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40

长津湖战役幸存战士朱彦夫,昏迷93天,做47次手术,挑战极限人生

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7:40:111

(说历史的女人——第1727期)

国庆期间,因一部电影《长津湖》,又让我们回到了那个年代,电影上的惨烈场面令人唏嘘。事实上的长津湖战役更加残酷,本文笔者就介绍一位长津湖战役的幸存者:

他只是个17岁的战士,在长津湖战役中的一次战斗中,全连战士全部壮烈牺牲,他也被敌人炸成重伤昏迷过去。后被援军送到医院后昏迷93天,做了47次手术,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右眼视力也降到0.3。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活了下去,挑战极限人生,后来用1000斤稿纸写了1本书,被誉“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一)三个“保尔”

保尔·柯察金,各位读者都很熟悉了。他是著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因作战和工伤造成全身瘫痪,且双目失明,但最终凭坚强的毅力成为一名革命作家,成了身残志坚的典型形象。

无独有偶,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也出了一位身残志坚的典型人物,她就是曾经家喻户晓的张海迪。她小时候因患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但她坚强地活出了自己独有的精彩人生,自学了几门外语,成为一名作家,有《绝顶》等几部著作问世,被誉“当代保尔”,成了几代人的偶像。

事实上,像保尔或者张海迪这样的身残志坚者从来都有,只是局限于媒体宣传等原因,让他们不为人知。本文所要讲到的这位长津湖战役的幸存者,他的事迹甚至比张海迪还要令人震撼,他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二)少年英雄

少年时代的他,有和保尔·柯察金一样坎坷而辉煌的战斗经历。

跟张海迪一样,他也是山东人。他叫朱彦夫,1933年7月出生在山东省沂源县张家泉村。朱彦夫自小家贫如洗,他兄弟姐妹7个就饿死了4个。更不幸的是,朱彦夫10岁的时候,日本鬼子进村,害死了他的父亲。然而,幸运的是,他出生的地方处在沂蒙山革命老区,使他在少年时代便受到了革命的熏陶,受到了血与火的洗礼。

不管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沂蒙山地区的战事都是如火如荼。比如从1946年到1947年之间,在沂蒙山及其周围便进行了规模宏大的鲁南战役、莱芜战役以及孟良崮战役等。这时,生在沂蒙山区的朱彦夫也渐渐长大,可以说,他是听着战争的枪炮声长大的。于是在1947年,朱彦夫14岁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他身上的荷尔蒙开始“爆发”。在这一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走上了充满惊险而跌宕起伏的军旅之路。

朱彦夫小小年纪便随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15岁)、渡江战役(16岁)、上海战役等,最终在17岁时上了朝鲜战场。别看朱彦夫年龄小,在战场上也是个拼命三郎的存在,他曾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三次立功,十次负伤,是个十足的铁汉。

1950年冬天,17岁的朱彦夫随解放军第九兵团26军77师230团,参加了赫赫有名的长津湖战役。此战打得极其惨烈,志愿军尽管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伤亡十分惨重,15万大军折损三分之一,仅冻死冻伤的就达3万多人(详见“说历史的女人”第1725期)!朱彦夫也是此役的英雄。

1950年12月,朱彦夫所在的2连同敌人争夺250高地,冒着零下30多度的极度严寒,同装备精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恶战。当时,敌人仗着炮弹多,向我军阵地上抛下无数炸弹,整个山头都被削平了几十公分。

眼看战友们都一个个倒了下去,朱彦夫毫不畏惧,发誓要同敌人血战到底。最终就剩他一个人了。他已经遍体鳞伤。但他绝不倒下!他把身边战友丢下的三挺机枪全部压上子弹,对准潮水般涌上来的敌军,疯狂扫射……

人在阵地在!

但此时,几棵手榴弹向他飞来!看着手榴弹在身边滚动,朱彦夫不由分说抓起一颗就向敌人扔了回去。去你的吧,哪里来哪里去!

接着朱彦夫又把脚下冒着烟的手榴弹扔回去一颗。听着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响,朱彦夫极其兴奋。可当他想再扔出去离他不远处的另一颗手榴弹时,已经来不及了。轰隆一声巨响,少年英雄倒了下去……

(三)93天昏迷,47次手术

当朱彦夫醒来的时候,自己已经成了一个雪人。什么时候下雪了,他不知道。大难不死。他是被钻心的疼痛疼醒的。那时候他穿的很单薄,后来想想都可怕,如果他再晚醒来一会儿,在零下30多度的气温下,他一定成了一个“冰雕”。

此时的朱彦夫不仅浑身疼痛难忍,而且饿得要命。他想弄点吃的,可周围除了冰雪什么也没有。他想挣扎着起来,然而是徒劳,他的手脚已经冻僵了。他想叫喊,可喉咙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于是一个匪夷所思的“传说”出现了。

有一些资料上说,朱彦夫当时感到脸上挂着一个冰凉的黏糊糊的东西,很不好受,饿极了的他干脆直接吞掉了他。后来才知道,他吃掉的竟是自己被炸弹炸掉的左眼珠!

