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上朝的时候不吃早饭,只在嘴里边含一片人参,这是为啥?
康熙帝某次到山西巡查,在一次召见当地官员的会议上,看到一位官员不停地战栗,且额头冒汗,心中极为恼怒。

其他官员都是板板正正,表现出对天子威严的尊重,这人难不成不愿听从圣名天子的教导?但他到底不是昏庸无能的君主,便摆出关心的姿态问道:
“爱卿何故额头涨汗?”
那人面露难色,显然不好直接回答,可面对天子的询问,又不敢不回答,憋了半天,终于从嘴中吐出四个字:“臣想出恭。”
古代“出恭”的意思就是上厕所,当着天子的面说出如此不雅的举动,实在是有违君臣之间的体统。康熙到底是精通史书的人物,不但没有发怒,反而细推根源。
那官员一五一十地说明了情况,当地巡抚为了迎接圣驾,早早地安排他在城门等待天子。
在来之前,康熙就已知此人素有忠直之名,与当地巡抚存有罅隙,便以此为契机,大刀阔斧地整治了一下当地的吏治。
含人参习惯的原因
此乃康熙的所作所为,却不知大清绵延二百六十八年,三品以上官员都或多或少遭遇过此类尴尬的状况,这与清朝人的饮食无关,习惯无关,更多的是工作的使然。
因而,清朝官员养成了这样一个奇怪的习惯,每日朝会前含一片人参上朝。听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不自觉发出“哇塞”的惊叹声。
清朝官员的富裕程度果然是名不虚传,真是应验了那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俗语。

除却证明清朝官员的家底,还能说明另外一个问题,清朝的皇帝绝对不像明朝的奇葩君主,几十年不上朝,只顾自己躲在深宫里炼丹药,修长生。
为了避免后代皇帝怠政懒政,圣祖皇帝定下了朝会制度。
其一就是朝会制度,并非每一位京官都有资格参加朝政,朝议规定,只有三品以上的京官才有资格进入大殿。
无规矩不成方圆,按照规定,必须七点前在大殿外等候。皇家居住在紫禁城,紫禁城就是今日之故宫,面积之大,自不必说。
官员们没有资格居住在皇家院落,自家居住的地方又与紫禁城有一段距离。若是要在七点前赶到乾清宫外,按照路程,得在凌晨三点起床,整理衣冠,穿戴鞋帽。
而后坐上轿子,从家中出发。到了紫禁城外,所有官员必须下轿,紫禁城坐轿行走是皇帝特赐的权利,获此殊荣的人寥寥无几。
官员们只能一步步地走进紫禁城,如此漫长的距离,又害怕过早的食用早餐,导致过早地出恭,却又害怕体力不支。
他们只能选择在嘴里含一片人参,含人参的目的有两种。第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补充营养,人参片生津止渴,可防止因腹中饥饿带来的眩晕感。
第二个目的是为了健胃、利尿。官员们唯恐遇到三急,难道含人参的目的就是为了缩减三急到来的时间?

