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耕望:研究中国史不必要从中文入手
问研究中国历史,先从中文方面入手,或者先进中文系,打好中文基础如何?
答中国语文为治中国史的一项基本条件,因为治史必须有看得懂古书的能力,又要有写作表达的能力,所以研究历史的人必须要有适当的中文程度,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专从中文入手,却有毛病。因为走上来先搞中文的人,做学问的态度往往趋于过分保守,乃至株守,发不开。我在中学大学时代就看到不少例子。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是在《经验谈》第九篇第六节中所提到的那位好友。他以中文见长来读历史系,在大学中也特嗜中文系的课。他文章写得好,治史也很努力,但终于不能有所发展。目前很多大学的中国语文学系,讲学的态度有些保守的倾向,青年们读中文系,若就从中文这条路子一直发展下去,自可有其成就;但若中途转到历史园地中来,他的史学基础既很薄弱,对于与史学有关的各种社会科学更无一点概念。在那样情形下,做史学研究工作,势必遭遇到很大的局限。他最有希望的一条大路可能是在学术史方面求发展,其次也可能长于史籍校订工作,因为一般言之,这方面的工作者要有较深厚的中文修养。不过他仍要在史学本身补下极大功夫。否则研究学术史固然不会能有辉煌成就;就是史籍校订,虽属小道,但若只凭中文造诣深厚,也不能得到较好的成果,我最近就看到一个极好例证。至于史学其他方面,因为他对于历史上关涉国计民生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社会、风习各方面的问题,多不免有些隔膜或不大关切,自更难贯穿历史各方面,做一个有规模的大工作。
实际上,历史学是一项人文学、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包罗万象,任何历史现象都当寄予关怀,甚至天文历数动植矿等纯自然科学也当留意,所以研究历史就当从史学本身入手,庶免有先天性的先入为主的性向。若先从别的某一学科入手,势必走上来就无意中执著在某一方面,他的着眼点关怀面不免先有局限,方法上意识上也不免有所偏向。因此研究史学不但不要从中文哲学入手,就是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入手,也有同样毛病,倒不如从史学本身入门,而广泛留意各方面,吸取各种知识,虽然对于各方面所知者浅,但对于史学研究助益则大。至少可以使你能胸襟宽宏,关怀广阔,无所执蔽!
所以我认为研究中国历史还是要以史学本科为基础,中文固然重要,但中国历史的重要史书、基本史料,大都是文学名著,如《左传》、《四史》、《通鉴》之类自不待言,即如《晋书》、南北朝各史、旧新《唐书》,文章虽不都是第一流,但都有相当水准,而且里面收有很多当时第一流的文章,久读之后,自能增强你的中文程度。我在中学时代,中文程度极差,大学读书时虽也选修了中文系的“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及“中国文学史”、“诗选”等课,但基本功夫仍下在史学名著《史记》、《汉书》等方面。后来更少在中文方面下功夫,但看书能力与写作能力也就与时俱增。这都是从史书中无意中学到的,不曾特意要学好中文。在这期间,虽也将《全唐文》、《全唐诗》都从头到尾看一遍,但那只是找史料,不是从文学观点去研读。专从文章观点去读的书,除了第一、二篇所提的《饮冰室文集》与《史记论文》等之外,恐怕只有《古文辞类纂》与《续纂》,自然也只是选读。所以我认为对于史学有兴趣的青年,在学校中只要选修中文系的文字、声韵、训诂之类的课即可,其余的,只要能认真的读史书,自能无意中兼有收获,不必要先搞好中文,以中文为基础来研究历史。
再说若要从语文方面入手,倒不如先对外文下点功夫。主要的是英文与日文。先有了相当的英文阅读能力,读些外国的史学名著,可能在方法上有些帮助;先有了相当的日文阅读能力,将来治中国史时,可以充分利用日本学人研究中国史的成果,对于自己的研究工作帮助尤大。可惜我对于这两种语文都未曾事先下过一番功夫,一走上中国史的专门研究之路,就为兴趣所牵,不能旁顾外国语文,这在研究工作上也吃亏不少!
来源:《治史三书》
这位集团军总司令调3个运输连挖宝,士兵不懂盗墓,棺被硬挖出来
李品仙寿春挖宝案本文作者倪方六与党玉崐、孙殿英相比,驻扎在安徽境内的新桂系军阀李品仙盗墓,当时做得比较隐秘。李品仙盗掘的对象是位于古寿春(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楚幽王陵。图:李品仙戎装照但事情最后还是暴露了,搞得当时民国政坛内人人皆知,动静很大。后来之所以较少被提及,鲜为外界知道,可能是因事发于抗战时期,外界精力都集中在解救民族危机上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33:170000西方成吉思汗式人物征服四大文明古国中三个,掠宝太多建博物馆
博物馆的“黑”历史本文作者倪方六谈到盗墓,这其实是体力技术的活儿,一般人做不了的。而且,花了吃奶的劲挖开来,有没有东西还不一定,十墓九空,古代盗墓者贼精呢,那么多珍宝埋在地下,还等你刷脸时代的龟孙子来盗!于是,又有人歪想到了弄得宝物、快速发财的捷径,这捷径绝不会空手,只是危险系数太高,弄不好要丢脑袋的——那就是盗博物馆。说到博物馆,我这里扒扒它的黑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36:540000“江东分王三百年,复与中国合”,这是南北朝必统一预言,谁说的
郭璞卜算传奇——知道自己死期的人本文作者倪方六风水师都崇拜的一个人,叫郭璞,我在以前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曾聊过此人,他是中国传统风水鼻祖。郭璞是东晋人,他在当时最出名的不是他会看风水,而是他精准的预言能力,还会给人看面相。他最后也是因为算命而遭遇非正常死亡,被东晋权臣、想当皇帝的王郭给杀了。郭璞到底怎么被杀的啊?这里有故事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36:370001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宋辽金元(二)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细名单戳~重磅!“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13:260000赖氏龙:北美大型恐龙(带有斧头状头冠/体长16米)
赖氏龙是一种鸭嘴龙科恐龙,诞生于7600万年-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顶带有一个类似斧头状的头冠,突出的部分指向额前,体长可达9.4-16.5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出土自北美洲。赖氏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1:15: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