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昭通晋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52:450阅

东晋霍承嗣壁画墓。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后海子。1963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将该墓清理并迁移到昭通县文化馆修复保存。据墓室后壁题记,该墓建于东晋太元十一至十九年(386~394)之间。是云南省首次发现的古代壁画墓。

此墓系砖石混合结构的单室墓,覆斗顶,有墓道及两扇石门,墓道内靠近墓门处两侧各有一个小龛。墓底用两层扇形花砖铺砌。墓室方形,每边长3米,高2.2米。墓道长3.4米。地面有高5.2米的坟丘。因早年被盗,仅存壁画。后壁壁画分上下两列,以黑、土黄、暗红3色绘制。上列绘流云、莲瓣形图案、莲花、骑士射猎及玄武;下列正中绘墓主人坐像,左右为仪仗和侍从。在主像右上方有墨书题记8行,残存86字,楷书略带隶书笔意。左壁上列绘流云、阙、鸟、獐、白虎、太阳等;下列绘持幡及骑马执矛的汉族部曲18人。右壁上列绘流云、莲花、玉女、獐、鹿、青龙、三足鸟、人面虎身兽、阙等;下列绘彝汉部曲39人及骑士4人。前壁上列绘流云、朱雀及六瓣回形图案4枚;下列绘屋宇及一执刀人。这些壁画为研究当时的服装、仪仗、兵马及风俗信仰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据墓室题记,墓主为霍□,字承嗣,南郡枝江人,曾任“使持节都督江南交宁二州诸军事建宁越巂兴古兰三□□守南夷校尉交宁二州刺史”,死时是荆州南郡枝江牧,年66岁,先葬蜀郡,后改葬于此。霍氏自霍峻仕蜀汉,其子弋,弋子在,弋孙彪等,俱在宁州任职,成为极有势力的“南中大姓”之一。壁画中除了汉族部曲以外,还有彝族部曲,反映了霍氏政权统治下的民族关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中国考古学会与中国文物报社签订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合作协议
4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考古学会与中国文物报社就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签订合作协议。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国春,所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陈星灿,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总编辑李让、副总编辑李学良出席签约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委员、科研处负责人刘国祥主持签约仪式。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32:260000神秘消失的古滇国真的在抚仙湖底吗 湖底雄伟宫殿又是何人所建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3:04:0900002008年工人发现古墓 墓主用2000个瓷碗“碗葬” 专家却表示遗憾
2008年,在重庆鹅岭一条街道上,有一位勤勉的清洁工发现了一座古墓。考古部门得知后进行了挖掘与清理,发现这座清朝时期的墓穴采用的是碗葬葬墓方式。据研究,碗葬墓葬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相当盛行。这座古墓就是用青花瓷碗砌成的,一共用了2000多个碗进行砌筑。墓室长度达到2.4米,宽度1.35米,高达1.3米。只有墓门部分不是用青花瓷材料做成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3:43:540004原巴克龙:中国中型恐龙(长5米/出土于阿拉善地区)
原巴克龙是一种鸟脚亚目下的禽龙科恐龙,和巴克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诞生于9750万年前-91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达5-6米,原巴克龙属中主要分为戈壁原巴克龙和阿拉善原巴克龙两个种,它们的前肢第一指都长有小尖刺,并且吻部较为狭窄,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内蒙古发现的。原巴克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08:440002古墓中发现了4件国宝,虽然作用单一,但专家却说是“超前科技”
我要新鲜事2023-04-25 00:26:16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