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 第三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召开
5月12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主办,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承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协办的第三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来自全国相关省市区考古科研机构和高校的1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郑州,共同聚焦新时代新使命,谋划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新思路新发展,进行了跨学科、宽领域、多维度的交流和研讨,提出了很多具有启发性、建设性的新思想、新见解、新理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河南省人大原常务副主任、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李柏拴,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河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阎铁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等出席开幕式。陈明、阎铁成、任伟、王巍先后致辞,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与会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主持。

陈明在致辞中表示,郑州地处中原腹地,位居“天地之中”,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域,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彰显了郑州地区在华夏文明起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我国考古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也必将在中华文明研究阐释中发挥更大作用,为讲好中国故事作出更大贡献。
阎铁成表示,作为中国考古学界一个具有国际文化影响力的高端学术平台,中国考古·郑州论坛将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将继续以此为平台,加强与中国考古学会及各有关学术团体的合作,积极组织和开展相关学术活动,促进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任伟在致辞中表示,河南作为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核心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中占据特殊重要的独特地位。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持续推进“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和“夏文化研究”两个“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策划实施文明起源阶段研究和商文化研究项目,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推向深入,努力形成一批突破性、标志性成果,为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贡献河南力量。
王巍表示,当下中国考古学真正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我们应该更加深化研究,这是作为考古人的第一要务。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有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必须深化对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研究,加强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和阐释工作,进一步探究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阶段的社会结构变化、经济政治发展和精神文化内涵,持续推进考古学理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论坛上,12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考古发现与研究进行了主题报告,分别就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河北尚义四台遗址、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甘肃庆阳南佐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陕西西安太平遗址、河南新密新砦城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贵族墓地、河南安阳殷墟洹河北岸地区、陕西旬邑西头遗址等考古发现及收获进行了学术汇报和交流。







论坛期间,与会学者还参观考察了开封州桥遗址和郑州商城书院街遗址。
据介绍,中国考古·郑州论坛是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一个中国考古学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探讨考古学热点问题,促进考古研究,宣传考古成果,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会址设在郑州,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2017年、2019年已成功举办两届。
编辑 | 郭晓蓉 实习编辑 | 杨晓雅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专家通过盗洞探查古墓,意外发现了曹操墓
21世纪初河南安丰乡,高穴村的一位农民,在自家农田里意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盗洞。当时这位农民,立刻就将这一发现反映给了乡党委的贾书记。贾书记看见盗洞以后,便意识到地下很可能有一座古墓,被盗墓贼光顾过了。为了及时抢救,保护这座古墓中的文物,贾书记将这一情况,及时上报给了当地的考古部门。当地考古部门得到消息以后,又立即派出一名考古学者,前往村子中探查古墓的具体情况。我要新鲜事2023-05-17 20:46:4100004卷,12册,917万字,276位学者共同完成,皇皇巨著献礼中国考古百年
12月29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兼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赵川东出席发布会并讲话。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8:16:230000山西历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项目
五一假期除了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可以去博物馆看看学习祖国悠久的历史,三晋大地的山西省不仅地上文物第一,地下文物也居全国前列。据说人家那边有个青铜博物馆,展出了多年来收缴来的文物甚是震撼,山西博物院近期也在搞活动。不过在看馆之前,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山西多年来那些入选全国十大的重要考古大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49:010001战国时期的祭酒青铜器 已经用到物理学手段(大气压强)
青铜酒器使用了大气压强作为原理而制造。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青铜祭酒器,可以说是妥妥的一件黑科技产品,因为它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利用大气压原理铸造的青铜器。它通体高65.2厘米,下端是一个雕饰呈莲花瓣形状,内部中控的球形器。它的底部有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圆宝,球的上方是一个中空竹结形长柄,长柄中有一个黄豆般大小的方孔洞,顶端为封闭的龙首衔环竹节形肠柄,与莲花瓣状球形器上下贯通。黑科技我要新鲜事2023-10-20 20:24: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