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仁政背后的社会危机,是否是造成七国之乱的直接原因?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二个统一封建王朝,开启了西汉时代,史称其为汉高祖,随后继承父位的刘恒,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汉文帝。说起汉文帝,似乎是个存在感不高的帝王,他是刘邦与薄姬所生,在王储之争时并不显眼,吕氏之乱后,刘氏子弟死了大半,陈平、周勃等人决定,让当时被封为代王的刘恒即位,刘恒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个普通皇子,居然能坐上皇帝宝座。汉文帝以仁治天下,和儿子汉景帝造就了文景之治,然而在汉景帝时代,西汉发生了七国之乱,这是否和汉文帝有关呢?

首先我们来看七国之乱的原因,七国之乱顾名思义,便是七个诸侯国发生了叛乱,那时西汉仍采用分封制,把土地封给皇室子弟,结果这一分,就分出了事情,尽管七国之乱仅持续了三个月,可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是不可磨灭的伤痛。值得注意的是,七国之乱发生在汉景帝时期,也就是汉文帝儿子即位那会儿,之所以会发生与一个人有关,此人就是晁错,汉景帝身边的宠臣,晁错上书要削藩,引起藩王们的不满,加上汉景帝刘启还是太子时,与吴王刘濞有矛盾,汉文帝却没有丝毫惩罚,乃至吴王刘濞和汉景帝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一大原因。

随着多年的隐忍,在削藩政策问世后,一起迸发出来,吴王刘濞找到机会,喊着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起兵叛乱,其余六个诸侯王也跟着一并起兵,于是就爆发了这场大动乱。削藩政策、刘濞宿怨两大原因,导致了七国之乱的发生,这是史书上给出的说法,然而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和汉文帝刘恒有关,根据史书上记载,汉文帝掌权时,也发生过两次刘姓诸侯王叛乱的事情,第一次是在前177年,刘兴居趁着皇帝北上,带领部队妄想占据长安,汉文帝知道以后,派大将军柴武平叛,刘兴居兵败自杀。第二次在前174年,刘长觊觎皇帝宝座,联合匈奴人图谋叛乱,结果事情被泄露,被贬去四川,在半道上绝食而亡。虽然这两起事件都及时平息,但也给汉文帝敲醒了警钟,再放任不管这些藩王,就要演变为昔日周天子了。

不过汉文帝并未做出任何行动,而是他儿子汉景帝,深知父亲的仁政需要叫停,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实力,于是就有了晁错削藩的事,事实上大家都明白,不是晁错要削藩,而是汉景帝要削藩,晁错只是一个代表汉景帝说话的人。只可惜他过于急切,不知道施行多年仁政,积攒的弊端不是一两个政策就可以解决的,这才发生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缘由有很多,有直接的、间接的,个人认为汉景帝的仁政便是间接原因,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首先汉文帝为什么要以仁知天下,其实这和当时社会环境有关,西汉建国之初,经历了秦末战争、楚汉争霸等战争,整个国家伤痕累累,前秦重徭役,楚汉时为增强兵力,大幅度地征兵,导致十室九空,青中年男性都去当兵了,土地就没有人来耕种。

那时西汉经济连近代都比不上,刘邦甚至同意百姓贩卖自己的孩子,以此来解决饥荒问题,可见西汉初期,国家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于是在吕雉掌权时,她开始推行减佃租、减少徭役等政策,又缓解商人的限制,经济才缓慢上升。在这个时期,以仁治天下只必须的手段,同时汉文帝早年的经历,也使得他变成一个仁君,汉文帝小小年纪就在封地代国生活,由于没参与过什么宫廷争斗,导致性格也相较温和,汉文帝的仁政很成功,短时间内恢复了国内经济,在国家推行各种惠民利民的好政策,但有句话说的话,事情都是两面性的,既然有好的一面,那么相对也有弊端,汉文帝的仁政措施,确实影响了后面七国之乱,首先是汉文帝自身问题,当年还是太子的汉景帝刘启,与吴王刘濞发生矛盾,汉文帝维护儿子,不照顾刘濞情绪,导致这层矛盾越发加深,其次是政策原因,仁政使得百姓、士兵战斗力变低,仁政固然是好的,可时间久了以后,你的宽容就会变成纵容。

