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才子纪晓岚怎么死的,一生无好友内心极度抑郁而死
说起历史上的才子自然就离不开清代才子纪晓岚,他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纪晓岚于82岁去世,对于纪晓岚怎么死的人们争论不休,有人说是老死的,还有人说是抑郁而死。其实这两个都是纪晓岚死的原因。纪晓岚怎么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内心的抑郁。
清代才子纪晓岚

说起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学士纪晓岚相信很多人都记得,纪晓岚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的大学士、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四库全书》的编撰者,纪晓岚生于公元1724年,卒于公元1805年,享年82岁。一代文学家纪晓岚怎么死的呢?究竟是老死的还是有什么其它原因?据了解,纪晓岚的死跟他的抑郁有很大的关系。

公元1730年,纪晓岚参加童子试,凭借自身出色的文学知识获得了优异成绩,当地的百姓称呼纪晓岚为“神童”。纪晓岚十一岁时,跟随父亲到京城居住生活,随后一直致力于学习。1740年,纪晓岚时年17岁,娶第一位夫人马氏。公元1743年到公元1754年,纪晓岚曾7次参加科举考试。公元1754年,纪晓岚一举考取二甲第四,乾隆皇帝封任纪晓岚为翰林院庶吉士,开始了他长达50多年的政治生活。

随后,乾隆皇帝任命纪晓岚为《四库全书》的总编辑,负责修书的大小事宜。公元1773年,乾隆皇帝开设“四库馆”,公元1787年,四库馆正式关闭。纪晓岚担任总编纂一职共为14年,在纪晓岚的带领下,《四库全书》涵盖了200卷目录,共收集书籍为3461种。如此庞大浩瀚的工程,至今让人瞠目结舌。

纪晓岚怎么死的呢?纪晓岚共享年82岁,据了解是因病去世。纪晓岚集多重身份于一身,他既是文人,又是官员,还是《四库全书》的编撰者。纪晓岚晚年时,写给了自己一副挽联,内容是:“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这两句话写的异常心酸,突出了自己生命的轻薄,也道出了纪晓岚为官生涯的跌宕起伏。
死于忧郁

纪晓岚八十二岁时,因病去世,从年龄来说,纪晓岚无疑是一位高寿者。和同僚和珅相比,纪晓岚有寿终正寝,这是一件比较幸运的事情。纪晓岚为官期间,经常伴随乾隆皇帝左右。乾隆皇帝得知纪晓岚才高八斗,经常让他作诗写词。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心理,纪晓岚也曾写有无数不少的恭维诗篇。

后人在了解纪晓岚阅历时,发现纪晓岚晚年间极为封闭,常常关门自闭。纪晓岚晚年著有《阅微草堂笔记》一书,讲述了自己从出生算起的故事。生活上基本不和外界交流,内心极度压抑郁闷。晚年时期的纪晓岚,既不能为国家献力,又没有了知心好友,所以他以文章为乐趣,沉醉于写书作诗中。长期下来,纪晓岚身心俱疲,加上年事已高,最终于82岁去世。

历史上的纪晓岚并不像电视剧中“纪大烟袋”,他的政治生活极为波折。乾隆年间大兴文字狱,纪晓岚因此被发配到乌鲁木齐。后来又经过卢见曾案件,纪晓岚深感政治生活的不易。纪晓岚47岁时再被招入朝廷,此时他的心境大不相同。到了晚年间更加闭塞,而后郁郁而终。以上是对清代才子纪晓岚怎么死的全部解析,你了解了吗?
陈毅视察湖南,见到省副主席后对妻子说:多亏他没杀我才有今天
“请问你就是谭余保同志吗?”“谁是你的同志,你这个可耻的叛徒!”“我是陈毅,我怎么可能会是叛徒?”“你说你不是叛徒,那你怎么证明?我曾经在井冈山听过你讲话,你当时说得头头是道、慷慨激昂,那你能说出来当时你说的那些话吗?”这一下难倒了陈毅,他参加革命以来进行过无数次演讲,而且经常会会临时讲一些内容,这回让他说具体一次的内容,他还真记不清了,于是陈毅只能实话实说:“我记不得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7:31:250000芦衣顺母是什么意思:闵损不计前嫌护继母(二十四孝故事)
芦花顺母是指闵损穿着芦花做的衣服,在冬天感到十分寒冷,因此被父亲发现继母虐待他的事实。但闵损反而不计前嫌,还哀求父亲不将继母赶走。后人们用芦花顺母的故事来纪念和赞颂闵损对待继母十分敬重和孝顺的心思,同时也用来指他人以德报怨和不计前嫌的宝贵品质。闵损在遭受百般虐待之后,仍然没有对继母有所怨言,这份孝心是很难得的。一、闵损受到虐待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5:10:110000萧观音简介: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辽宋女诗人)
古代有许多朝代和国家,因此也就有许多的皇帝和皇后,那些皇后里边有许多有贤名有才华的人物,萧观音就是其中一个,她多才多艺,还很会写诗,因此被后世的许多学者赞扬,认为她“堪当国母”,是“女中才子”,对萧观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了解一下。萧观音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21:06:560001加纳马里桑海三大帝国:加纳帝国凭黄金贸易发展经济
加纳马里桑海三大帝国都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加纳帝国内部物产丰富,有着丰盛的黄金,因此非洲西部的黄金贸易大部分都由加纳帝国来运营,其国家内部十分富庶。马里帝国的军事实力极为发达,国家培育了大量精锐部队,用于反抗对外侵略以及扩张领土,疆域十分辽阔。桑海帝国则善于商业运营,凭借着占据商业市场吸纳不少财富。一、加纳帝国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1:49:150000三月不知肉味的历史典故,用来比喻做事专注不将别的事放在心上
在中国古代,有着许多引人深思的典故,能够很贴切的形容某种情况。比如今天介绍的三月不知肉味的历史典故,是指三个月吃不出肉味,用来形容做事专心,全神贯注的不将别的事放在心上。现在这个典故也被用来形容清贫,三月都没有吃过肉。关于三月不知肉味的介绍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3:03:560000