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氏龙:北美大型恐龙(带有斧头状头冠/体长16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1:15:520阅
赖氏龙是一种鸭嘴龙科恐龙,诞生于7600万年-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顶带有一个类似斧头状的头冠,突出的部分指向额前,体长可达9.4-16.5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出土自北美洲。
赖氏龙的外形特征

赖氏龙属于鸭嘴龙科恐龙中的有冠类,但是它的冠饰和冠龙不同,它是额顶和额前带有一块骨质的突起,看起来就像斧头,“刀锋”的部分指向前方,但是它并没有像冠龙那样整个头冠延伸到鼻部,所以赖氏龙的鼻子并不是隆起的,这也是它们在未成年时期就能明显区别的一大外貌特征。

赖氏龙和其他的鸭嘴龙科恐龙很像,都是使用四足行走,奔跑的时候可能会抬起前肢,只是用粗壮的后肢。它的尾巴处带有非常强健的骨化肌腱,使得尾巴能够时刻保持水平,不会轻易的下垂,并且它的前肢只有4根指头,缺少拇指,中间的三根为蹄状,并且连接在一起,这样能够更好的抓握东西,它的嘴巴也是鸭嘴状的扁平且修长。
赖氏龙的生活习性

赖氏龙的头冠作用有很多,因为它的鼻管会围绕在冠饰之中,而整个冠饰都是中空的,这使得科学家们推测头冠很可能是用来存放盐腺体、唤气、发出共鸣声或者是辨别身份、增加嗅觉等。赖氏龙和大部分的鸭嘴龙科恐龙一样,都在颌骨上长有数百颗牙齿,而在进行咀嚼的时候只用到其中的某一排,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牙齿磨损。
赖氏龙的化石发现

赖氏龙目前其实分为两个有效种,一个是在加拿大的埃布尔达省出土的赖氏赖氏龙,另一个则是墨西哥出土的窄尾赖氏龙,其中窄尾赖氏龙的体重比赖氏赖氏龙要更重,可达23吨,并且体长也达到了16.5米,其中窄尾赖氏龙的鳞片大多分布在尾巴上,都是六角形的,而赖氏赖氏龙的鳞片则是分布在躯干上,比如尾巴、颈部、身体等部位,都是不规则的多边形。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苏埠屯商墓
商代晚期墓葬群。位于山东益都县苏埠屯村。1956~1966年山东省博物馆在此发掘处两座大、中型墓,车马坑一座。其中1号墓的发掘报告于1972年刊布。▲苏埠屯墓群▲亚醜钺大墓中的1号墓有4条墓道,墓室呈长方形,墓口南北长15米,东西宽10.7米,深8.25米。墓中有木板筑成“亚”字形椁室,墓底有腰坑和奠基坑各一个。墓内共有殉人和人牲48个,另有狗6只、小兽1只。▲亚醜方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2:23:570000新发现 | 山东三埠李家遗址发现周代墓地 见证莱、齐文化交替更迭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57:120004天门殷戴家湾遗址、随州金鸡岭和幕阜山地区的冶炼遗存(中国冶金起源系列之九)
【编者按】中国冶金技术起源于何方何时?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是涉及到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大命题。郭静云教授团队近期刊发《中国冶炼技术本土起源:从长江中游冶炼遗存直接证据谈起》(郭静云、邱诗萤、范梓浩、郭立新等著,全文分上下篇,分别刊发于《南方文物》2018年3期和2019年3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20:010000陈更宇:早期赢秦人生活方式的探索
0000醒龙:非洲小型杂食性恐龙(长1.2米/距今2亿年前)
在恐龙时代,就食性而言分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不过如果仔细分类的话,还有一个杂食性恐龙,即吃草也吃肉的恐龙,比如尾羽龙、盐都龙等,还有今天要介绍的醒龙,它体长仅1.2米,体型小决定了它们只能有什么吃什么,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醒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07: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