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92

老农在自家菜园发现古石碑,专家研究后询问:敢问祖上何人?

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1:35:270

上世纪八十年代,福建省漳浦县出了一件奇事。

因为扩建自家菜园,种地老农一跃成名,成了湖西畲族乡赵家堡村的名人。

“同志,我挖到两块刻着字的石碑,看起来像是前朝文物。”

望着石碑上的刻字,肚子里没什么墨水的老农,犹豫间拨通了当地文物管理所的电话,希望对方能抽空过来看看。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一通可有可无的电话,打破了赵家堡村一直以来的宁静。

那么,这一块看似普通的前朝文物,有何特别之处?

面对老农的不解,闻风而来的考古专家却表现得异常激动:

“正是因为这块石碑,中国历史空缺的那一块内容将会更加完整。”

考古专家甚至在表露出对石碑的巨大兴趣之后,还将目光转向一旁等待的老农,表示想看看他们家的族谱...

湖西畲族乡,为什么会有赵姓人的存在?

考古专家刚刚抵达福建省漳浦县时,“赵家堡”地一地名让他们分外震惊。

作为传承上千年的南方游牧民族,畲族人曾辗转游居于福建、浙江、贵州等地,是个拥有自己独立语言、且姓氏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

根据规律,大部分的畲族人都以盘、蓝、雷、钟为姓氏,赵姓不仅不在畲族姓氏中,更不会出现在畲族聚集的闽南一带。

望着眼前的“赵家堡”,专家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而早已等候在堡内的老农,却已经迎了上来,称自己世代居住在这里。

“这块石碑是祖辈留下来的,说是镇族之宝,但放在菜地里太碍事了。”

老农表示,因为扩建菜园的需要,这块半埋入地下的石碑就显得有些多余,本想挖出来放到别处,但石碑上的刻字却让他意识到了不对劲。

顺着老农手指的方向,两块石碑静静地躺在地上。

为了能更清楚的分辨石碑上的刻字,专家将石碑上的浮土擦净,按照纹路将两块石碑严丝合缝的拼在了一起。

这一拼合,嗅觉灵敏的考古专家便发现了异常。

从石碑上的字形和字样来看,这块石碑并不是近代常见的刻字石碑,反而更像是几千年前的历史遗迹。

“夏禹治水,克己为民,安康天下。”

据史料记载,因治水这一千古伟业,夏禹被后人视为帝王之神,而其在世所刻《岣嵝碑》极难解读,更是被尊为历史文化“神器”,后朝皇帝间或沿用,本身极为少见。

也就是说,他们面前这块字体近似缪篆的石碑,有极大的可能是某个帝王皇族所刻,来历不凡。

这一发现,大大增加了推算出石碑诞生年代的难度。

一边是自称世代居住于畲族地界,却拥有“异姓”的赵氏,一边是来历不凡,象征帝王皇族势力的刻字石碑。

这看似毫不相关的两团疑云撞在一起,让见多识广的专家也疑惑不已。

仔细辨认一番后,专家向旁边的老者发问,试图从其长者名讳中发掘出思路。

但让他们无比意外的是,老农并不清楚自己先祖有什么名人出现,也说不出为什么会世代久居在畲族聚集地。

“我这里有本用文言文写成的族谱,不知道对你们有没有帮助。”

老农似乎是看穿了专家的失落,他主动表示,自家有本祖传下来的族谱,里面或许有他们需要的信息。

听闻此言,专家立即跟随老农回到家中,等待他取出族谱来看个究竟。

万万没想到,还没等细细查看老农拿出的族谱,专家就被族谱扉页所写字样所震惊了:

“《赵氏本末序》?南宋末年,赵若和不早就和部下一起葬身大海了吗?难道后来他还活着?”

来不及等老农作出反应,专家连忙翻开族谱,试着从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而随着书页的翻动,裹挟着海浪声的历史也再一次呈现在众人面前...

“不期年元兵且至,连日大战,吾知事已败,与许达甫、黄侍臣以十六舟夺港而出...”

