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出土道德经 居然和历史不符(马王堆发现)
我要新鲜事2023-03-28 13:04:003阅
马王堆发现了道德经与流传版本有不同众。所周知,在1973年的时候,我国考古学家在长沙出土了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马王堆墓。经过多年的努力后,专家在墓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这无疑对于我国的考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此之外,队员们还挖出了一本老子的道德经。然而,就在专家经过解读后却发现这本道德经上的内容与后世所流传的道德经完全不同。

篡改道德经
由此,专家怀疑道德经很可能被人篡改。要知道,道德经是由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所著,文艺深奥,因此被后世之人誉为万经之王,备受人们的追捧。虽然得到了流传,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其内容难免会有所改动。而在马王堆中出土的这本道德经,距离老子时代仅仅200多年更能贴近。

内容差别
历史专家经过解读后,逐一找出了内容的改动之处,就比如传世本中大器晚成这个词,在这本道德经中却是大器免成,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却是天差地别。大器晚成讲的是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成才,但第二种却是成才要顺其自然,并不是刻意成就而来的。除此之外。

残忍记录
对于一些神话史书的记载也有很大的不同,就比如对于皇帝战蚩尤的记载,如今我们固有的认知就是皇帝在九天玄女和四大神兽的帮助下打败蚩尤,但在这本道德经中却记载着皇帝将蚩尤抓住之后,便命人将蚩尤的皮剥下来做成靴子,头砍下来挂到旗子上,更残忍的是将蚩尤的肉做成肉酱,让所有的族人分来吃。一旦违反了自己命令的人都会被处死。由此可以看出,马王堆道德经中皇帝的形象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仁德与宽容。
0003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李学勤:理论与历史学的创新
0002如何管理大学教师职业行为?明朝一不文明做法,现代老师恐难接受
古代对大学教师品德如何管理?本文作者倪方六“师德”问题,近来备受社会关注。其实,“师德”问题是个老话题,自古就是社会所关心的。外国人会说“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中国古人则说老师“为人师表”。中外对教师的评价都很高,自然“师德”就显得十分重要,要求远高于其他职业人士。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6:420000郝红星、张家强:夏代东赵城 发现记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16:050000莱索托龙:非洲小型植食恐龙(骨骼中空/奔跑速度快)
莱索托龙是一种鸟脚亚目恐龙,体长只有1.2米,重量仅10公斤,相当于现代的一只大型犬的大小,最大的特点就是颅骨非常小且平坦,但内部空间很大,尤其是颌骨处的肌肉非常多,并且眼窝也很大,它的整体非常轻盈,因此动作敏捷,主要以速度进行防御,属于小型的植食性恐龙之一。莱索托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0:24: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