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大坌坑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38:290阅

▲ 大坌坑遗址分布图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贝丘遗址。位于台湾省台北县八里乡,地处淡水河口。1964年台湾大学发掘。下层为大坌坑文化的代表性遗存,上层属圆山文化。

▲ 大坌坑遗址现况
大坌坑文化层出土的陶器质地松软,以褐色砂陶为主。器腹普遍印有绳纹,口沿部分习见单线或双线的刻划纹,还有少量红色条带彩饰。

▲ 大坌坑遗址出土陶片
绝大多数为圜底和平底器,圈足器较少,缺乏三足器。器形有瓮、罐、碗等,以斜沿罐和短直领罐为大宗。石器的种类也不多,有磨制的锛、镞和打制的斧、网坠等。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至今尚未发现有种植粮食作物和饲养家畜的明显迹象。

▲ 大坌坑遗址出土陶片
在圆山文化层中发现用碎石铺基的房屋遗迹,还有一座用草拌泥搭盖的半圆形低屏壁,推测是挡风烧陶的遗迹。

▲ 大坌坑遗址墓葬
陶器以棕灰色细砂陶为主,纹饰有锥刺纹、圆圈纹和红彩平行条纹、卵点纹,而不见绳纹。常见器形为罐、碗、壶等。石锄、台阶形脊的有段石锛、双肩石斧是较有代表性的石器。还发现一件两翼式的青铜镞。

▲ 大坌坑遗址房址(F7)
由于目前在圆山文化遗址里未发现铸铜遗迹,而这件铜镞的形制又与商、西周的相同,因此有人认为,圆山文化的青铜器当是从大陆传入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犸君颅龙:非洲大型肉食恐龙(最长11米/头顶长角)
犸君颅龙是一种阿贝力龙科恐龙,体长普遍在8-9米左右,最长的可达11米,最大的特点就是颅骨中空,额头处长有短且粗壮的角,因为硕大的体型、锋利密集的牙齿以及强有力的后肢,使得它成为了7000万年前的顶级掠食者,属于阿贝力龙科中最大最强的恐龙,第一批化石发现于非洲,被认为是玛君龙的异名。犸君颅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37:050001「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关庙山遗址
中国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以大溪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湖北省枝江县城东北11.5公里处,地处江汉平原西部边缘。1978~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除大溪文化遗存外,还有屈家岭文化和极少的“青龙泉三期文化”遗存。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9:48:060001「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王因遗址
▲王因遗址位置图中国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山东省兖州县城西南的王因村南。面积约6万平方米。1975~1978年由高广仁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7次发掘,揭露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主要收获是清理出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墓葬899座。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4100~前3500年。在底层还有少量北辛文化遗存。▲彩陶钵▲彩陶盆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3:41:430002发现超过一个世纪的古代纸莎草纸,揭示了法老的世界
最近在埃及萨卡拉地区的一个巨大墓地中,发现了一件让人印象深刻的文物,它是一幅长达16米(52.5英尺)的古代纸莎草纸。这个被命名为"WaziriPapyrus"的纸莎草纸已经被修复,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年,其中包含了《埃及亡灵之书》的段落和图像。这是一个超过一个世纪以来从未被发现的文物,备受关注。我要新鲜事2023-02-24 18:59:160003请注意!全国文博短视频展示推介活动申报延期
全国文博短视频展示推介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由于疫情原因,部分文博单位无法在原申报截止日期前提交材料。现将申报截止日期延长至2023年1月8日24点。欢迎各单位积极参与!附件:全国文博短视频展示推介活动申报书(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图文转自|“博物馆中国”微信公众号编辑|张小筑实习编辑|李思雨复审|冯朝晖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31:5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