在老农提供的族谱中,几千年前的晚宋有了史书之外的结尾。

公元1126年,靖康之乱爆发,失去大辽这一有利屏障的北宋,被金朝铁骑无情踏破,自此开启“半沙场半歌舞”的南宋时代。

但如同岳飞在诗作中写下“还我河山”的悲怆愤然,南宋的西湖歌舞,根本无法抵挡强敌元朝的进攻,南宋又一次重蹈了北宋灭国的屈辱历史。

年仅9岁的小皇帝赵昺,也就成了整个大宋王朝覆灭前的最后一位皇帝。

据《宋史》记载,公元1291年初,因为不愿落于敌手受辱,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投海殉国。

而另一边,与南北夹击而来的元军殊死抵抗的闽冲郡王赵若和,也回天乏术,与部下一起葬身在了刀光剑影之中。

按照这个发展逻辑,大宋王朝的全部痕迹,理应跟随少帝赵昺,消失在翻滚的浪花之中。

但这份《赵氏本末序》的存在,无疑给闽冲郡王赵若和及其部下的结局带来了更多的材料。

在族谱中,赵若和详细记录了自己及部下突破元兵围剿,由水路北逃的全部过程。

按照计划,这批南宋忠臣本应在封地福州上岸,积攒力量重新发展。

但由于台风影响,赵若和只得在厦门靠岸,就地解散随从,各自寻找出路。

漳浦县的佛昙镇,就是赵若和选择的一处落脚点。

为了逃避元兵追杀,安顿下来的赵若和,选择了隐姓埋名,改赵姓为“黄”,意通“皇”,以此作为晚宋幸存皇裔的标志。

得益于处事谨慎、反应敏捷,在元兵大肆追杀晚宋皇族余部的时候,赵若和在福建漳浦一带安然无恙地躲过了追杀...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都南京。

赵若和子孙,以黄为姓,成为了朱明王朝治下的百姓。

如果不是“黄氏同姓通婚案”的出现,恐怕大宋王朝的仅存族人,都要顶着不属于自己的姓氏代代相传...

明洪武18年,经人告发,赵若和的后人黄惠官以“同姓通婚”的罪名被告上公堂。

不同于现代的婚姻自由,大明律法明文规定,同姓通婚有悖于人伦常理,一旦发现,必当被处以重刑。

面对摆在眼前的重刑威胁,几经思考过后,黄惠官的哥哥黄文官最终决定,在公堂上呈出《赵氏本末序》,将赵氏遗裔的身份冒险公开。

得益于明朝皇帝的法外开恩,在福建漳浦一地辗转腾挪近两个朝代的赵氏遗裔,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能够沿用赵氏继续繁衍生息,不再为官兵追杀而日夜忧虑。

对于朝代更迭中的战败者,这样的结局已然足够完美。

然而,彼时的赵氏遗裔不敢想象的是,短短几十年过后,就在不远处的漳浦湖西盆地,曾经奢望的“登高念乡”竟真的变成了现实。

“寻先王缔造故处,昔构犹存。”

相比于故国国土不再,本朝文化建筑风韵逐渐消亡,也是晚宋遗裔无法接受的现实。

明洪武年之前,赵氏遗孤忙于隐姓埋名保存自身;明洪武年之后,他们血液中对故国的思念也与赵姓一同回归。

而明嘉靖年间赵氏一族的逐渐发迹,无疑成为其复原晚宋汴京建筑风格的有力推手。

因善于理财,赵若和第八代后人赵淑宽极大程度上扩大了赵氏家业,富甲一方。

也正因其财盆渐满,赵淑宽之子赵范才得以师从名师,于隆庆五年进士及第,从州知州一路升官至浙江按察使司副使,完成了赵氏遗裔史上最漂亮的一次翻身。

明万历二十年,赵范告老还乡,回到漳浦县佛昙镇。

虽曾身居高位,但福建沿海海盗众多,即使赵范声望再外,其所居住的梅月楼也频遭骚扰,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生活。

再加上当地杨氏家族的暗中发难,不堪其扰的赵范最终决定,另谋一地安身,聚族蓄众。

几经选择,漳浦县湖西盆地便成了落脚的最佳选择。

作为远离沿海的内陆地区,湖西盆地依山而生,丹灶、硕高两座大山相伴而立,青山环抱,绿树成荫,属实是养老的大好地带。

解决了安定问题,难捱思国思乡之心的赵范,便动了在此地重造“南宋汴京”的心思。

“ 楼 ( 完璧楼) 建于万历庚子 ( 公元 1609 年 ) 之冬;堡(城墙) 建于甲辰 (公元 1 6 13年 ) 之 夏。”

