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龙:非洲小型杂食性恐龙(长1.2米/距今2亿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07:480阅
在恐龙时代,就食性而言分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不过如果仔细分类的话,还有一个杂食性恐龙,即吃草也吃肉的恐龙,比如尾羽龙、盐都龙等,还有今天要介绍的醒龙,它体长仅1.2米,体型小决定了它们只能有什么吃什么,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
醒龙基本资料

醒龙是一种非洲的小型杂食性恐龙,它体长1.2米,二足行走,长的跟现代的鸟相似,当醒龙要凶猛的多,攻击性也要更强。就体型而言,醒龙跟小盾龙、贾巴尔普尔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628位,生活在距今2亿年前的早侏罗世。
醒龙化石

醒龙化石发现于非洲南非开普省与莱索托加查斯内克区的上艾略特组(该地区还曾发现狼鼻龙、大椎龙等),其化石并不完整,只有头骨和骨架。通过对化石的拼凑与研究,专家发现醒龙是畸齿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早侏罗纪(赫唐阶到锡内穆阶)的南部非洲。
醒龙的形态与习性

醒龙是种小型、二足、草食性或杂食性的恐龙,身长接近1.2米,重量少于45公斤,它属于畸齿龙科,畸齿龙科是群小型、早期鸟臀目恐龙,以它们的异型齿齿列为名。醒龙的最大特点就是上下颌各有一对大型、类似犬齿的长牙,通常称为犬齿型牙齿。醒龙因为体型小,是食物链底端生物,所以为了生存,它们即吃肉也吃植物。
非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非洲目前发现了66种,南非目前发现了16种,其中就包括醒龙、龙猎龙、恩霹渥巴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沈阳发现的辽代墓葬群 出土了罕见的黄金面罩(辽代古墓)
黄金面罩用作辽代王室的墓葬习俗。在2017年沈阳的一个考古小队在某个县城进行考察的时候,意外之中发现了一个辽代的古墓,里面有着非常强烈的辽代元素。在这个墓葬里面,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不少的陪葬品,比如说瓶子还有碗以及青铜器之类的。不过这些也不算是特别的难得,最让专家们兴奋的就是他们挖掘出来的一个黄金面罩以及一个银丝网。这两个可以代表我国两代时期的贵金属打造技术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墓葬规模我要新鲜事2023-03-09 18:41:320001陈淳:考古学推荐阅读文献
1.概论与简史保罗·巴恩:《当代学术入门——考古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保罗·巴恩主编:《剑桥插图考古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保罗·巴恩主编:《考古的故事——世界100次考古大发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保罗·麦克金德里克:《会说话的希腊石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布郎丛书公司编著:《古代文明》,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0000考古队挖开一座帝王墓,发现盗墓贼刻下的一行字,专家瞬间发大火
我要新鲜事2023-07-08 16:04:400000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山东滕州岗上遗址
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朱超岗上遗址位于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东沙河街道陈岗村东部漷河两岸(图一),2018-2019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了系统勘探,探明遗址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时代以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为主。遗址北部偏西位置发现了面积约40万平方米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城址(图二)。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21:340000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 | 交流发言·多学科合作
2022年8月24日至26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南沙区人民政府支持的“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在广州召开。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