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会与中国文物报社签订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合作协议
4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考古学会与中国文物报社就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签订合作协议。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国春,所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陈星灿,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总编辑李让、副总编辑李学良出席签约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委员、科研处负责人刘国祥主持签约仪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明显提升。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经过友好协商和充分讨论,同意在以往多年合作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根据合作协议,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将围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主题,组织开展主题宣传、主题展览、主题论坛、主题讲座、主题征集等系列活动,编辑出版相关图书、特刊。

王巍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间,中国考古可以说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考古发现还是考古人才队伍建设,包括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利用在内,都全面进入了新时代,这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也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媒体的积极配合。希望能通过共同开展一系列活动,全面地展示中国考古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也希望这次活动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柳士发表示,从2012年至今,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考古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精诚合作,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已经成为文博领域一项现象级传播案例。中国文物报社作为全国文博领域权威媒体单位,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也承担着特殊的使命。我们希望和中国考古学会一道,以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为切入口,通过全行业参与、全社会关注的展示推介活动,与公众共同回望新时代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助力中国考古以更加矫健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王明珂:三星堆的启示——历史与文明反思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2:56:460000日享一书BGl01《柳州白莲洞》
前两天讲宁波,今儿来个柳州的。这本书不属于我所了解范围内的,是月初同学找我要的一本书,一看名字就没听说过,既然找到了不妨大致翻一下。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7:11:560001中国考古百年 | 回访:暗流与低音
徐峰2012年,徐坚先生的《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以下简称《暗流》)出版,在此之前,考古学界似乎习惯了考古学史著作以民国时代史语所的考古发掘、人物和研究为讨论对象。《暗流》一出,考古学史上某些被遮蔽的角落有了些许光亮,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29:540000郑君雷:百越融入“中华一体”的考古人类学考察
一、引言从考古学上考察百越融入“中华一体”的历史进程,会牵连民族史、民族学,这些内容大致属于宋兆麟理解的“民族考古学”范畴。不过“民族考古学”在国内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概念。国内学者对于“民族考古学”的概念、研究范式乃至学科属性争议颇多。0000水下考古脆弱文物提取技术研究与实践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36: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