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弗尼斯氏龙:大型植食恐龙(体长8米/仅出土颅骨)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25:180阅
列弗尼斯氏龙是一种鸭嘴龙超科恐龙,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体长可达8米,诞生于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第一批化石是在亚洲的乌兹别克斯坦发现的,其中只包含了一个颅骨化石,所以人们对它的了解并不多。
列弗尼斯氏龙的体型

列弗尼斯龙属于大型恐龙,体长最长可达8米,在目前已经出土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名靠前,达到了233位,几乎和阿贝力龙、食肉牛龙、艾伯塔龙和日本龙等都有着差不多大小的身材,比现代的非洲象还要大上一些。
列弗尼斯氏龙的化石发现

列弗尼斯氏龙当时是在乌兹别克斯坦发现的,最终以俄罗斯的古生物学家列弗·尼斯进行了命名,主要是为了纪念他,不过种名则选择了中亚乌兹别克的河中地地名,经过科学家的分析,确定这种列弗尼斯氏龙或许与巴克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外形和最原始的禽龙非常相似,尤其是臼齿非常发达,且没有头冠。
列弗尼斯氏龙的近亲:巴克龙的特征

巴克龙的臼齿有着非常明显的替换特征,尤其是下颌部会长有数百颗牙齿,分为前后数排,在咀嚼的时候它会轮换的使用其中的几十颗。并且巴克龙体长只有5米,属于禽龙科恐龙的一种,虽然前肢比后肢短上不少,但它和禽龙一样,在行走的时候大多使用四足,而奔跑的时候则只使用更加粗壮的后肢。
乌兹别克斯坦发现的恐龙

乌兹别克斯坦一共发现的恐龙并不多,只有5种而已,如果按照恐龙的体型来排序,那么列弗尼斯氏龙算是其中最大的恐龙,是最小的乌尔巴克齿龙体长的8倍。而如果按照恐龙生存的年代来看,那么列弗尼斯氏龙则是其中诞生时间比较晚的,在白垩纪的末期,而湖角龙则是乌兹别克最早的恐龙,诞生于1.2亿年前的白垩纪初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中山靖王墓出土“仙山” 今成镇馆之宝 考古家:从来没有人去过
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9:00:56000312观展:空明流光——宋瓷·五大名窑特展
瓷器,诞生于绵远悠长的中华文明长河,埏埴成器,煅土作磁,被誉为“火与土”的艺术;它以胎骨釉质塑形造色,承载着东方的风雅与奔放,历经数千年美的历程,对世界的审美有广泛的影响;它流转在中国人的桌榻几案,于朝夕晨昏中绽放美的趣味,蕴含着世代相传的审美准则,也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的文化特质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0:08:050000贵州考古:探索多元一体发展进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智力支持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39:490000皇帝不能亲自为皇后送葬,为什么?风水师对族人说出了一个真相
皇帝不能亲自为皇后送葬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历史上的王朝中,受到风水师影响比较大的,隋朝算一个,这个风水师就是多次说过的萧吉。杨家皇陵就是萧吉卜选的。(萧吉卜选的隋文帝泰陵陵址)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17:3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