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65

小伙武大苦读4年,2015年临毕业被迫退学,校方:压根就没录取你

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1:12:010

2011年的6月,张鹏参加了高考,从考场出来之后,张鹏就觉得自己的分数不会很高,可能上不了大学。

就在他愁自己将要何去何从的时候,他的父亲却给他带来了一张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张父声称这张通知书是花了15万从老乡那里“托关系”买来的,对方甚至还答应,读完四年后会有相应的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

至此,张鹏高高兴兴去武大上学了,没想到当张鹏上了四年学,临近毕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压根没有学籍,武大在此时也发了声明:当初根本没有录取过张鹏!

荒废了四年青春,花了二三十万,最终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张鹏一家被耍得团团转。

那么,这件事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为什么张鹏读了四年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件事的结局又如何?

那么,就让我们继续阅读下文,走进张鹏被骗上武大的故事当中吧。

随着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人受教育的权力不断扩大,有越来越多的学子走进了校园,他们有的进技校学习技能,有的则通过高考考取心仪的大学。

因而,现在的大学生数量也是逐年增加。

在如今这个年代,上大学已经不稀奇了,相比起考一个专科或者普通的二本院校外,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取211、985这一类的名校。

也正是如此,他们的这种想法被骗子抓住了——每年都有被骗“考两百分就能上名牌大学”,“提前交学费”的案例存在。

比如就在前几年,就有一个女高中生被骗大几万学费的事件被新闻报道了出来。

这个女生平常的学习成绩是非常好的,但因为高考发挥失常的缘故,分数就不是很好看,当时这个女生的一家人都一筹莫展。

后来,女生的妈妈听闻一个二本院校在破格招录这些“因高考发挥失常没考好的学生”,就欢欢喜喜带着自家女儿去了。

在现场,这群骗子又是心理咨询,又是筛查分数的,最终给该女生递了一张录取通知书,并要求学费要提前交,还要打在特定的卡上。

女生的父母照做了,可是等到去报到的那天,已经来到另一座城市的女生,却被当地人告知,压根就没有这所院校的存在。

在现今的这个社会,骗子为了诈骗,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利用家长想花钱给孩子买一个好大学的心理,骗取了金额较大的钱财,实在是可恨。

而相比于这个女高中生,张鹏一家的经历更是诡异,他是在学校就读四年之后,才发现自己被骗的!

2015年春季开学的时候,张鹏迎来了本科的最后一个学期,在这个学期里,基本上是没有课了,班上的人都在为写毕业论文和答辩而忙碌不已。

而唯独只有张鹏和其他另外6人,既没人要求他们要写论文,也没有指导老师。

此时,张鹏觉得自己可能是上当受骗了,联想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不同,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张鹏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之前从来都没有向学校核实过自己的身份。

他想起了当初在学校论坛看过的一则消息,这是一则让大家警惕招生骗局的消息,“如果有同学没有饭卡,没有学生证,老师也不点名的话,那么,大概率就是遇上了骗子,请大家勿要被骗。”

张鹏当时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虽然上面说的情况和自己大部分对的上,但他没有在意,现在想来,只觉得脊背发凉。

张鹏赶忙联系“辅导员”王杰,但怎么都联系不上,张鹏的内心愈发的慌张,这个时候他想到了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找自己的学籍,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差点把张鹏吓得晕过去——学信网压根就没有自己的信息!

张鹏立即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父亲,张父了解了之后,也是头皮发麻,胆战心惊,一刻也不敢停歇,立刻从深圳赶来了武汉。

2015年5月,张父和张鹏的叔叔抵达了武汉,他们与当时买通知书的中介陈东和另一位“中间人”刘万成取得了联系,要求正在外地的这两人即刻赶往武汉进行商量。

这天晚上,张父就报了警,同月21号,张鹏家人在武大附近的一家酒店就到了陈东和刘万成。

与此同时,与张鹏家人一同前往酒店的,还有另一名女生的受害者父亲。

听着对面张父的诘问,陈东和刘万成露出了被冤枉的神色,解释道他们只是“中间人”,也是受害者。

刘万成说他在武汉有一个专办文凭的大学同学,这个大学同学给他看过办好的证件,因而他牵起了线,联系上了陈东,做起了这文凭生意。

刘万成随后又说道,但在两年前,他这位大学同学就联系不上了,因此他就一直和王杰还有另一位“中间人”周泰延续了合作,王杰两人表示接收张鹏的这15万,以及另外两个学生的“文凭钱”,并说后续交由他们处理。