其实不然,早晨起来,官员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排泄大小便,之后便喝上半杯水,冲刷一下五脏六腑。
人体的消化速度有限,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含上人参片,以便在上朝前就排泄完早晨的饮水。
除此之外,人参片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其本身没有什么异味,不用担心在交谈中,其味道影响与他人之间的交流。
官员另外一个习惯
因而,但凡京城官员,或者地方大员,无论家中富裕与否,都会提前备好几颗人参。第一是为了以为以备之需,第二是为了方便以后送礼。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的一个场景颇能说明,胡宗宪的学生主动找沈一石索要人参,除却人参的价格之外,就是因为此物是官场上的必需品。
当然,除却大规模的朝会外,其他场合,官员们是不会含人参片的。比如说皇帝召开的内廷会议,这个会议的主要召见的是重要的大臣。
这些官员或者是君主的心腹,或者是君主为了分化探听朝中的其他信息。这个时候人参便失去了作用,最重要的物件当属于跪垫。
仔细观察历朝历代的影视剧,大凡有历史常识的导演,都会显示出这一幕场景,秦汉时期,官员们与君主相对而坐。
到了明清时代,官员们则是长时间的站立。单独接见时,则是长时间的跪拜。尤其可见,国人的奴性思维已经严重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君主随随便便告诉官员一声“爱卿平身”,都是莫大恩赐。
可见,跪垫的作用有多么重要。跪垫如同当代男人的腰带,逐渐成为了一种标配后,其合成物和价格随之就会水涨船高。
跪垫里面放上棉花的则显得过于厚重,走起路来不舒服,若是放上其他的事物,则又难以起到防护的作用。
权力是一种玄而又玄的事物,只要上位者手握权力,下面的人就会绞尽脑汁去讨好。慢慢地既轻便又防护膝盖的跪垫出现了。
这些跪垫逐渐出现在官员们的膝盖上,攀比之风随之形成。
由此可知,鲁迅先生所言不差,中国的历史无非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坐稳奴隶的时代,另一个就是没有坐稳奴隶的时代。

在坐稳奴隶的时代,奴隶们为了更上一层楼,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对上极尽谄媚之能事,对下极尽倨傲之能事。
一层层等级森严的关系网络形成,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背后其实还暗含着另外一层含义。
换做现代的言语来描述就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为什么鲁迅先生说中国的青年要有一些朝气,就是唯恐青年们再次从历史的深渊,掏出这些所谓的“成功经验”继续学习。
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前,毛泽东忧心忡忡,张国华一番话打消疑虑
2020年6月15日,在中印边境的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向我解放军发起挑衅,并不顾劝阻产生了越线行为。而在我方前去交涉时,印方主动向我方发起肢体冲击,解放军同印度军队进行了以少对多的防御战斗,最后成功将印方军队赶出我国领土。其实,这并非印军首次在边境线上制造摩擦和冲突。1962年,印方曾主动入侵我国西藏领土,在双方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却陷入了思虑之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40:3700042016年福建一老汉到警局避雨,意外帮警方破获大案,救下36个婴儿
2016年4月,福建龙岩,郭老汉像平常一样,午饭过后出去散步。而龙岩当地的天气说变就变,前一刻还晴空万里,没想到突然就下起了磅礴大雨!郭老汉走出的距离有些远了,冒着这么大的雨回家非湿透了不可。恰好旁边有个派出所,老郭就一路小跑到派出所里去避雨了。走进派出所的那一刻,老郭也没有想到因为自己无心的一句话,居然牵扯出了一个特大案件,一次性获知了18个被拐儿童的信息。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7:21:510000小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进入寒冷季节(每年的1月5日-7日)
中国有24节气一说,每个节气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习俗,小寒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关于小寒,大家都听过,那你知道小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吗?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解惑。小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1、进入寒冷季节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2:25:500000古代皇宫中为什么会有太监 太监的职责是什么 说出来别不信
太监,又称宦官或寺人,这些称呼在古代都是官职,指的是在王宫或皇宫中为诸侯王或者皇帝管理宫中杂务的男性侍从。从史书的记载来看,这些称呼已经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就已经有宦官了,甚至更早。古代的宦官不仅是宫廷中的仆役,还扮演了复杂的角色,参与政治、家务管理以及皇帝的私生活。这些是古代宦官的案例,可以深入了解太监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多样角色和影响。1.寺人孟子我要新鲜事2023-10-04 20:35:310002此人贪财好色,为一匹马和一个女人杀了两个爹,曹操险成第三个!
说起三国之中贪财好色的人,大概有很多,但是名气比较大的,为人所熟知的,比如董卓等。但是把贪财好色这个特点和自己的整个人融为一体,并且发挥到极致的,恐怕只有此人,并且无人可敌。我要新鲜事2023-05-21 05:16: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