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官王竑勇斗锦衣卫,拯救百万灾民
锦衣卫是明朝时期直接受命于皇帝的特务机构,权力极大,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对其无不畏惧。然而,在明朝中期,却有一位文官在朝会时勇敢地打死了锦衣卫指挥使,并且最终做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他就是王竑。

一、名震天下
王竑,字公度,祖籍湖北江夏。祖父因罪被戍守河州(今甘肃临夏),王竑因此出生于此地。他自幼好学,正统四年(1439年)考中进士,名列第五,殿试排在二甲第三十名。正统十一年(1446年),王竑被任命为户部给事中,以其豪迈气节和敢于直言著称。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消息传到北京,朝廷紧急召集会议。当时,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在朝会上厉声呵斥百官,试图压制对王振的弹劾。王竑愤然抓住马顺的头发,指责其为奸党,并率众官将马顺活活打死。此事让王竑一举名震天下。
二、造福地方
在北京保卫战中,王竑督军防守,表现出色,随后奉命镇守居庸关,整顿防务,成效显著。尽管曾因击杀马顺之事受到弹劾,但在于谦的保护下,王竑不仅未受惩罚,还被委以重任,兼巡抚淮、扬、庐三府及徐、和二州,并理两淮盐课。
当时,凤阳、淮安、徐州等地洪水泛滥,灾民无数。王竑在未获朝廷批准的情况下,毅然下令开仓赈济。面对粮食不足的局面,他不顾反对,动用徐州广运仓余粮救济灾民,最终“全活百八十五万余人”,深受百姓爱戴。

三、官至尚书
景泰帝高度评价王竑的贤能,提升其为左副都御史。然而,景泰八年(1457年),明英宗复辟,王竑因击杀马顺之事被除名并编管江夏。半年后,明英宗赦免王竑,让其归乡。
天顺五年(1461年),蒙古进犯庄浪,在李贤的推荐下,王竑官复原职,并成功击退蒙古军。之后,他再次受命总督漕运,巡抚淮安和扬州,当地百姓闻讯,纷纷欢呼迎拜。
明宪宗即位后,王竑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整顿军务,成绩斐然。然而,由于用人问题与大学士李贤产生分歧,王竑最终辞去职务。尽管之后有大量奏折推荐他,王竑未再被重用。弘治元年(1488年)十二月,七十五岁的王竑病逝,淮安百姓为其立祠纪念。

王竑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悲壮。他在朝会中勇斗锦衣卫指挥使,为百姓开仓赈灾,救济了上百万灾民,最终官至兵部尚书。他不仅展现了一个文官的刚毅和勇气,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为民请命的职责。王竑的故事,不仅是明朝历史中的一段佳话,更是一曲官民同心的赞歌。
苏武被流放北海牧羊 饥饿难耐时 为何宁可吃草根也不吃羊
苏武心怀忠国之志,宁可饿死也不吃羊。在西汉初期,匈奴强大,灭掉了许多部落,控制了河西走廊。为了休养生息,汉朝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政策,避免与匈奴正面交战。然而,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力逐渐充盈,百万雄师备足,只缺一员猛将吹响反攻匈奴的号角。我要新鲜事2023-07-21 20:09:060000黑衣大食绿衣大食白衣大食:倭马亚王朝为白衣大食
白衣大食是指倭马亚王朝,绿衣大食是指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是指法蒂玛王朝。这三个王朝之间有千丝万缕的纠葛以及恩怨。黑衣大食与白衣大食王朝素来积怨已深,后在接连不断的战争中,最终将白衣大食灭掉。绿衣大食原本是白衣大食的一部分,由于国内的分裂势力极为猖獗,一部分人携带着部分疆土独立出来,成立了绿衣大食,两者之间也并不和睦。一、王朝与中国有很深渊源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3:21:0700002016年,浙江婆婆砸15万雇凶杀儿媳,只因嫉妒小两口太恩爱
2016年2月16日,西方的情人节刚刚过去两天,很多情侣之间送的花都还娇艳欲滴的时候,34岁的吴苳却从此失去了自己的爱人。失去伴侣的痛苦让他肝肠寸断,可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导致自己妻子死亡的竟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吴苳清楚自己的母亲不喜欢自己的妻子,可即便关系再怎么糟糕,也犯不上痛下杀手吧!但事实俱在,吴苳也不得不接受现实,只是他不明白,自己的母亲为什么一定要和自己的妻子过不去?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5:37:090000我国古代瓷器的历史:东汉时期出现(其后发扬光大)
瓷器在我国是一个熟悉的东西,它可俗可雅,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在我国古代,瓷器在国外也备受欢迎,甚至一度被哄抬价格,造成有市无价的状况,那么我国古代瓷器的历史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我国古代瓷器的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7:41:180000巨鹿之战为什么叫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名字的起源是什么
巨鹿之战的得名是因为项羽率军从秦末时期称作的巨鹿之地的西南方进入,与秦军在巨鹿郡发生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战役。后人为了纪念这次传奇战役,将其称为巨鹿之战。巨鹿郡也是项羽名震天下的地方,正是巨鹿之战把项羽从一个岌岌无名的小辈变成了全天下都闻风丧胆的西楚霸王。一、巨鹿之战赢的条件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5:46: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