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一言,惊醒刘邦,果断杀掉此人,消除最大后患
(说历史的女人——第1123期)
公元前202年,击败项羽之后,刘邦登基帝位,不久迁都长安,大汉帝业基本定矣。
但西汉与其后的诸多朝代不同,西汉之后,皇帝集权基本稳固,而西汉之前的政治体制仍在摸索之中,秦之前为诸侯、战国,秦虽一统,建立了集权制,但正因诸侯国的根深蒂固,并未实现脱胎换骨的一统,才导致了秦末起义的烽火一起,诸侯国多半以故国之名全部复活。后经十数年之战乱,又被刘邦一统,但此时的政局依然风云变幻。
各战将功臣,都渴望被封国,做一方老大。刘邦为了满足功臣之心愿,只能遵从。但他内心是不情愿的,他可不想秦亡的模式在他手里上演。所以他表面封王封诸侯,其内心的不安却是时刻都存在。故此,先封王满足功臣心愿,实则也是有安抚和麻痹的用意。果不其然,不久之后,刘邦就开始了自己的诛杀功臣之举,结果此风一开,各异姓王皆敬惧不安,要么主动造反,要么被动造反,要么没造反,也被“莫须有”之罪名处死。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淮阴侯韩信,根据史载的情况来看,韩信并未造反之意,甚至在幕僚蒯通谏言造反的时候,他也没有造反,结果被吕后骗进长乐宫秘密处死。究其原因,无非是韩信功高震主,让刘邦吕后夫妻感到不安,不除之不足以睡安稳而已。
然在解决异姓王、稳固江山一事上,可以说刘邦和吕后的功劳各一半。直接造反的,由刘邦带兵去平叛,尚未来得及造反或者必须除掉的异姓王,基本都由吕后给收拾了。所以,可见吕后的手段,甚至比刘邦更高一筹。在处理彭越一事上,就足见高低。
韩信等被收拾后,彭越确实是感到了“兔死狐悲”之不安,但是不安归不安,彭越还是没有什么不轨的行为,甚至在比较亲近的武将扈辄劝他起兵造反的时候,彭越也没有采取行动。
可是这个情况,却很快被刘邦知道,原本就对功臣提心吊胆的刘邦,哪里有时间考虑,立即就带兵围剿了过去。结果彭越等于没有任何行动反抗,就被抓捕。
刘邦把彭越的官爵废除,降为庶人,发配蜀地。

就这样,战功赫赫的功臣彭越,就踏上赴蜀之路,彭越内心的委屈肯定特大,毕竟功劳很大,也没有造反举动,却落个如此结局。
如果事情如此发展,结果一定是未知的。
但事情的发展,因为吕后出现了另外的变化。
在吕后回城的路上,恰逢被流放的彭越。
彭越见吕后,大倒苦水,诉说委屈,最后他请求吕后,是否可以把他流放到老家山东昌邑。
吕后听完,满口答应彭越,并且还把彭越带回了京城。
回来之后,吕后立即去见刘邦,问起有关彭越之事。
吕后:“我回城路遇彭越,就把彭越和他的家人都给带回来了。”
刘邦不解:“为什么啊?”
吕后反问:“你是如何处理的呢?”
刘邦说:“我把他流放蜀地,让他死在那里,这样就可以除掉后顾之忧了嘛。”
吕后轻轻一笑:“你知道什么叫放虎归山吗?彭越可不是一般囚徒,他战功赫赫,近似韩信,因为无论他在哪里,其才干和功劳,都有着足够强大的号召力,如今你把他流放蜀地,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则鞭长莫及,而对于四方对我们不满的人或心怀野心的人,则必然是一面旗帜,他们必然前去追随归附。再加上,蜀地原本就是一块宝地,有自立之本,加上易守难攻,一旦彭越聚众自立,到时候恐怕想除掉都没那么容易了。”
吕后一言,一下惊醒刘邦,赶紧果断杀掉此人,算是消除了最大后患。

