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告老还乡,为充脸面拉十几个大箱子,乾隆知晓后派人截住了他
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当中曾有这样一出桥段:刘墉告老还乡,用二十口大木箱子装满铅块伪造的“黄金”,靠一波“偷换概念”的操作,就成功套路了和大人二十箱真黄金。
影视戏剧诚然虚构,然而历史上还确这么有一位大臣,在告老还乡之时,为了在家乡人面前装门面,用十几口箱子装满石头抬回去,结果半路就被截住。
只是不同于电视剧情,这次想要截住他的,正是乾隆皇帝本人。
更令人称奇的是,乾隆竟立刻下旨:将这十口箱子用黄金填满!
一位退休老干部,为何会让乾隆皇帝如此慷慨?
一切还要从故事的主人公——一代贤臣孙嘉淦说起。
一代名臣,少年苦志
孙嘉淦何许人也?如有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小伙伴一望便知,孙嘉淦实际上就是剧中“进谏能臣”孙嘉诚的历史原型。
孙嘉淦(1683-1753),字锡公,号懿斋,又号静轩,山西兴县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
历康雍乾三朝,尤其在雍正、乾隆两朝深得重用,以至于退休之后乾隆帝仍对他念念不忘,不久便再次被征召出任要职,皇帝对他的信赖可见一斑。

与孙嘉诚有着相似的开局,早年的孙嘉淦家境贫寒,却矢志不渝,奋发苦读。
年纪轻轻便显露出异于常人的意志力和处事能力。
孙嘉淦的父亲孙文绣以侠义闻名乡里,一日因事被衙吏误抓,事出紧急,孙嘉淦和兄长孙鸿淦竟然一夜之间奔走三百里,最终追到衙吏,此时的孙嘉淦便发挥了他非凡的沟通能力,最终说服衙吏释放了父亲。
十九岁时,孙嘉淦“补博士弟子员”,每次考试都能得第一名,但是当时家中贫寒揭不开锅,于是孙嘉淦白天进山砍柴,夜晚回到家中就继续挑灯苦读,几年如一日。
一次在山中不慎将斧头遗落山崖下,为找回斧头,孙嘉淦循着痕迹向山崖下找去,竟然从山顶一路爬到山下,等找到斧头时,十指已是血肉模糊,几乎都折了。
凭借顽强坚韧的意志力,孙嘉淦年仅三十就高中进士。
从此孙嘉淦便开启了他忠贞贤良的政治生涯。
耿直进谏,忠勇体国
然而真正让雍正和乾隆父子对孙嘉淦敬重诚服的,是他那直言极谏的孤胆。
不同于影视剧中孙嘉诚被杀的悲惨下场,孙嘉淦凭着这份忠直,让自己的一生芳名远播。
孙嘉淦的“直谏生涯”,还要从雍正朝说起。
雍正皇帝是历史上少有的勤政之君,登基之初,便让群臣上疏提意见。
这本是领导体察民意的好事,结果孙嘉淦连上三道奏折,要求雍正帝“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师”。

对于本就兄弟不睦,执意西北用兵的雍正而言,这三个要求无疑抚了逆鳞,句句扎心。
结果雍正一怒之下当众斥责掌管翰林院的学士:“汝翰林乃容此狂生学士!”吓得负责人立刻下跪谢罪。
站在一旁大臣朱轼,与孙嘉淦相识,觉得他是个耿直贤良之人,有心袒护,于是小心翼翼地向雍正进言:“此生诚狂,然臣服其胆。”
于是怒气值爆表的雍正当庭便开启一段可怕的“沉默模式”,正当众人难测圣意,担心孙嘉淦性命堪忧之时,雍正却大笑道:“朕亦不能不服其胆!”并召孙嘉淦进殿,授国子监司业一职。
从此孙嘉淦和雍正帝开启了“相爱相杀”的君臣故事。
雍正时常在一众大臣面前将直言进谏的孙嘉淦树为榜样,鼓励臣工多多效仿。
然而大臣们也不知道,两人私底下有过多少次“唇枪舌战”。
雍正初年,朝廷推行新币,为了彰显新朝繁荣,在一众大臣的推动下,新币采用了“铜六铅四”的配比,看似平常的制作工艺,里面却大有猫腻。
一些不法的商人,往往将含铜量高的钱币收集起来,然后融化重铸为精美的铜器,如此一来,商人们不仅赚到了巨大的利润,还严重危害了国家经济。