尽管历史上曾有过类似的现象,比如三国时,夏侯惇眼睛中箭之后,拔箭时带出了眼珠,于是便直接吃掉了。

然无论如何,朱彦夫是被敌人炸瞎了自己的左眼。当时他感到眼前一片昏暗,因为孤独的右眼视力也变得非常模糊了。看着周围的战友们的尸体,一时间,他极为绝望。再说,大家都牺牲了,我岂能独活?于是他想到了自杀。可是看着身边的枪支,他十分无奈,因为他的手连扣动扳机的力量都没有了。

既然死不了,就必须活下去!他又暗暗下了决心。可是他的身体还是动弹不得,他发觉自己的四肢早已失去了知觉。不行,得想办法。在手脚不听使唤的情况下,朱彦夫靠着惊人的毅力,硬是从雪堆里滚了出来,在雪地里向前爬动……

不知道爬了多久,最后在一条小河边,朱彦夫终于碰到了救援的部队。他被战士们救起来时,浑身是伤,连肠子都流了出来。他被送到战地救护所时,再度昏厥了过去。

然后,朱彦夫连着昏迷了93天。在这三个月,他其实跟死了没有区别,但医护人员一直没有放弃对英雄的救治,因为他一直有呼吸存在,心脏一直没有停止跳动。最终,他被进行了47次手术,终于保住了命。然而当朱彦夫醒过来后,却再次绝望,他真的不想活了。

因为他看不到自己的双手和双脚了!原来他在昏迷中时,医生为他做了颅内取弹、腹内排异、四肢截肢、面颊植皮等大手术。尤其是冻坏的四肢,为了防止感染,他的双手从手腕处被齐刷刷切断,双腿的下半截也齐刷刷切去了!再加上完全失去了左眼,右眼视力也降到了0.3,这叫人咋活啊?那时朱彦夫才17岁,人生之路似乎才刚刚开启,他以后如何成家立业,如何娶妻生子?

朱彦夫陷入极度绝望之中,他又想到了自杀。接下来的几天里,他曾自杀三次,但都被医生发现制止了。其实没有手脚的人,想自杀都是很难的。最后医生如此严肃地劝说他:

“我们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花费这么多精力,才救回你一条命,现在你竟然想着去死!你在战场上那么勇敢,连死都不怕,下了战场怎么连这点困难都害怕了?”

一句话点醒了朱彦夫。是啊,自己怎么能轻易去死?自己死不足惜,可对得起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友们吗?他们把自己的生命贡献给了祖国,而我为国家贡献了什么?不行,我得活着,为祖国和人民做点什么!

想开了的朱彦夫就开始同医生好好配合治疗。出院后的他,做为一级伤残军人被送到山东荣军疗养院休养。

(四)当了村支书的朱彦夫

本来为国家立了战功,成了严重残疾人的朱彦夫可以整天躺着被人伺候着,啥事不干,过着“饭来张口”,甚至“衣不伸手”的生活,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的。但性格要强的他认为自己不能那样活着,那样跟猪有什么区别?于是他想到了身残志坚的保尔·柯察金。他要以保尔为榜样,活出自己的价值来。

在疗养院没多久,朱彦夫就放弃了国家的优厚待遇,腿上装了假肢,回到了家乡张家泉村,开始了新的也是艰苦的生活。到家后,他开始学着生活自理。但说着容易做着难,没有手脚,眼睛又不好使,一切得从零开始,简直跟一个婴儿没什么区别。

跟小孩一样,首先是学吃。你总不能只张着嘴让人喂。没有手,筷子当然别想,只有学习外国人,用勺子。可是用两只光秃秃的断臂夹着光溜溜的勺子,要多别扭有多别扭。从碗里挖饭,挖了半天终于挖出一疙瘩,往嘴里送时,还没挨着嘴唇,咣当一声,勺掉了。饭洒了一桌子,或者洒了一身,把自己气得够呛。于是,咬咬牙,再来!

学会了吃饭后,朱彦夫又学做饭。这难度更大。同样,用断臂拿刀拿不稳,因为刀不比勺子,是有分量的。他想了个好办法。用嘴咬着刀背保持平衡,然后用两只断臂往下压刀,把菜切断。一次不行,两次,三次……

自回到家8个月来,朱彦夫为了学习吃饭、做饭,便打碎了141个饭碗,23个盘子,7个茶杯,并泼掉饭菜上百次之多。

然后他又学会了上厕所等事情。功夫不负有心人,朱彦夫信这个理。在他努力让自己生活自理的日子里,感动了不少乡人,最终他也收获了爱情。经人介绍,他同农村姑娘陈希永结为连理。之后,在妻子的照顾下,朱彦夫走向了新生。

生活走向正规之后,朱彦夫寻思着这辈子要做点什么了。这一想不打紧,他活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要想有作为,不能没有文化。小时候家里穷,朱彦夫没有上过学,基本是个文盲,他只有从头开始。

没有手,他用舌头舔纸翻书;没有指头,他用两只断臂夹着笔写字。他还只有一只视力模糊的眼睛,如此艰难地读书学习,想想都可怕!但付出总有回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能独立读书了。