汉文帝以仁治理天下,是许多皇帝的典范,但产生的坏影响就是,养出了一群刁蛮强横的百姓,有句话说得好,一步步退让只会让人觉得你好欺负,不但不感激各种措施,还要反过头指责皇帝的不是,并且过多的宽容,导致士兵战斗力不强,在封建社会中当一个帝王,仅有宽容和大度还不行,须得恩威并施,让天下人尊敬的同时还敬畏,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汉文帝的仁政,在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诸侯王们的野心,对于这些宗室子弟,汉文帝经常做出让步,使得诸侯王实力得以增加,又有天高皇帝远这个有利条件,时机成熟自然会有人带头反。

西汉的藩王权力相当大,在自己的封地内,可以说是个土皇帝,不仅可以任免治下官员,还掌握生杀大权,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力量,允许私铸货币,矿产资源的开采,这些看似宽容的政策,无一不是戳中了中央皇帝的命脉,古代谋反只要达成两个条件:有钱、有人,就可以迅速拉起一支部队,从而威胁到中央,所以七国之乱看起来是晁错的削藩政策引起的,其实是地方对中央力量进行反抗,只是被汉景帝用三个月就摆平了,汉文帝多少是有些责任的,只不过在那种社会环境下,不施以仁政,恐怕情况会更糟糕。
张良简介:汉初三杰之一,刘邦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西汉开国皇帝是刘邦,而他能打下江山,靠的是一帮功臣,特别是初汉三杰。其中萧何管后勤稳定大后方,韩信管军战无不胜,张良则是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张良献计颇多,特别是鸿门宴,就是因为张良,刘邦才能得以逃脱,接下来一起去详细了解看看。一、张良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7:24:570001充满正义的化身 也是东汉末年名将(称为关公的关羽)
在三国时期,有一名将被誉为充满正义的化身,来自于东汉末年,名字叫关羽。关羽在三国时期是10分有能力的一位人物,不论是武又是文都极其的厉害,在东汉末年的时候跟随刘备起兵,后来获得胜利也被人誉为是忠义之辈,也被称作是关公。关羽对刘备的忠心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2:15:300001苏轼《江城子》:谁是心灵的草甸,让我把余生靠一靠!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今天华之为大家分享的是:谁是心灵的草垫,让我把余生靠一靠。且看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前不久,老家有人通知我回家奔丧。在我印象中一直都是粗朴有力的五妗竟然去世了,五舅看起来很伤心,不时用手在眼角抹泪,眼圈又红又肿。二姨和三姨坐在炕沿上,本来想安慰五舅几句,谁知话没开头,五舅就像个孩子一样哭得满脸鼻涕和泪。我要新鲜事2023-05-21 01:18:380000中元节是哪一天 中元节不能做的12件事(封建迷信)
导语: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例如一年一度的春节是大多数人都期盼到来的,而有些节日却让人畏惧,那就是中元节啦,中元节也称为鬼节,是中国的传统祭祀节日,这一天我们会祭拜已经去世的亲人,不过在传统的封建思想当中,在中元节的时候,有许多忌讳是要注意的。虽然我们都知道世界上并没有鬼魂,这种封建思想也是我们应该摒弃的,但是还是有许多人对此好奇,因此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不过不用太过在意就是了。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54:420000朱元璋简介:明朝开国皇帝,从乞丐逆袭成皇帝的猛人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明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起义成功的人,从乞丐到皇帝,朱元璋完成了华丽的转变,“开局一个碗”说的就是他,这真的是穿越小说都不敢写的人!因为是老百姓出生,所以朱元璋做了皇帝后,经常为民做主,这也导致他杀了很多官,从而有了“暴君”的称呼,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一、朱元璋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6:16: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