见此情形,孙嘉淦不顾官体,当着王公大臣们的面就向雍正痛斥新币的种种弊端,并提出采用“铜四铅六”的配比铸币。
结果雍正在大臣面前一时间抹不开面子,一怒之下就把孙嘉淦骂回了家。
然而孙嘉淦前脚刚走,雍正立刻秘密安排心腹大臣马齐按照孙嘉淦的意见调整铸币配比,可见雍正对孙嘉淦也是十分认可。
然而孙嘉淦的“倔脾气”,有时候让雍正也无法忍受,甚至不惜使绊子“吓唬”孙嘉淦。
一日,孙嘉淦向雍正推介引见培训期满适合派遣外地任职的官吏,可雍正对这些人不是很满意,结果孙嘉淦再一次原地开启“疯狂直谏”模式,这让雍正忍无可忍,一怒之下,“计上心头”。
只见雍正把笔扔到孙嘉淦的面前,说:“尔能保若曹不以贪庸败乎?”
言下之意是想让孙嘉淦写担保书,和雍正一样吵到气头上的孙嘉淦也不含糊,抄起笔就要去写。
这时,一旁的大学士厉声呵斥:“汝敢动御笔乎?”
在封建王朝当中,皇上的御笔可谓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唯有皇帝一人可用。

此时的孙嘉淦才意识到,自己中了雍正的“圈套”,赶忙跪拜谢罪,双手将笔奉还雍正。
此时的雍正还不忘揶揄一下:“你还知道有我这个君父呢!”
就这样,雍正以“大不敬”的罪名处置孙嘉淦,甚至准备开刀问斩。
然而不久之后,雍正气也消了,就向大学士下旨:“孙嘉淦性气不好,但不要钱,可著在银库上行走”。
雍正最终还是放过了孙嘉淦,让他远离自己的视线,免得见了面又要争到面红耳赤,与此同时将他下放历练,也能够成为王朝的人才储备。
雍正还是清醒地认识到,孙嘉淦不仅是直谏的忠臣,也是治世的能臣,更是他为未来之君弘历留下的宝贵人才。
1735年,雍正驾崩,乾隆继位,当即就将外放的孙嘉淦调回京城,不到三个月就升迁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作为大清的“最高检察长”,孙嘉淦刚刚就任,就给乾隆上了一道《三习一弊疏》:
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心习于所是,则喜 从而恶违。三习既成,乃生一弊。何谓一弊?喜小人而厌君子
然而不同于雍正,乾隆对此大加赞扬,从此,孙嘉淦在乾隆朝开启了治世能臣之路。
治世能臣,政声显赫
晚年的孙嘉淦,声望能高到什么地步?《孙文定公奏疏》曾记载,孙嘉淦所过之处“无少长男女,倾村堡出候道旁,环舆瞻望颜色,拥遏至不得行”。
可见孙嘉淦的政绩不仅得到皇上的认可,更是得到百姓拥赖。
乾隆朝的孙嘉淦,先是开启了“巡回检查组”之路,在各地审理冤情,查奏官员任上的渎职问题,更是亲自为百姓洗冤。
乾隆初年河南郑州奸盗案,他不仅查出巡抚滥用职权妄加罪名的问题,之后更是一次性放了十余名含冤入狱的百姓,一举为乾隆初年的朝廷赢得了好名声,得到了乾隆的高度认可。
此后孙嘉淦开始督管直隶河工,直隶即今天的河北。
彼时直隶,向来有“难管”的名声,不仅旗、汉混杂,大量地主更是借助特权,大行圈地,孙嘉淦赴任,便开始“以严抚民、以宽待士,以礼断狱”,明定租额,打击圈地行为。
同时“擒贼先擒王”,对违法的豪强悉数弹劾治理,不出三年,直隶便是一副政通人和的景象。
十箱石头,忠心难沽
可以说,孙嘉淦的一生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也因此深得皇帝的信任和百姓的拥戴。
乾隆十二年,年事已高的孙嘉淦向乾隆提出告老还乡。
虽然不舍,然而为了体恤孙嘉淦,乾隆还是不得不批准了孙嘉淦的请求。
就在收拾搬家的过程中,孙嘉淦犯了难。
原来,多年从政的孙嘉淦始终保持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行,家中并无多少贵重之物。
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孙嘉淦看来,自己就这么空手回家,不仅是自己有些没面子,更是伤了大清朝的脸面。
于是乎,灵机一动的孙嘉淦,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用十几口箱子,装满石头,从而制造出家财万贯的家乡,装到大车上浩浩荡荡开启回乡之旅。
然而让孙嘉淦没想到的是,就是这十几箱石头,差点让乾隆对自己大发雷霆,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最后这十几箱石头真的就变成了真金白银。
原来,这数十年来孙嘉淦,始终奉公守法,明察秋毫,直言进谏,无形之中得罪了不少官场上溜须拍马、碌碌无为之辈,这些人听说孙大人运了十几箱“财宝”回家,瞬间喜上心头,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借此机会向乾隆打小报告,弹劾孙嘉淦贪赃受贿。
不明所以的乾隆大为光火,即刻命人截住孙嘉淦和那十几口箱子,一探究竟。
然而当这十箱石头呈现在面前时,乾隆和一帮大臣也不由得一怔。
原来,所谓的“金银财宝”,也只不过是一个大臣回家时想维护的一点尊严而已!

