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摩盖吐龙:蒙古超巨型恐龙(长21米/长有钉状牙齿)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57:200阅
纳摩盖吐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7500万年前-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最多可达21米,属于超巨型恐龙的一种,因为出土的四颗钉子状牙齿而被命名,第一批化石发现于蒙古国,因此也叫做蒙古纳摩盖吐龙。
纳摩盖吐龙的体型

纳摩盖吐龙和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一样,都有着非常长的尾巴和脖子,因此它的体长也达到了惊人的21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44位,也就是相当于站起来有现代5-6层楼房高,与南方梁龙、东北巨龙以及沉重龙等都有着一样的体型。
纳摩盖吐龙的化石发现

纳摩盖吐龙的最早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的戈壁上发现的,因为发掘地是纳摩盖吐盆地所以以此进行了命名,其中仅出土了一个颅骨化石,可以看出纳摩盖吐龙和其他蜥脚类恐龙的脑袋相同,脑袋非常的长且斜,不过相比身体更小,并且它还带有钉子状的牙齿,方便啃食树叶。

纳摩盖吐龙最初是由一位叫做Nowinski的人在1971年发现的,种名叫做蒙古纳摩盖吐龙,而另一种耙齿纳摩盖吐龙则是在1977年才被中国著名恐龙专家董枝明进行了描述,不过最终还是暂时被放入疑名恐龙的行列。在2011年的时候,古生物学家通过对比纳摩盖吐龙和现代翼类的巩膜环,得出了纳摩盖吐龙很可能是不按昼夜作息的动物,基本上任何时候都非常活跃,只需要非常短的休息时间。
蒙古国发现的恐龙

蒙古国一共发现了至少71种恐龙,其中体型最大的就是非凡龙,体长可达23米,因此纳摩盖吐龙是仅次于它的蒙古第二大恐龙,而最小的则是小驰龙,体长只有29厘米而已。如果是按照生存年代来看,那么纳摩盖吐龙则是出现比较晚的恐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牛头怪甲龙:蒙古小型恐龙(长5米/颅骨酷似牛头)
牛头怪甲龙是一种甲龙科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具有非常原始的甲龙颅骨特征,外形类似现代的牛头,在额头的两侧和眼睛下长有尖角,第一批化石出土于蒙古国的沙漠地区,后被走私,最终被美国加州博物馆买下研究。牛头怪甲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00:560000?纪念云南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现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玉溪召开
1972年李家山首次考古发掘至今,已历50年。8月13日,纪念云南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现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玉溪开幕。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国家文物局考古司考古管理处处长张凌,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杨德聪,中共玉溪市委书记王力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共玉溪市委副书记、市长江华主持。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26:490000李新伟:中国史前昆虫“蜕变”和“羽化”信仰新探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40:450000重怪龙:同时代最大结节龙科(长5米/上颌仅长1颗牙)
重怪龙是一种甲龙下目的结节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1600万年前-1亿9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虽然只有5-5.5米,但却是当时最大型的结节龙科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上颌骨前端是无牙的且尺骨笔直,第一批重怪龙化石是在北美洲美国发现的。重怪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8:22: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