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698

曹参接任萧何的丞相之职,三年时间没有办成一件事,为何还被传颂

我要新鲜事2023-10-06 19:32:501

在《史记》中,司马迁对曹参有一个评价,是这么说的:《史记 曹相国列传》: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後,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这话的意思是说:曹参作为汉朝相国,极力主张清净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

那么曹参有什么美德?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汉朝百姓曾经歌颂曹参的事迹,是这么歌颂的:萧何制定法令,明确划一;曹参接替萧何为相,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曹参施行他那清净无为的做法,百姓因而安宁不乱

曹参

从这一点来看,曹参啥也没做,也就是继承并执行了萧何当年制度的法令,曹参的这一行为在历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典故,叫做“萧规曹随”,意思就是萧何制定的法规,曹参继承并执行,这话说得好听就是萧规曹随,说得不好听其实是啥也没做。

公元前193年,萧何去世,曹参被吕后任命为丞相,吕后之所以这么做 ,是因为她在刘邦临死前问过一个问题,如果萧何去世,谁来当丞相,刘邦说曹参可以,于是吕后照做了,从后来的情况看,刘邦的眼光没错,吕后的作法也没错。

萧何

曹参接替萧何当了三年丞相,三年中,曹参啥也没做,更离谱的是曹参当丞相啥正事不干,就是天天喝酒,曹参的行为让年轻的汉惠帝刘盈感到不满,于是让曹参的儿子从侧面询问曹参为何如此?后来曹参向汉惠帝解释:萧何比我曹参英明,汉高帝比您英明,他们制定下来的法规我们只需要遵守各自职责就行了,无需更改,不就行了吗?

曹参的意思很明确,汉朝开国后的各项规章制度已经由萧何、刘邦这些老一辈的领导人制定好了,我们不需要更改法规,只需要遵守就能很好地治理国家了,但是实际上曹参被千古传诵的原因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曹参有很多话没有说明白,除了上面讲到的原因之外,还有以下原因:

萧规曹随

一、无为而治

从某种意义上说,曹参能与萧何并列为名将的其中一个原因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

什么叫无为而治?

简单地说就是政府不过多干涉民众的生活,这是黄老道学的一种治国思想,是黄帝学说与老子学说的一种糅合,这种思想在秦末汉初非常流行,成为统治阶层的治国思想,这种治国思想对于稳定汉朝的作用非常强。

说到汉朝,就一定要说秦朝,秦国统一天下后,仅仅15年的时间天下就大乱,随着陈胜、吴广的起义,整个天下掀起了反秦起义的高潮,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秦朝灭亡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过多干涉了民众的生活。

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

秦朝时期有很多大工程在建设,比如秦直通、秦始皇陵墓、阿房宫、长城,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大战,比如北击匈奴与南征百越,这些工程和战争都需要大量透支民力与资财,引发了农民大起义,最终让秦朝淹没在农民大起义的浪潮中。

秦朝灭亡后,刘邦用了四年时间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汉承秦制,汉朝建立之初,基本上照搬了秦朝的法规与制度,既然汉朝与秦朝法规完全一样,为什么秦朝会灭亡,汉朝不会灭亡呢?根本的原因就是汉朝采取了无为而治的做法

汉朝不过多干涉民众的生活,不让民众参与繁重的徭役与战争,让民众休养生息,民众的生活状态远远高于秦朝,所以就没有民众起来造反,汉朝就这样稳定下来,刘邦、萧何等人在世时,采取的是无为而治,轮到曹参执政时,仍然采取的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

黄老之学

司马迁说曹参“清静极言合道”,指的就是无为而治,曹参能够成为名相,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继承这种治国思想,如果他要改变什么,以他丞相的身份也是做得到的,但是曹参很明智地选择了无为而治,这是他成为名相的原因之一。

二、执行法规

看事情不要看表面,别看曹参三年时间没有办到一件事,但是曹参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态度是司马迁没有说的,这就是严格执行萧何制定的法规。

任何法规只有得到了严格的执行,才能成为法规,不然就是一纸空文,曹参虽然不需要更改什么,但是执行法规是曹参的根本职责,这一点就跟现代管理学中的执行是一样的道理,有战略有规划,没有执行,那是空中楼阁。

萧何与曹参

曹参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他表面上看起来啥也没做,但是实际上他至少做了一件事,就是维护法规并执行,如果他不执行法规,那一定会有权贵来破坏法规,如此以往,法规成为一纸空文,曹参的执政也是失败的,但事实上,曹参的执政得到史官与百姓的认可,关键原因就在于曹参严格执行了法规。

三、抓大放小。《史记 曹相国列传》: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这话的意思是说:曹参见别人有细小的过失,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这与执法严格是否有冲突呢?

并没有冲突。曹参是汉朝的丞相,是百官之首,他要处理的国家大事,对于一些细小的过失,曹参并不追究,并且还帮人隐瞒,其根本原因是这些细小的过失大多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错误,并没有上升到原则的高度上来。

曹参与萧何

举个例子,曹参手下官员在记录政事时,有些不重要的事情忘记记载了,曹参就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这就相当于宽宏处理别人的小错误,对于犯了错的官员来说,是非常感激曹参的,但是这种事的确是错了,但错的又不严重,也没有违背原则,所以可以容忍。

如果有人违背了汉朝的法规,比如官员有贪污、受贿行为,这就属于违背原则问题,而且也触犯了法规,这种事情曹参是绝对不可能容忍,一定会追究到底,这就是执法严格,对于大事以及触犯原则与法规的事要严格执法,对于小事及不触犯原则与法规的事要宽宏处理。

曹参宽宏大量

曹参用人喜欢用那些老实忠厚的人,不喜欢那些挑刺圆滑的人,一旦遇到有些官吏对言语文字要求苛刻,追究细微末节的人,曹参就会免了他们的官,曹参的这一行为是非常正确的管理行为,是抓大放小,抓住原则免除不重要的细小过失,从而营造出一种宽松的政治环境。

曹参之所以如此,是为了配合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不仅仅不干涉民众的生活,对于官员的一些细小过失也不干涉,从而在整个天下都营造出一种无为而治的环境,这种作法稳定了汉朝的统治,是汉朝区别于秦朝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曹参能够与萧何一起千古留名的原因所在。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