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简介: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洋务派代表人物
在晚清那个腐朽的年代,上至统治者慈禧太后,下至九品芝麻官,大多都昏庸无能,只知满足自己的私欲。不过就如《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样,晚期也有正直、爱国爱民的好官,他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张之洞,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
一、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1837年-1909年),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人,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他是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之洞一生,不管是做人,还是做官、做事,都是当时的模范,他清醒认识到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强弱差距,进而支持洋务运动,办了不少实事,进行了不少改革创新,要不是晚清有张之洞这类人,清朝的灭亡可能会更早!
1、早期经历,官场生涯

1837年(道光皇帝在位第十七年)9月2日,张之洞出生于贵州兴义府官舍,他是举人张锳的第四个儿子。张之洞幼年聪慧好学,5岁入家塾,16岁(1852年,咸丰皇帝在位第二年)考中顺天府解元,27岁(1863年,同治皇帝在位第二年)考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开始他46年的官场生涯。张之洞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他为官清廉,为国为民,支持洋务运动,为清朝的延续做出一定贡献。
2、张之洞的主要贡献

张之洞为官初期是清流派首领,后来认识到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强弱差距,而逐渐成为洋务派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贡献体现在政治、军事、教育、工业上。在政治上,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支持洋务运动;军事上,八国联军入侵时,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在教育上,张之洞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 等;在工业上,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
3、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间的关系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们四人支撑了晚清从鸦片战争开始至辛亥革命这70年间的格局,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是当时的模范。其中曾国藩比左宗棠大2岁,比李鸿章大十几岁,左宗棠曾拜在曾国藩门下,而李鸿章是曾国藩的门人,他们三人关系相对密切;而张之洞是南洋的大臣,同属于洋务地方势力一派,但没与他们三个一起战斗过,基本上没交情只是同僚来往。
二、张之洞怎么死的

张之洞是病死的,享年73岁。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张之洞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1909年1月,张之洞因患上足疾前往河南静养,数月后病情越发严重,在他临终时,世界上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生父曾亲自去看望他;1909年10月4日,一代名臣张之洞病卒,谥文襄,留有《张文襄公全集》。
他是与秦桧齐名的大奸臣,晚年遭清算流落街头,死后无人安葬
明朝最著名的权臣有两位,一位是张居正,另一位就是严嵩,不过后世对两者的评价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前者虽然存在争议,但许多人都盛赞他对于明朝的功劳,然而后者却遗臭万年,成为古代奸臣的代表,与秦桧归为一列。我要新鲜事2023-04-17 18:32:330000帝俄时期,美国对俄国投资是为了达成什么目的?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与战前美国对俄国进行的试探性投资不同,一战期间美国对俄国的投资具备现实条件。首先,随着帝俄政府对本国政治控制力逐渐减弱,加之俄国经济持续衰退使其无力抵挡美国资本的快速进入。其次,在俄国财政体系面临崩溃的情况下,帝俄政府不得不大力推行吸引外资政策,甚至不惜违反民族利益。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55:29000380多岁的陈云给中央写信,停播《陈云出川》这部剧,究竟为何?
1935年5月3日到9日,中国工农红军用时七天,仅仅依靠七条木舟,成功渡过金沙江。此后,红军成功摆脱了压进深山峡谷的十万国民党军队。然而,在突围包围圈后,从云南转向四川挺进的新征程中,作为重要领导人之一的陈云突然在行军队伍中不见了踪迹。当时,部队里甚至传出了陈云同志已经牺牲的谣言。实际上,陈云是受了中共中央秘密指派,离开了四川、前往上海,展开组织恢复工作。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45:480003张飞穿针歇后语下一句,一是粗中有细(一是大眼瞪小眼)
因为《三国演义》,说起张飞首先浮现在大家脑海中的,就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黑脸形象。其实在《三国志》以及正史中,关于张飞的描述,他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所以张飞穿针歇后语下一句,一是粗中有细,二是大眼瞪小眼,因为张飞的眼睛很大,针眼很小。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一、张飞粗中有细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6:19:360000周天子为何甘愿当个傀儡(政治衰落等多方面原因)
在《大秦帝国》中,周天子的权力逐渐削弱,成为一个名存实亡的虚位。他曾有过强大的愿望,但却发现自己无法改变现状。周天子最终甘愿成为一个傀儡,这其中涉及到政治衰落、分封制度的破坏、西北戎狄的侵袭以及权力争夺的激烈等多方面原因。1、政治衰落我要新鲜事2024-01-11 19:03: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