在场君臣无不动容,于是乎,乾隆下令,沿路官府,皆以真金白银,替换这十几口箱子里的石头,以作为对这位躬事半生的忠良之臣最大的犒赏。
从此,告老还乡的孙嘉淦深得乾隆的仰赖,为自己留下了廉洁奉公、直谏治世的美名。
两年过后,孙嘉淦奉乾隆旨意再度出山,备受重用,声名显赫,直至乾隆十八年(1753年)去世。
乾隆听闻孙嘉淦去世,不由得感叹:“朝中少一正人矣!”,并赐谥“文定”,赐银一千两,并由大臣依例代为出席葬礼。
终其一生,孙嘉淦以“八约”自戒: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
这不仅是一位学人、一位贤臣对自我的期许和约束,更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国之栋梁的深刻诠释,以国为重,以民为重,不骄不馁,清正廉洁。
时至今日,观孙嘉淦其人,犹为之动容,亦应是如今人民公仆学习的楷模与典范。
2021年一男一女民宿开房后失踪,警方搜山5小时,意外查出案中案
2021年5月22日傍晚,浙江省安吉县的民警接到了当地一家民宿老板的报警电话,说住在他家民宿里的一对夫妻可能在附近山里走失了,希望民警帮忙搜救。民警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组织大量搜救人员进山,但经过一夜的寻找仍不见这夫妻二人的踪影。民警调取民宿及其附近监控发现,就在他们进山搜救时,被搜救夫妻中的妻子居某竟三次偷偷返回民宿,但这三次都不见其丈夫的身影。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7:26:060000美国为什么要炸掉胡佛大坝:大坝破坏生态(阻碍自然发展)
胡佛大坝在修建之初虽然确实完善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使当地的经济有所复苏,国家的工业和农业都倚仗胡佛大坝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胡佛大坝的修建其实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并且强制性的阻碍了环境的自由发展。美国境内深受自然灾害所苦,因此后来的人们不得已将胡佛大坝炸掉了。胡佛大坝是人为干预自然行为的最为典型的代表。一、胡佛大坝工程历时四年我要新鲜事2023-05-11 21:27:060000阿瑟·韦尔斯利简介:第21位英国首相,滑铁卢战役击败拿破仑
在英国历任首相中,阿瑟·韦尔斯利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存在,他是第21位英国首相,曾打破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大陆封锁体系”,并在滑铁卢战役中率军彻底击败拿破仑,他也因此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获得八国元帅军衔者,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详细了解看看。一、阿瑟·韦尔斯利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23:37:280000世界上第一位皇帝 国王 总统 知道分别是谁吗 (掌权者)
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第1位国王是美尼斯,第1位总统是华盛顿。在历史上的掌权者是非常多,在每个国家之中都有着各自的掌权者,我国最后一位皇帝则是溥仪在1912年的时候退位,而我国也结束了已经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可是有很多的国家依旧是保留着君主立宪制的传统,在世界上第1位皇帝,国王和总统又分别是谁,这些全部都是国家的掌权者。第1位皇帝我要新鲜事2023-03-26 19:14:430000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三位美女 至今还有人相信 (个个耳熟)
在历史上曾有三位不存在的美女,却至今还有人相信真的存在,分别是貂蝉,花木兰,穆桂英。在历史之中有着许许多多的人物,有一些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有一些人物并不是真的存在,而像这些古人之中,有一些则是能够让人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关于他们的故事每个人都特别的熟悉,可是这些人也并不一定是真的存在,只不过是故事说的多了,就有人相信了而已。貂蝉我要新鲜事2023-04-09 03:09: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