和研究的两个旧石器遗址中的一个。出有晚期智人化石和以细小石器为特征的文化遗物。▲河套人头骨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1:54: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