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14

左良玉:手握80万重兵 国家有难却不出手相救 亡国后他又痛哭

我要新鲜事2023-11-16 19:59:210

在明末时期,大地上农民起义的火焰蔓延,明朝的江山岌岌可危。然而,在这危急时刻,备受瞩目的大将左良玉却陷入了沉默,手握八十万大军却迟迟不肯出手相助,最终导致明朝的溃散。左良玉内心深处的挣扎,他在战乱中的英勇,与朝廷之间的隔阂,都构成了这段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觉醒的左良玉

明末时期,农民起义如滚滚洪流,席卷大地。而作为曹文诏大将军得力助手的左良玉,曾在东征西讨中英勇无畏,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在1636年,左良玉领导自己的部队,奋勇剿匪,为明朝政府平叛有力协助。他的英勇赢得了河南巡抚的高度赞扬,成为朝廷眼中的武将楷模。

时局逐渐变得复杂,朝政由宦官专权导致腐败横行,百姓生计艰难。在这黑暗的时刻,左良玉挺身而出,对阉党专政心怀不满,勇敢揭露宦官们的贪腐行为。他的直言不讳,却招致了朝廷宦官的嫉恨和打压。

二、朝廷的背离

随着左良玉的揭露,宦官们纷纷回朝谗言,诬陷左良玉专横跋扈。这一次揭露贪污行为的举动,让左良玉与朝廷产生了隔阂。明末朝政的黑暗,让左良玉对朝廷失去了信心。他开始对保护自己的军队更感兴趣,与朝廷的合作逐渐疏远。

与此同时,起义军在这个动荡时代崛起如日中天。而左良玉的懈怠,使得起义军得以在后方逐渐壮大,与明朝形成对峙。1636年,左良玉与汤九州在河南抵挡起义军,虽然一度占据上风,却因左良玉的突然掉头撤退,使得汤九州军队陷入覆灭的境地。左良玉的懦弱举动,让人们开始对他的勇气产生怀疑。

三、败退与悔恨

1643年,南阳。左良玉英勇地抵御张献忠的偷袭,保卫家园。然而,明廷对他的期望却与他的计划背道而驰。局势急剧恶化,北京沦陷,皇帝崇祯自尽。而左良玉80万大军未能及时赶到,他得知京城覆灭的消息时,悔恨不已。

“这都是我的错!”左良玉痛哭自责。他意识到自己多次推辞对朝廷的合作,让起义军趁机崛起,导致明朝的灭亡。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他的悔恨再也挽回不了明朝的覆灭。

左良玉的故事,是明末时期政治动荡与个人抉择的缩影。他在起义军的冲击面前,曾展现出英勇的一面,却在关键时刻的犹豫与背离,导致了朝廷与他的隔阂,最终在悔恨中迎来了明朝的覆灭。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个人的选择与决断,在关键时刻可能决定一个朝代的存亡。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