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吉州窑址

中国南方古代民间瓷窑址。始建于唐末,盛于南宋,衰于明。在今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镇西侧。隋至宋,吉安称吉州,窑以地名。因烧造地点在永和镇,又叫永和窑。分布范围东西长达2公里,南北宽1.5公里,共有24处窑址。

1960年以前曾进行调查,1974年作过试掘,1980~1981年江西省文物工作队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发掘证明,吉州窑是一座兼收南、北方著名瓷窑的制瓷技艺,生产多种器形、釉色、纹饰产品的综合性瓷窑,尤以南宋时期的白釉下彩绘及黑釉贴花瓷著称。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元时期的吉州窑窑炉,是建于废品堆积层上的长条斜坡形龙窑,长36.8米,宽0.42~3.95米。窑头火膛呈半圆形,窑室中、后部较宽,窑墙用砖砌,墙两侧有窑门,外有护窑墙。窑尾上部已残,应有出烟室。作坊建于平地上,以长方或正方红砖铺地,周围砌有散水槽。遗址内发现有淘洗、搅拌、陈腐瓷泥的池、槽,以及舂窝、陶缸等,还有制作瓷坯用的工具,如插装轮盘中轴用的埋入地下的筒形匣钵,及镭钵器、轮轴帽、坩埚、石质拍子等。

吉州窑的产品,宋以前以青釉、白釉器为主,器形中厚唇碗最多。其制法为以方块高岭土支烧,细砂垫底,与唐越窑器相似。釉呈乳白鱼,碗内印“吉”字纹。还有罐、壶等器。

北宋时期主要产影青釉器,并开始出现黑釉器,而停烧青釉器。器形有碗、钵、碟、壶、罐等,碗圈足高,钵上有点彩,壶为瓜棱腹、长流、扁平把手。南宋时期的产品主要是白釉下彩绘及黑釉贴花器,同时烧造仿定窑的白釉印花覆烧芒口器,仿耀州窑的青釉印花器及绿釉印花器等。

器形以碗、盘、壶、瓶、罐、枕、盆等日常用器为主,并有人物、动物等玩具,胎质较松,呈红灰色。白釉彩绘瓷仿磁州窑,但又有创新,是先绘彩后上釉,图案色泽鲜艳明彻,纹饰题材有花卉、云彩、波浪、人物、动物及回纹等。

黑釉贴花瓷更是独具特色,除有仿建窑的洒釉(包括虎皮、玳瑁、鹧鸪斑、油滴、芦叶等纹样)外,尚运用彩绘、剪纸、贴花、剔花、木叶等多种装饰手法,还有窑变花釉等。这些施釉技艺充分反映出吉州窑瓷器是民间艺术的杰作。


此外,在尹家山岭堆积处发现印有“舒家记”款识的瓷枕底片,证明《格古要论》等文献记载中的“舒翁窑”就在该处。元代仍继续烧造白釉下彩绘及黑釉贴花瓷,除南宋时流行的器形外,尚有高足怀、柳斗纹罐、香熏盖等。有一件绿釉瓷枕底印“元祖郭家大枕记号"款识。明代吉州窑烧造青花瓷器,但色泽青黑,制作及胎釉皆粗糙。
与南宋皇帝有关的烧鹅,好吃不好买
#乡村非遗上头条活动##美食记##美食测评团#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鲜。前段时间老李发了白切鸡的微头条,有网友说,写写烧鹅吧,今儿就写写烧鹅。现代社会,对美食的追求,早已经脱离了果腹的阶段,老李今天与各位分享一下非遗美食,“古井烧鹅”,其传统技艺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43:060001支锅、倒斗分别是哪里盗墓者的黑话?不知道你就不是正宗鬼吹灯迷
盗墓黑话大起底(一)本文作者倪方六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在盗墓圈中,由于盗墓贼的成分复杂、分布广泛,所说黑话也不尽一样。因此,作案时所使用的黑话,也没有统一的格式,并不独立存在,而是与其他行帮杂合。近几年,笔者走访了一些民国盗墓贼的后人及现代已收手的盗墓贼,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盗墓圈的黑话形形色色、丰富多彩。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52:040003观展:其宁惟永—— 北魏洛阳永宁寺特展
一千五百年前的惊世之作,六十年的探索回眸,洛阳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洛阳考古所联手打造,永宁寺出土文物首次最大规模展出。一朝入展厅,恍若走进北魏洛阳城,置身《洛阳伽蓝记》,探究尘封千年的永宁寺遗址,和扑朔迷离的神秘故事。公元493年,孝文帝元宏定都洛阳。北魏正式登上洛阳的历史舞台。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09:25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大坌坑遗址
▲大坌坑遗址分布图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贝丘遗址。位于台湾省台北县八里乡,地处淡水河口。1964年台湾大学发掘。下层为大坌坑文化的代表性遗存,上层属圆山文化。▲大坌坑遗址现况大坌坑文化层出土的陶器质地松软,以褐色砂陶为主。器腹普遍印有绳纹,口沿部分习见单线或双线的刻划纹,还有少量红色条带彩饰。▲大坌坑遗址出土陶片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38: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