公元1609年,在赵范的一手推动下,完璧楼的建造工作正式结束。

作为凝结着赵氏遗裔对南宋无限思念的建筑作品,完璧楼的每一个细节,都沿袭了宋代流行的建筑风格。

由于是赵家堡的最初雏形,在为完璧楼定名之时,赵范特取“完璧归赵”之意,将这座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宋式四方楼命名为“完璧楼”,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但作为躲避海盗的栖身之所,完璧楼的作用又并非仅仅在于寄托思乡之意。

据史料记载,明崇祯初年,完璧楼就曾发生过一场声势浩大的倭寇入侵战斗。

从水路登陆到漳浦陆地后,这群队伍高达1000多人的倭寇之流,就曾对赵家堡展开过激烈的攻占。

面对嚣张不已的悍匪,死守在完璧楼内的赵氏一族却并没有过分忧虑。

早在建造之初,赵范就命人将完璧楼打造成四面墙壁皆有“楔形窗口”的式样,以此来观察敌情,防备入侵者。

而在楼内的天井处,他还增设了一条暗道,平时方便排水,战乱时也方便逃亡。

甚至,为了以防万一,赵范还在完璧楼二楼留出一间密室,用以保存粮食武器,或进行其他秘密活动。

得益于这些周密准备,面对倭寇的悍然入侵,赵范、赵公瑞父子坚守楼内,顽强抵抗。

不仅如此,他们还成功将求援信息发至漳州府,与后续赶来的官兵联手,大败入侵者。

经此一役,完璧楼的军事防御能力经受住了考验。

而居住于此的赵氏一族,也因此进一步开枝散叶,为后续赵家堡的成型奠定了基础。

明万历四十七年,赵范之子赵公瑞依照父亲遗愿,在完璧楼的基础上扩建外城,增修城内各类建筑,赵家堡因此初具雏形。

参考南宋汴京旧制,赵公瑞在赵家堡内设置外城、内城、完璧楼三重制式,而贯穿城内中轴线的两座莲花池,也为汴京潘杨二湖的仿制。

全城正中心的府第门前,还竖有5根夹杆石,以彰显家族崇高地位。

在正宅府第的飞檐装饰上,赵公瑞也极尽细致:将封建王朝中仅皇家可用的云龙彩凤统统绘制于其上,无形中点明了自己的皇族身份。

甚至,利用当朝皇帝对前朝遗裔的照顾与体谅,赵公瑞还在从无水患之灾的高地处修建了一处禹庙,并命人另刻一块岣嵝碑立在禹庙旁边。

作为象征皇族势力的佝偻石碑,能够出现在前朝遗裔的私人府第中,足见当朝皇帝对其的宽容厚待。

也正是因为明代帝王的成全,承载着宋朝遗裔思念的石碑才能在其后几千年的天灾与人祸中幸存,带着历史的古意埋于土地,等待后人将其再次启封。

而另一方面,漫漫岁月长河逝去,仿制宋制而造的赵家堡,也从“东南小汴梁”,成为了无法被取代地“活着的历史”。

史料记载,明朝末年,黄河多次泛滥,北宋所遗留下来的风土建筑大多被泥沙所掩埋,不复存在。

而始终屹立在福建内陆的“赵家堡”,却因祸得福,成功躲过了岁月的无情摧残,在极大程度上保存了原有景观,成为了后代考证宋朝纷繁历史文化的有力证物。

“赵家堡遗址丰富,建筑犹存,是一处不可多得之古城堡。遗迹其布局立意处处仍沿汴京之旧。”

1984年,在确认石碑来源之后,著名文物博物专家单士元、郑孝燮、罗哲文就曾亲自动身,前往赵家堡,探寻这世界上唯一一处由灭国王族建造的古堡。

时至今日,赵家堡早已名扬天下,成为封建王朝不可或缺的一张古名片,被有关部门妥善管理宣传。

对于这座承载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堡而言,赵家堡承载了宋氏皇裔凝结千年的渴望与悲怆,既是其安身立命的蜗居之地,也是一代前朝后裔割舍不下的思乡梦。

作为踏着前人脉络而来的现代人,或许我们能做的,便是将赵家堡妥善保护,让赵氏一族埋藏于其中的精神代代相传。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