张父听后,气不打一处来,他又赶忙联系上了周泰,双方就21号这天下午在一家咖啡厅见了面。

周泰解释说他和王杰是开公司做自考生意的,是武大继续教育学院的合作方,因此他能弄到武大的课表,还能让人住在武大的宿舍。

在这里科普一下,自考和统招本科完全是两码事,虽然自考也有本科的头衔。

但含金量和统招本科是天差地别的,因而之前陈东向张父保证的,“出来之后学历就是统招本科”的话,完全就是在诈骗!

张父算是听明白了,他这就是被骗了,他怒火中烧,脸涨的通红,但周泰这个时候好像没看见张父的脸色似的,又介绍起了“生意”:

“我当初是没有承诺张鹏他们是统招生的啊,而是武大的第二学位。在两年前,武汉大学是有政策的,大学本科生在其他学校读了第一学位后,是有资格在武大读第二学位的,并获得这第二学位的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但武大的这个政策已经取消了,因此,文凭也就拿不到了。”

“但我向你们保证,我可以帮助你们拿到另一所高校的专升本文凭,然后再让张鹏参加地质大学的第二本科考试,并帮张鹏报考武大的研究生。但是,这些流程下来,你们还要交8万块。”

好家伙,周泰的一通话说下来,张父真真实实看清楚了这一群人的真实面貌——就是文凭骗子,并且死到临头了还想骗8万!

张父立刻跳了起来,对周泰骂道:“你就是个骗子!你到现在这个时候还想骗我!”

张父报了警。

警方带走了周泰,陈东和刘万成三人,被警方带走的时候,周泰还在嚷嚷说自己没有骗人,否认诈骗。

但在犯罪事实面前,他的这一通狡辩,是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

同年5月22日,洪山警方称三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刑事拘留,但王杰依旧去向不明,对此洪山分局已经开展了调查。

而这起案件的诡异之处,就在于一个没有被录取的人,是怎么在大学里呆了四年的?

在警方的查证之下,张鹏案件的细节才被一一展现了出来!

受害人张鹏,在2011年高考失利之后,父亲却意外的给他带来了一则重磅消息——只听张父说“我找人托了点关系,可以让你去武汉大学读书。”

武汉大学可是一所著名的985学府,不仅在中国颇有名声,在一众的国际高校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这样的名牌大学,张父是怎样托人把原本分数和录取线差得远的张鹏给送进去的呢?

原来,张鹏的高考成绩下来之后,张父和张母也是忧心忡忡,为了能够让儿子上一个好大学,张父联系到了一个同乡,陈东。

这个陈东可不得了,那天,当张父和他说起自家孩子颇低的高考分数后,陈东说:“你别忧心了,我这有一个渠道,只要你花15万,就能把你儿子给送进武汉大学读书。”

张父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但还是有些不相信对方说的是真是假。

陈东信誓旦旦地说到:“保证是真的,我们是老乡,我不可能坑你的。我在学校是有一些关系的,只要你拿出这15万,一定能让你儿子进武大!”

