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93

汉武帝的远见 远征1.5万公里打下一战备省 让后世受益至今

我要新鲜事2023-07-16 20:55:460

汉武帝的胆略和决断为汉朝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他的远见和智慧,铸就了我国历史上的辉煌篇章,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少年天子汉武帝的一生堪称传奇

他有着犀利的目光,善于识人,不论是备受赞誉的卫青,还是年轻有为的霍去病,都受到他的器重和重用。

卫青和霍去病是历史上抗击匈奴的两位杰出将领,他们为汉王朝的繁荣和兴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汉武帝的远见卓识不仅仅停留在用人上,他的国家发展战略更是充满睿智的谋划。

在那个时代,匈奴一直是历代帝王最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在汉朝时期,匈奴的威胁日益加剧,不断骚扰汉朝的边境,给当地百姓带来巨大的痛苦,对汉朝的统治构成了巨大威胁。

汉武帝登基后,汉朝进入了辉煌的时期,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汉武帝对匈奴怀有复仇之心。

然而,匈奴的实力雄厚,一时间汉朝束手无策。幸运的是,局势很快就有了转机。大月氏,作为匈奴的邻居,长期受到其欺压,失去了大量领土,甚至被迫举国迁徙。

面对匈奴的肆虐,大月氏曾考虑向他国求援,联合各国的力量来对抗匈奴的入侵。基于大月氏与匈奴之间的紧密联系,汉武帝意识到与大月氏结盟是最佳选择,因为这样一来,匈奴将受到双重夹击,难以抵挡。

为了与大月氏达成共识,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使臣,派他联络与西域各国之间的关系。命运不由人控,张骞一行人刚到达河西走廊,就被匈奴擒获。

匈奴为了折磨张骞,将他囚禁在恶劣的寒冷地区,这一关折磨了他整整十年。张骞始终坚守着任务,不断思考着如何完成使命的方法,这也是他坚持下来的原因。

当张骞历经艰辛,终于抵达大月氏时,他发现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巨变。

原来,大月氏经历了一系列变迁,渐渐忘记了与匈奴的仇恨。无论张骞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月氏都不愿与大汉结盟,共同对抗匈奴。无奈之下,张骞只能继续周游西域各国,一边传播大汉文化,一边了解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

在西域,有一个国家名叫大宛国,它拥有广阔的疆域和丰富的物产,尤其以盛产的汗血宝马而闻名,这种马匹能够日行千里,堪称世间瑰宝。

张骞回到汉朝后,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汉武帝,汉武帝大喜过望,立即决定与大宛国展开合作,以进口汗血宝马。

于是,一次看似寻常的买马交易就此展开。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这次交易竟使我国的领土变得更加广阔。

公元104年,汉武帝派出使臣,希望以二十万两黄金和金马换回汗血宝马。

按理说,这是一笔有利可图的交易,大宛国理应同意。大宛国的国王却极为固执,以汗血宝马为国宝的理由,断然拒绝了汉朝的要求。

使臣为了宣泄内心的愤怒,破口大骂,并将带来的金马砸毁。大宛国国王勃然大怒,下令处死使臣,并夺走了带来的金银珠宝。

使者被杀的消息传到朝中,汉武帝勃然大怒,立刻封李广利为统帅,命他出兵攻打大宛国。

或许是汉武帝过于轻视大宛国,这一次派出的军队规模仅有数万人,其中大多数缺乏作战经验的年轻士兵,在战场上汉军遭遇了失败。

李广利向汉武帝请命,希望先行撤退,等待援军到来再做打算。与此同时,与匈奴的战事也变得十分紧迫,满朝文武都建议汉武帝将军队召回,以对抗匈奴。

汉武帝并不同意,他认为此时撤退并不明智。如果连大宛国都打不下来,那大汉就会失去威望,日后更难以建立权威。

在汉武帝的坚持下,李广利再次率军攻打大宛国,这一次汉军浩浩荡荡,做好了充分准备。

汉军士气高涨,各国纷纷臣服,献上自己的贡品,汉军一路顺利推进,终进入大宛国的都城。

进城后,汉军先是切断了大宛国的水源,接着展开了激烈的进攻。

大宛国的贵族们为了自保,甚至杀死了国王,并提着国王的首级向汉朝请求停战。于是,这场长达1.5万公里的远征战役画上了句号。

大宛国被击败后,西域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国纷纷向汉朝表示臣服之意。

汉朝随后在西域设立了都护府,这一举动意味着西域正式成为我国的领土。

如今的西域已改名为新疆,在我国历史上,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它成为了保卫我国疆域的重要屏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