令人震惊的是,朱彦夫还当了村支书。当时沂蒙山老区的农村都很穷,尤其是朱彦夫的家乡张家泉村,更是有不少人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他知道这个情况后,便下决心改变这个面貌。当然还得从文化入手。他拿出国家给他的抚恤金买了200本书,并且把家里的一间草房腾出来,办了村里的第一个图书馆,对全村人免费开放。接着,他还用抚恤金和七拼八凑来的钱,在村里办了夜校,给乡亲们培训文化知识。

朱彦夫很快在村里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于是在1957年,他全票当选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自此他感到了肩上的重量。他曾如此掷地有声地说:

“村支书大小是个干部,不让群众过上温饱日子,就对不住全村的老少爷们!我要用这半个身子,就是滚,就是爬,都要尽上我的职责!”

张家泉村三面环山,田地少,朱彦夫就带领大家到山上修梯田,还把荒地“赶牛沟”“舍地沟”“腊条沟”改变成良田。缺水浇地,他就带乡亲们打井、修水渠。不要以为,他只坐在家里指挥,他像当年打仗那样,亲自上阵。他每天拖着重达17斤的假腿忙前忙后,家乡的每一寸土地都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他曾经躺在田地里,跪在沟渠里,育苗、拔草、浇水……

为了解决村里的用电问题,朱彦夫还在妻子的照料下,到上海、南京、胜利油田等地联系材料。经过他多年的辛苦努力,终于让张家泉村在1978年结束了点煤油灯的历史。

这个村支书真不是白干的。他带领乡亲们在山上开出了80亩梯田,治理了3条大山沟,经过三年的努力,使全村粮食增产了10余万斤!

另外,朱彦夫还在村里成立了林业队,还进行了果树的种植,让家乡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状况。他以显著的政绩,在农村稳稳地扎了根,并且当了25年村支书,直到1982年,49岁的他才退居二线。25年的“从政”生涯,让朱彦夫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战场上,他是个好战士;在田地里,他是个好农民,好领导!

(五)极限人生

重度残疾,已经人到中年的朱彦夫退居二线后,是不是开始歇下来,享受一下人生了?不,如果那样,就太小瞧他了。人生从50岁开始,他又开始了新的挑战。

长期以来,朱彦夫一直没有忘记那些他在战场上同生共死的战友们,因此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写本书,记录下曾经的烽火岁月,记录下曾经一个战壕里打拼的兄弟们。说干就干,就像当年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一样,身残志不残的朱彦夫开启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然而,对于文化水平不高,且没有任何写作经验的朱彦夫来说,想写书又谈何容易?他又要从头开始。

首先是攻克文字关。平常感觉自己识字不少了,可一正经写书,发现自己的“字库”和词汇量简直太贫乏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就拼命翻字典,数年来,他竟然“啃”坏了四本字典!

一本书可不是几个字解决的问题,他要锻炼自己的写字速度。他用嘴咬着笔练字,用两只残臂夹着笔练字……

为了夯实写作的基础,他准备了20多年!期间也曾放弃过,但受到济南军区政委,他曾经的领导迟浩田的鼓励后,便毅然坚持了下来。于是在2007年,朱彦夫74岁高龄的时候,他开始正式动笔,开始了这个浩大的工程!

朱彦夫胸有成竹,他花费20多年的功夫,把自己的文字功底搞上去了,把材料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就差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了。但这仍然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他继续用嘴含着笔写,用断臂夹着笔写。他不可能像一般人那样笔走龙蛇,他必须一笔一划地写,因此速度还是非常慢。

就是因为慢,他才不能停。酷暑季节他也不停地写。常常写得满头大汗,口中涎水直流,甚至残臂都磨破了,血水顺着笔尖流下来,浸透了稿纸!数九寒天,他也不停地写,直写到双臂麻木,甚至失去知觉……

他写得废寝忘食,一顿饭,妻子得叫他几次,他才“撒手”。即便睡觉时,在梦中,他也在构思着书中的情节。毕竟年龄大了,记忆模糊了,有时为了回忆一个情节,他得花上好半天,甚至一两天工夫。

曹雪芹为了一本《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朱彦夫也“不遑多让”,他用了7年时间,7易其稿,用了1000斤稿纸,终于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此书长达33万字,可谓字字都渗透着朱彦夫辛勤的汗水,泪水和血水!

迟浩田将军得知后,十分惊喜,亲自为其题写书名,并题词:“铁骨扬正气,热血写春秋”。

《极限人生》结构严谨,内容十分感人,充满着拼搏和奉献精神,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山东省委的一位领导读后十分感动,称朱彦夫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之后,朱彦夫还没有停歇下来,又花了数年工夫,写了第二部书《男儿无悔》。

如今,朱彦夫老人已经88岁,他还不服老,还要继续挑战人生之极限!是啊,长津湖血战中拼打出来的人,什么坎坷不能度过?什么任务不能挑战!

(文/说历史的女人·夏日漱冰)

参考资料:《长津湖战役》《极限人生》等。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