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重用宦官,宦官势力这么猖狂,是大明灭亡的原因吗?
从秦国说起,到清朝灭亡,两千多年,宦官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上。连朱元璋这种极度集权的皇帝都重用宦官可见一斑,宦官掌权可以风光一时风光不了一世,避免了篡位的风险,这对帝王来说是最后的保险。宦官的权力天生依附于皇权。本身就是皇权衍生的产物。就说刘瑾和魏忠贤,刘瑾最高做到了司礼监掌印宦官,这是宦官里最高的官职了。刘瑾顶峰时期权势滔天,但是皇帝一句话翻不起什么浪花来,魏忠贤同理,在天启皇帝手里得势,顶峰时也是九千岁,结果让崇祯这个皇位都没坐稳的咔嚓了。所以对帝王来说,宦官是最好的工具人。
宋之前大多是外戚 氏族分权,从宋开始,压制女性地位,压制武将(氏族)地位,拔高文官也就终结了,外戚氏族干政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时代的进步。但问题也就接踵而来,文官读书人的软弱,选拔机制导致的学阀,门阀家族盛行,到了明中后期一发不可收拾,启用宦官,任纨绔氏族子弟作干儿子,也是无奈之举,想开历史倒车以毒攻毒。朱元璋虽然立下规矩,但是他并不傻,他将宦官的整个官僚体系设计好了,其实是和外朝对应的,也就是说其实朱元璋是对宦官立好了规矩,做好让宦官参政的预案的。最终也确实如此,司礼监和内阁其实是对应的。

文官变质是在土木堡之后,于谦打赢北京保卫战更是开启文官领兵的先河,正德死后皇权更是进一步被压制,明朝几个著名宦官郑和、王振、汪直、刘瑾、冯保、魏忠贤,除了王振是个纯粹的垃圾,其他都是某方面的人才私德不论,后期更是皇帝与文官打擂台的最重要的帮手。
土木堡之变时朱祁镇已经成年,手握二十万精锐,面对瓦拉的三万人,他但凡听手下将领一点人话也不会全军覆没,明朝皇帝都是帝王操控宦官,就朱祁镇一人被宦官玩弄,他和王振拉低了明朝帝王的档次,王振是明朝宦官之耻,军事经济一窍不通,郑和、汪直、刘瑾、魏忠贤哪个都比他强。

刘谨才是正德皇帝真正的保护神,刘谨死后,正德身边就被渗透成筛子,没多久就被溺水病亡了。所谓“八虎”是文臣们给安上去的,并不是他们自己取的,文臣诛八虎,在当时就有人说是王岳与刘瑾争权引起的,当时王岳是司礼监掌印,但弘治却在弘治16年让时任内官监掌印的刘瑾兼任东厂厂督。
时王岳与内阁交好,秘谋诛八虎,不过却被人提前泄密给了刘瑾,这泄密的人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是内阁大佬李东阳,毕竟事后处置王岳等宦官都被发配凤阳守陵,刘健谢迁致仕,只有李东阳仍然留任内阁成了首辅。刘瑾掌司礼监之后掌东厂的是丘聚,后来是马永成,谷大用掌西厂,至于张永是御用监掌印兼乾清宫总管,所以八虎之中张永更有时间伴在正德左右,这也是杨一清选择与张永合谋诛刘瑾的原因。

明朝是亡于东林党,不是亡于宦官。东林党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士绅,官员,地主,有钱人勾结在一起形成的一个组织。除了老百姓,这里面几乎包含了社会的所有阶级。这个组织大量兼并土地,借着朝廷的名义大收赋税,老百姓交不起赋税只能卖地,没了土地就成了流民,有了流民就造反不断。东林党不断膨胀,所以明朝后期才对皇权形成了压制,明朝几代帝王,一直到末代皇帝崇祯都干不过东林党。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就是朱元璋复生也无力回天了,东林党几乎侵蚀了整个社会阶级,导致明朝的灭亡。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书法精湛(王羲之)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来是形容王羲之书法非常苍劲有力。王羲之曾经在东晋皇帝祭祀的时候,在木头上为东晋皇帝书写文字。但是后来的木匠通过雕刻木头时发现,王羲之书写的墨汁已经渗透到了木头内部,距离木头表面有着三分的距离。所以,东晋皇帝知道之后认为王羲之是历史上少有的书法奇才。事实上来看王羲之的书法至今无人能够与之匹敌。一、入木三分反映了王羲之的书法到达怎样的境界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5:15:120000唐玄宗的皇位是如何丢掉的 不因安禄山 而是因为他
尽管叛乱是由安禄山引发,但如果没有李亨,唐玄宗的皇位可能不会如此轻易失去。唐朝,一个历史悠久的王朝,多少人对其繁荣时期心存美好期望。然而,真实的历史是,唐朝接近三百年的历史中,盛世只占了一半的时间,这其中的关键转折点正是唐玄宗。他曾以自身力量打造盛世盛景,但由于奢侈放纵,却也亲手将这一繁荣逐渐腐化。我要新鲜事2023-08-12 21:32:420000倘若朱标继承朱元璋皇位,明朝还会变更藩王制度吗?
在历史上,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基于偶然。有的偶然因素,往往在一定范围内对后来的历史造成较大的影响。比如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役,就彻底改变了明朝的世系,本来明朝的皇位该是朱标一脉传承,但因为朱棣推翻了建文帝,所以导致明朝的皇位变成了朱棣一脉的传承。我要新鲜事2023-06-28 23:37:590000张居正死后,为何大明迅速衰亡?你看万历皇帝任命官吏的凭据是啥
(说历史的女人——第1423期)明朝后期,历史舞台上出现了一位彪炳史册的名臣,即张居正。此人性格耿直,执法严明,而且是位著名的改革家,创制了著名的“一条鞭法”,使大明后期的衰退之势得到相当的扭转。当时他做为首辅(宰相)辅佐幼年的万历皇帝,兢兢业业,大刀阔斧,成为整个大明江山的中流砥柱。我要新鲜事2023-05-20 23:56:060000欧洲皇室为血统纯正,近亲通婚150年,生出一堆地包天、鞋拔子脸
而中国自古也都有着“同姓不婚”的传统,但表姊妹之间依旧习惯通婚。而这已经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如今这个时代我们都十分的清楚“近亲结婚”的劣势,也十分清楚他的危害。所以现在通婚的规矩已经改到了三代直系之内。但中国其实还算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了,因为西方国家的历史上。同姓算什么,堂表兄妹又算什么?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高贵血脉”的纯正,为了不让王室的“高贵血脉”被低贱的血脉污染,亲兄妹结婚都是平常的事。我要新鲜事2023-04-22 01:53: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