接着,生怕张父又不相信,陈东又一次保证道:“我用我的关系把你儿子送进武大,读完四年之后,学历就是统招本科,和那些高考考进去的学生是一样的。”

陈东的三言两语下来,张父心动了,不过他没立刻答应下来,回到家后,张父和妻子儿子商量了之后,便决定抓住这个“机会”,给陈东转去了这15万。

不久之后,张鹏收到了武大的录取通知书。

要不怎么说骗子手段高明呢?这张录取通知书做的逼真极了,再加上张鹏一家已经被巨大的喜悦冲猛了头脑,根本没有发现这花了15万买来的通知书有任何不妥之处。

人的身上多多少少都带点炫耀的基因,张鹏一家也不例外,张父在向周围邻居和各方亲戚都炫耀了一番儿子被武汉大学录取了之后,还把这些人叫在了一起,办了一场盛大的酒席,美名其曰“升学宴”。

来宾纷纷恭喜张父,但也有人抱有疑惑,不是说张家小子连专科的分数线都够不上呢?怎么又上了武大?碍于面子和关系,他们并没有细问。

就这样,过完了一个暑假之后,张鹏按照通知书上的日期,提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武汉大学。

张鹏没想到的是,由父亲“托关系”找来的这一所学校,却是一场精心布置的骗局。

2011年,张鹏来到了武汉大学报道。

当他在现场等着队伍报道的时候看见了陈东,陈东领着另外几个同样来“报道”的人,对张鹏说到:“你们别进去了,录取通知书给我,我来帮你们搞定。”

张鹏包括跟在陈东身后的其他几个人不疑有他,拿出了录取通知书。

陈东收好之后便离开了,不一会儿他回来了,对张鹏说到:“已经报道完毕了,跟我走吧。”

话说要是张鹏没有听陈东的话,而是现场核实,他也不会被骗足足四年。

一行人坐进了大巴车,他们被拉到了一处远离学校的地方,陈东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军事基地”,让他们来是来军训的。

张鹏这个时候是有点疑惑的,为什么军训要把他们单独拉到一个离学校这么远的地方?

不过在入学的巨大兴奋之前,这点疑惑就有些微不足道了,因此,张鹏连同其他20多名同学,一起在这里进行了军训。

军训过后,这20多名学生被分到了武汉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自称是他们辅导员的人——王杰出现了。

王杰先是把这些学生聚在一起,以“新生开会”的名头,每人收取了1.5万元的学费和3500元的住宿费。

对于这笔所谓的“学费”王鹏一行人又有了疑问,不是说像武汉大学这种名牌大学,学费不会很高的吗?但王杰说学费就是这么多,名牌大学里,也有学校交上万学费的。

后来,王杰就将这20多人分去了不同的班级,张鹏和其他五人被分到了经管学院2011级的金融6班。

随后,这6人就在王杰的带领下,住进了茶港校区教工宿舍的3301房,还有另外的6人则住进了旁边的3302房。

搬到宿舍的时候,张鹏一行人又有了疑问,按理来说他们住进的这栋宿舍是博士宿舍,他们就本科生是怎么住的进来的?

因此,有人问了王杰,只听王杰是这样解释的:“你们都是特殊渠道招进来的,自然是和其他的本科生有一些不一样的。”

各种事宜安排好之后,张鹏等人就等着上课了,后来张鹏回忆说,当年,在开课之前,王杰就把自己和其他五人介绍给了班长认识,说他们是“插班生”,要班上的班干部照顾一下,并叫班长送来了课表。

就这样,张鹏一行人开始了上课,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不对劲,原本金融6班加上张鹏6人一共是有45人的,可是每次上课老师点名从来都不会点张鹏这六人。

张鹏他们很不解,就问了几个老师,但是老师却说:“点名册上没有你们的名字啊。”

张鹏他们傻眼了,赶忙去问王杰,可对方却又以“特殊渠道”四字给与了解释。

王杰说:“没点你们名没关系,你们继续上课就可以。”

随着在武大的时日愈来愈长,张鹏等人也渐渐地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对劲,他们没有学生证,进不了图书馆;他们没有饭卡,打饭的时候只能用现金;学校的各种活动也没有他们的名字……

因为是花钱“买”进来的,张鹏他们也不好向其他同学求证,只能不停地问王杰,但王杰每次都是说“特殊渠道”给搪塞过去。

不仅如此,渐渐的张鹏发现,有很多和他一样被“买”进来的人退学了,他的心中虽然已是疑窦丛生,但却因父亲的叮嘱,和王杰的“特殊渠道”的解释给摁了下来。

很快就来到了期中,就在同班的人准备期中考试的时候,张鹏他们却可以悠哉游哉地逛校园,游玩;布置的作业他们也不用交,老师更是不管他们……

金融6班的其他同学对张鹏这6个“插班生”的不用期中考,不用点名,不用交作业的待遇都非常疑惑,但都没有过度关心,毕竟,他们也不会想到,张鹏这6人是被骗进来的……

张鹏说:“我和班上的同学都成了好朋友,他们也发现了我们和他们的不同,但他们都没有问过我们。”

