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君龙:非洲大型兽脚恐龙(喜欢同类相食/头顶长角饰)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41:110阅
玛君龙是一种兽脚亚目的阿贝力龙科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68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主要以其他的恐龙或者腐肉为食,体长可达8米,属于大型肉食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发现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地区。
玛君龙的体型

玛君龙属于肉食恐龙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之一,体重可达1.2吨,体长普遍可以达到8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234位,大小和现代的普通鲸鱼一样长,体型类似于中华盗龙、维恩猎龙、阿贝力龙以及阿里瓦龙等大型恐龙,不过其中脑袋的长度就达到了60-70厘米,占到身体的十分之一。
玛君龙的外形特征

玛君龙属于阿贝力龙科,所以有着非常典型的阿贝力龙科特征,比如它的牙齿基本上都有短齿冠,并且上颌的吻部非常钝,表面都有着凹凸不平的骨质等,不过玛君龙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那就是它的额头顶部长有一个小但明显的半球形角状突起,并且它的颅骨更宽一些,且脑袋的长度和高度都是差不多的,而且它的牙齿也是阿贝力龙科恐龙中最多的,光是上颌骨就达到了17颗,而齿骨上还有另外17颗。
玛君龙的生活习性

玛君龙最独特的就是头顶的突起,这种结构的功能虽然目前没有确定,但是科学家猜测它们可能是作为竞争或者求偶展示的用途。玛君龙最让人感到惊人的就是它们会同类相残,甚至是相食,因为科学家在玛君龙的骨骼化石上发现了同样来自另一只玛君龙牙齿的痕迹,而在当时玛君龙是唯一一种最大的肉食恐龙,所以科学家猜测它们可能和蜥蜴一样,有着以输掉对手的尸体为食的习惯。
玛君龙的化石发现

玛君龙最早一批化石是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发现的,当时第一个发现它的人就是一位法国军官,在北齐布卡河的周围意外发现了玛君龙,这批化石中包含了两颗牙齿、一块指爪以及少量脊椎骨等,而这种恐龙的属名则是结合了马哈赞加省的旧名马任加省以及希腊语中的蜥蜴一词而诞生的,目前存放在法国巴黎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中。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密县打虎亭汉墓
东汉晚期的两座大型壁画、画像石墓。位于河南省密县打虎亭村西。1960-1961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发掘。两墓东西并列,相距30米,墓主当为亲族。据墓葬规格,墓主的身份都应是当时的高级官吏。有人根据《水经注》记载,认为西侧的1号墓墓主为弘农太守张伯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44:490001马王堆出土道德经 居然和历史不符(马王堆发现)
马王堆发现了道德经与流传版本有不同众。所周知,在1973年的时候,我国考古学家在长沙出土了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马王堆墓。经过多年的努力后,专家在墓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这无疑对于我国的考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此之外,队员们还挖出了一本老子的道德经。然而,就在专家经过解读后却发现这本道德经上的内容与后世所流传的道德经完全不同。篡改道德经我要新鲜事2023-03-28 13:04:000003芙蓉龙:史前伪鳄类爬行动物(长3米/长有硕大背脊)
芙蓉龙是一种主龙纲下的伪鳄类爬行动物,诞生于三叠纪中期,体长只有3米左右,最大的特点就是背部长有硕大的扇形帆状物,并且它的嘴巴中是没有牙齿的,但是主要以植物的嫩芽为食,第一批化石出土于中国湖南省。芙蓉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5:19:530003观展:良渚早起亦即中华文明的黎明
早期良渚为良渚文化阶段分期第一期该时期良渚古城尚未营建但已基本具备阶层分化的文明基础墓葬随葬品从数量、器型、组合形式等各方面已显示出特有的墓葬规制和鲜明的良渚文化特点。近年来北村、官井头、玉架山等遗址的发现给我们破解这一谜题提供了新的线索。01前夜良渚从崧泽到良渚,由山地向平原,人口激增对生存空间提出更高要求。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0:53:060000马扎尔龙:欧洲侏儒蜥脚类恐龙(长6米/生于独立岛屿)
马扎尔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但它的体型属于蜥脚类恐龙中比较罕见的,是目前发现的最小蜥脚类恐龙之一,体长只有6米左右,诞生于72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第一批马扎尔龙化石发现于欧洲匈牙利的罗马尼亚地区。马扎尔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47:07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