吕后这一席话,并非危言耸听,而是非常有见地,因为以彭越的勇武和影响,真是到了川蜀之地,想闹出点事情,还是很容易的。刘邦比谁都清楚,所以他在佩服老婆高见之余,干脆让吕后处理彭越一事。
吕后办理这种事,轻车熟路,前有收拾韩信之经验,如今收拾待宰之彭越岂不容易?无非是找一个理由,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而已。所以,吕后安排人找到彭越之门客,以利诱谈判之,结果彭越门客见老板都倒了,还拥护个什么啊,立即就按照吕后方面的意思举报彭越图谋造反已久。
如此,罪名坐实。古今,无论何时,造反都是死罪。
有了罪名,也有了人证,那么就安排廷尉王恬对此事上奏并说出(已定)处理意见,表面上看是奏给朝廷,实际上不过是把这个事摆到明处,让朝臣看:大家眼睛都擦亮点,杀彭越,是因为彭越造反了!
这样做,有两个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堵住议论的口;
第二个作用是杀鸡儆猴、警钟长鸣。
聪明的朝臣,都会会意的,然后就要学会放下功臣身段、夹着尾巴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
可怜彭越还在狱中傻傻等着吕后的改判诏书,希望能够在老家服刑、甚至舒服一点老死,然结果等来的却是“诛三族”之结局。
《史记卷九十·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载曰:
“於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彭越被杀,其族被诛,封王已死,又无后人继承,封国自然撤除。

结语:彭越,这位中国史上游击战战术的鼻祖人物,一生劳苦功高,尤其是在刘邦建立大汉的过程中,其战功极高——比如楚汉之战,后来史家发现如果没有彭越在后方打游击,毁掉了项羽的粮草补给线,同时不断骚扰项羽后方以保护汉军的正面力量,造成项羽两面受敌,正面的韩信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在垓下消灭战神项羽。
所以有一句话对彭越评价极其公平:论军事才干,彭越不如韩信,但论实际功绩,彭越不输韩信。
难怪后来准备造反的英布说:“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
由此可见,彭越仅次于韩信的地位和影响力。
只是一代悍将,落得如此惨局,着实令人唏嘘。
(文/说历史的女人·不胜寒)
参考资料:《史记·彭越列传》
丰臣秀吉为什么敢打明朝(扩张的野心)
五十五岁的丰臣秀吉,作为日本战国时代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可谓是传奇色彩浓厚。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农民家庭出身,到最终统一日本,他的人生轨迹充满了跌宕起伏。然而,正当他在统一日本之后志得意满,自封为太阁,将关白之位让予外甥丰臣秀次时,他的野心却没有就此止步。丰臣秀吉的晚年,被他的扩张欲望和对外征服的梦想所主宰,这也为他的一生画上了一笔沉重的阴影。1、丰臣秀吉的扩张梦想我要新鲜事2024-02-22 19:57:160000清朝时期的扬州十日 为何被称之为惨案(十日屠城)
清朝时期的扬州十日清朝军队凌辱妇女杀人八十余万。想必大家都知道,每一次朝代的更迭都是一部血泪史。在明朝灭亡之际,当清朝的军队第一次走进扬州城时,就对扬州的老百姓进行了大规模的搜刮,不过在当时,只要老百姓愿意掏出银笔银子救赎自己,也就是说这笔钱就是自己的买命钱,虽说百姓们都有一些积蓄,但并不只是有一个兵朝自己要钱。1.十日屠城我要新鲜事2023-10-17 20:38:560001国民党军统和中统的区别,情报对象不同地位不同导致敌对
军统和中统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两者其实都是国民党的组织,但是名字却又非常相似,所以很多人都容易将他们搞混淆,但实际上军统和中统完全是两码事,两者的工作范围完全不同,可以说两者除了都是国民党以外,没有任何关联,但是两者的关系却势如水火。军统和中统的区别在于对象不同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9:31:210000初唐四杰之首骆宾王,骆宾王讨武檄文让武则天赫然变色
骆宾王是谁?以一句“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而让武则天赫然变色的骆宾王,是初唐诗坛的活跃人物,为“初唐四杰”之一。也是四杰中年辈最长、阅历最多之人,但在唐宋八大家中却没有他的身影!其遗闻也最富有传奇色彩,其中骆宾王怎么死的?其下落至今仍旧是一个未解之谜。下面就和小编来一起了解下他的事迹吧!初唐四杰之首——骆宾王我要新鲜事2023-03-12 12:44:210000后母戊鼎重达近1吨,这个巨型容器商朝人是如何铸造的?
后母戊鼎重达近1吨,这个巨型容器商朝人是如何铸造的?后母戊鼎通高133厘米、长166厘米、宽79厘米,重约833公斤,是目前所知先秦时期最重的青铜器。尽管后母戊鼎在当时不是一件很成功的作品,但它的制作过程却充分显示了商朝后期的青铜器制作技术的发达程度,它近一吨的重量足以弥补器身上的其它缺憾。我要新鲜事2023-09-11 18:32:5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