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加布龙:南美超巨型恐龙(体长24米/生于1.2亿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4:33:251阅
利加布龙是一种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1亿2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可达24米,算是超巨型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发现的,其中仅仅只包含了部分的躯干骨骼碎片,所以目前资料非常少。
利加布龙的体型

利加布龙具有泰坦巨龙类恐龙的典型特征,那就是脖子和尾巴异常修长,从而也使得它的体长可以达到24米,几乎相当于现代的4头大象的总长度,在目前已经发掘出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在了35位,就算是在恐龙中体型最大的蜥脚类种群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和超龙、包鲁巨龙等有得一拼。
利加布龙的化石发现

利加布龙的最早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发现的,其中仅仅只带有颅骨、牙齿、脊椎、腰带等化石骨骼碎片,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仅仅只能确定它是蜥脚下目恐龙中的泰坦巨龙类,而它的种名则是由约瑟·波拿巴等人进行的命名,全名叫做黎氏利加布龙,主要是为了纪念当时第一个发现这批化石的地质学家Hector A Leanza。
泰坦巨龙类恐龙的特征

泰坦巨龙类恐龙是蜥脚下目恐龙的一个演化分支,也是其中体型最大的一个种群,体重普遍在数十吨以上,而体长也都在15米以上,基本上都具有的典型特征就是它的脑袋非常小巧,但脖子和尾巴都格外的细长,堪比长颈鹿,而身体和四肢则非常粗壮,指爪都是五个蹄状,基本上都属于植食性恐龙。
阿根廷发现的恐龙

阿根廷目前已经发现了81种恐龙,其中阿根廷龙是体型最大的,体长可达40-42米,利加布龙也是数一数二的,排名11位左右,最小的就是加斯帕里尼龙和小力加布龙,体长只有70厘米,属于超迷你型恐龙。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宋江宁:对考古学学科性质和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思考之二
小瓜按:这是宋江宁先生“无角度,不学术”的续篇。宋江宁:对考古学学科性质和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思考如果说上一篇是宋老师在思考考古学是什么的缘起以及问题的提出,那么本篇便是他尝试回答问题,并指出当下考古学学科定位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文中他把考古学与医生看病相类比,从而从研究对象对考古学再次定位。他的反思值得我们现在从业人员深思!一、引言:为什么生病要找医生?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4:400001暴雨后地面发现国宝 专家看到后笑了 估计价值超150000000元
近日,在广东一场暴雨之后,地面上出现了一些神秘的东西,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当地的村民们迅速报警,考古专家随即赶到现场进行勘察。经过一番发掘,专家们发现这是一处宋代沉船的残骸。这艘沉船长约22米,宽约5米,内部存放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包括青花瓷、玉器、金器等。我要新鲜事2023-07-06 17:43:030001「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辽阳魏晋墓
魏晋时期辽东郡境内的墓葬。分布在辽阳市郊的三道壕、北园、棒台子、上王家村等处,辽阳魏晋时为辽东郡治襄平所在地。辽阳魏晋墓的结构仍保持辽阳汉壁画墓的特点,多为用石板支砌的平顶多室墓,室内壁面彩绘壁画。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作过调查。1945年东北解放以后,东北博物馆(后改辽宁省博物馆)对辽阳壁画墓进行了调查和保护工作。从50年代开始,陆续进行了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48:400000魏坚:河套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的考古学观察
文/吴忆雯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河环沙碛,五原秋草,龙城飞将,胡马阴山。2016年12月22日,中正大学历史学系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的魏坚教授前来进行专题演讲。魏坚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考古学科评议组成员。此响应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研究所邀请来台,担任客座教授。魏坚教授多年来专注于原始文化研究、北方民族考古,以及蒙元时期考古学文化遗存发掘和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29:090000新发现 | 咸阳洪渎原 半部隋唐史——陕西咸阳发现中古时期系列家族墓园
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底张街道和北杜街道发掘了战国、两汉、西晋、十六国、北朝、隋、唐、宋、明、清古墓葬3648座,墓葬时代延续长达2200余年(图1)。图1洪渎原墓葬成任墓地M3001唐代大墓发掘现场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00: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