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鹤壁集窑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23:430阅

宋元时代北方民间瓷窑址。位于今河南省鹤壁集市的汤、淇两河沿岸,共发现窑址10余处,其中以鹤山区鹤壁集西边瓷窑的规模为最大。窑址总面积约84万平方米。

创烧于唐而终于元。烧制的品种繁多,白地黑花瓷器与磁州窑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属磁州窑系。1955年故宫博物院进行调查,1963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发掘。

唐五代时期,鹤壁集窑窑具都用耐火土制成。匣钵敞口,直壁。窑柱成管状。支具分圆形垫饼和上下用圆形垫饼中间以柱相连的两种。烧制器物以白釉瓷器为主,黄釉占一定比,黑釉次之。器物有壶、瓶、罐、碗等。

北宋时期,匣钵有直壁深腹与直璧方唇下部作锅底形漏斗状两种。烧制瓷器仍以白釉为主,豆青色釉与黑釉器为数不少。器形有碗、盘、罐、钵等。瓷器制作技术较以前有所提高,烧制品种增多,装饰花纹也渐趋复杂,有刻划花和白地绘黑花等。

金代继承北宋技术,窑具较前复杂多样,除多种式样的匣钵外,还有各种支垫与器托等。在装饰技法上更为丰富,有刻花、划花、印花、白地绘黑花,还生产釉上加红绿彩器物。器形有各式瓶、壶、盂、钵、碗、盘等。

褐黄釉折沿大盆最具特色,盆内施黄釉,外施黑釉,器内多刻划各种纹饰,有的划一昂首的鹅游于水上,有的划莲花、荷叶。兔纹也比较常见,其作法是先划兔吃草的主题纹饰,在纹饰内敷一层薄薄的白色化妆土,然后施釉,在褐色地上衬托出褐黄色纹饰,这是鹤壁集窑的特有之作。

元代除烧制黑釉、酱釉瓷器外,还继续烧造白地绘黑花器物,但瓷质和施釉均较粗糙,仿钧窑的天蓝釉和带有紫红色斑的瓷器却大为增加。
鹤壁集窑的产生与发展,是直接与民间用瓷的需要相联系的,纹饰题材多来源于民间,表现了民间艺人熟练的技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吴王光鉴
春秋晚期吴国青铜器。因作器者为吴王光(阖庐)而得名。系吴王光为其女叔姬所作的媵器。1955年5月出于安徽省寿县蔡侯墓。器共两件,各有铭文52字,除说明吴王光作器原因外,并记载了当时吴蔡两国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现藏安徽博物院。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8:390003「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遗址位置图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测定结果表明,山顶洞文化年代应介于距今2.7万年左右至3.4万年左右之间。▲山顶洞人的骨针与项链▲山顶洞人之首饰我要新鲜事2023-06-03 09:21:55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内蒙古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49:040000蓓天翼龙:最原始的翼龙目(长60厘米/出土于意大利)
蓓天翼龙是一种最古老的翼龙目动物,诞生于2.1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翼展最多可以达到60厘米,不过相对于其他的翼龙来说,它的翅膀比较短且小,只比它的后肢长2倍而已,目前蓓天翼龙已知的三具化石都是在意大利发现的。蓓天翼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8:52:410001覆盾甲龙类恐龙:雕齿甲龙 背部有厚实鳞甲(肩部带长刺)
雕齿甲龙是一种覆盾甲龙亚目恐龙,诞生于白垩纪的初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背部生长着非常厚实的板甲和成排的骨质突起,有着非常强大的防御能力。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发掘出来的。雕齿甲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8:51: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