虽然不用期中考试,张鹏他们还是要期末考的,并且,王杰还告诉他们要好好考,成绩单是要寄到家里去的。

听到王杰这样说,张鹏一行人是卯足了劲准备考试,但是到了考试这天,张鹏他们却被王杰带到了另外一间教室集中考试,纵然张鹏再不解,他也还是考完了回家了。

而王杰所说的成绩单,张鹏是从来没有收到过,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考的好不好。

张鹏想既然能住进武大的宿舍,那我的这个本科的身份就不会有假,可当他读到了大二,王杰却要求他们搬宿舍,不久之后,就让他们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

对此,张鹏只能听从吩咐,来校报道、上课、放假、返校,很快张鹏就读到了大四。

在这四年间,张鹏他们每年都会向王杰缴纳一大笔学费,但王杰从来就没有给过他们发票,收据……

在大四这年里,张鹏愈发觉得自己读的就是一个“假大学”,因为他发现自己连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都没有,至此,张鹏等人受骗一事浮现在众人面前。

张鹏买文凭被骗一事在社会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这件事越深挖越发让人心惊胆战。

有记者得到了一份受骗学生的详细名单和联系方式,在这之中,包括张鹏就至少有二十余人受骗。

他们分别来自东北、广东、四川等地,主要在武大就读,而他们所上交的“学费”和“住宿费”,加起来一共有400多万。

不仅如此,随着张鹏案的发酵,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反映说他们也遇到了此类情况,受骗人数在不断上涨,在这“卖文凭”的背后,究竟结了一张怎样的利益网?

案件说到这里,有人或许会发出疑问,武大难道对这些莫名其妙的“插班生”就没有一丝怀疑吗?

对此,武汉大学就此事于22号晚发布了一则声明:“这是一起盗用武汉大学名义进行的招生诈骗事件,武汉大学对此深恶痛绝。武汉大学将积极配合警方严肃处理,同时加强管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且再三强调,“武汉大学招生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执行,绝不存在任何国家政策之外的招生方式。”

武汉大学发的这则声名,对张鹏这些学生怎么进入宿舍,自称和武大校方有合作的周泰等人到底是什么关系,以及如何解决这些情况等问题,均未做出回应。

有记者就当初张鹏他们居住的3301和3302号房询问了楼管,而楼管给出的解释是,这栋虽然是博士公寓,但除3301和3302这两间是例外,这两间是给继续教育学生临时过渡的房间。

而当时张鹏在进入宿舍的时候,是需要学校开证明的,外校人员是住不进来的。

楼管还说,“我当时收到了学校的证明,还向这群学生要了录取照片备案呢。”

如今,3301已经变成了杂物间,无人居住了。

这个案件进行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了,虽然陈东等人已经被拘留了,但张父花出去的钱,和张鹏浪费的四年青春,已经要不回来了。

如今,当初这20多个被骗的人,在事情揭露之后大多直接走上了社会,有的成为了厨师,有的成为了售货员,成为了这芸芸众生的一员。

不知道这20多人,在日后会不会想起当初被骗的时候,追悔莫及呢?

其实,像张鹏这种,“给我十几万,我就能让你上名牌大学”的诈骗案例,还有很多。

但同时,从张鹏的例子中,我们能看出一个道理:不管是上大学,考试,做人,还是要实事求是的好。

这种花钱买来的文凭,最终只会让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轻者丧失了几万学费,重者,则会像张鹏这样,不仅丢了几十万,还白白浪费了四年青春。

要知道,少年青春不再来,这四年的时光,是多少金钱,也买不过来的。

编辑:麻球

责编:林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